每天开车通勤,难免会遇到路面坑洼的情况,对于燃油车车主来说,可能只是感觉车身颠簸一下,但新能源车主心里总会多一份担忧,底盘下的电池会不会被刮到?一旦电池受损,不仅维修费用高昂,还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尤其是在夜间或雨天,视线不佳,更容易误判路面状况,增加电池刮底的风险。这种因日常行车场景引发的电池防护顾虑,逐渐成为新能源车主关注的重点。而领克10 EM-P金砖电池近期完成的整车连续刮底测试,用实际数据证明了其出色的防护能力。
领克10 EM-P金砖电池针对新能源车主“刮底怕损、涉水怕漏、充电怕热”的核心顾虑,通过多项严苛测试与技术设计,构建起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关键性能与数据表现突出。
在整车连续刮底测试中,电池包以37km/h速度刮过直径150mm钢制圆球,该条件远超日常坑洼路况严苛度,测试后电池包无结构变形、电芯完好。背后依托三大技术:14mm厚铝合金复合多层底部防护结构形成立体抗冲击体系,可分散刮擦冲击力;70Hz电池包模态设计避开日常颠簸频率,减少电芯移位风险;6061-T6铝合金挤出型材拼焊的箱体框架,在国标车速柱碰测试中实现电芯“零”侵入,抵御碰撞损伤。
雨季涉水安全方面,中汽研新能源检验中心将满电电池包投入含3.5%盐分(接近海水浓度)的泥水中,带电浸泡48小时,电池包绝缘阻值正常、无进水及安全隐患。这源于“五重防护”密封设计:高强度螺栓连接上盖板、底护板与箱体,搭配高耐候性结构胶,密封性能超国标48倍,即便在350mm水深中颠簸行驶500米,也能有效防渗水。
夏季高温场景下,电池包经40℃环境静置12小时后,高倍率快充、低倍率慢充及高负载、低负载放电效率均稳定。“双重热管理”技术是关键:冷板涂覆耐300℃高温30分钟的绝缘涂层,阻隔外部热量;电芯间用航空级超薄热阻隔材料,减少热量传导;结合“八维防护设计”的吸热、冷却功能,确保电池处于安全工作温度区间。
更具突破性的是行业首次“电池包带电多点触发热失控安全测试”(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6mm一字型钨钢针以1mm/s速度刺入电池包76.41mm触发热失控后,防爆阀即时开启、四门解锁弹出门把手,车内大屏与车外双闪、提示声同步预警,1秒内推送报警至云端和车主APP;热失控后乘员舱无明火,烟气浓度、CO浓度远低于标准,氧气正常,24小时后舱温降至室温且无复燃风险。
这些安全性能依赖全维度技术打磨:电池箱体及底护板用抗腐蚀性能超传统铝材20%以上的新一代低硅铜铝合金,避免长期使用老化;“八维防护设计”覆盖全风险点。安全理念还延伸至整车,全球首创G-AES系统支持连续紧急避险,博世IPB2.0线控制动实现短距离极刹停,四驱系统毫秒级扭矩分配提升低附着路面稳定性,共同构建“全域安全+”体系。
据悉,这款搭载金砖电池的领克10 EM-P,将于9月8日在宁波正式上市。作为领克品牌旗下全系配备四驱的混动旗舰轿车,它不仅在设计层面兼顾高颜值外观与豪华内饰质感,更将“全域安全”理念贯穿始终。对于注重行车安全,同时追求品质与性能的消费者而言,不妨提前前往线下门店近距离体验,亲身感受这款混动旗舰在安全防护与驾乘质感上的双重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