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德国慕尼黑举办的一场大型国际车展上,各大汽车厂商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展示未来的新车型。
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新车里,有一款来自捷克品牌斯柯达的小型纯电动SUV,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它的名字叫Epiq。
斯柯达这个品牌,大家可能不陌生,它是大众集团的一员,在国内一直以皮实、耐用、空间大的形象示人,被很多人看作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如今,这位“老实人”也开始在电动车领域发力了,这款Epiq就是它向大家展示的未来方向。
不过,当我们仔细了解了这款车的详细信息后,很多人心里不免会产生一个大大的疑问:这样一款计划在2026年才正式上市,续航里程标定在425公里,预估价格折算成人民币还要超过20万的车,在未来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中国市场,真的还有机会吗?
咱们先来看看这款斯柯达Epiq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车。
从外观上看,它确实和我们印象中那个四平八稳的斯柯达不太一样了。
斯柯达给这套全新的设计风格起了个名字,叫“Modern Solid”,翻译过来就是“现代坚固”。
说白了,就是想让车子看起来更硬朗、更有科技感,不再是过去那种圆润中庸的样子。
最明显的变化在前脸,传统汽车的进气格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光滑的黑色面板,官方称之为“Tech-Deck”,上面镶嵌着非常细长的T字形日间行车灯,像一双未来战士的眼睛,显得很犀利。
整个车身,从侧面看也是方方正正的,线条很干练,给人一种小巧但很结实的感觉。
车身长度只有4.1米,这个尺寸是什么概念呢?
它和我们常见的大众Polo或者本田飞度差不多大小,是一款标准的小型SUV,非常适合在城市里穿梭,停车也方便。
可以说,在设计上,斯柯达这次是下定决心要变得年轻和时尚了。
再往车里看,虽然这次车展上没有完全公开内饰的具体样子,但斯柯达透露了不少关键信息,而这些信息恰恰是斯柯达最擅长的部分。
首先,车内会配备现在主流的大屏幕,一块11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和一块13英寸的中控触摸屏,科技感是跟上了。
但更值得称赞的是,斯柯达明确表示会保留一部分实体按键。
这一点对于很多开惯了传统汽车的驾驶者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想象一下,在开车时想调节空调温度或者音量,是伸手一摸一拧来得方便安全,还是要在晃动的车里低头去屏幕上找虚拟按钮来得方便安全?
答案不言而喻。
更厉害的是斯柯达对空间的利用。
一台长度只有4.1米的小车,斯柯达宣称它不仅能轻松坐下5个成年人,而且后备箱的容积达到了惊人的475升。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我们来做个对比:市面上很多尺寸比它大一圈的紧凑型SUV,后备箱容积也就在400升出头。
斯柯达能做到这一点,全靠它多年来积累的“空间魔法”,比如更合理的座椅布局、更平整的地板设计等等。
此外,车内还会布置很多非常实用的小设计,比如挂钩、储物格、隐藏式的固定点,这些都是斯柯达“Simply Clever”(简单聪明)品牌理念的体现,真正考虑到了普通人日常用车的各种小需求。
聊完了设计和空间,我们再来看看它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动力和续航。
这款Epiq是基于大众集团专门为小型电动车开发的MEB Entry平台打造的。
简单理解,这就是一个标准化的电动车底盘,大众、斯柯达、西雅特等品牌未来推出的小型电动车都会用它,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根据目前公布的数据,Epiq将会采用前置单电机驱动,最大马力大约是211匹,对于这样一台小车来说,动力可以说是相当充沛了,日常超车、起步都会很轻快。
它的最大续航里程,斯柯达给出的数字是425公里。
好了,所有的关键信息都摆在这里了:时尚硬朗的设计、极其出色的空间实用性、够用的动力和425公里的续航。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车还不错啊。
但是,别忘了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上市时间和预估价格。
斯柯达计划在2026年年中才正式开始销售这款车,而它的价格,预计在欧洲市场起售价约为2.5万欧元,按照现在的汇率换算过来,就是超过21万元人民币。
问题就出在这里。
时间拉回到现在,2024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是什么样的?
我们花10万到15万,已经可以买到像比亚迪海豚、元PLUS这样非常成熟的纯电动车,它们的续航普遍在400到500公里,车内的智能化配置、语音控制、辅助驾驶功能也应有尽有。
如果我们把预算提高到20万级别,那选择就更多了,无论是续航、性能还是科技配置,都有大量国产车型可以把斯柯达Epiq的数据全方位地超越。
那么,我们再把时间快进到2026年。
两年后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会发展成什么样?
我们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15万级别的纯电动车,续航达到600公里可能将成为标配;更先进的电池技术,比如半固态电池,可能会开始普及,充电速度更快、安全性更高;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甚至可以在特定路段实现自动驾驶,也将下放到更便宜的车型上。
整个市场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力,相比现在又会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到那个时候,斯柯达Epiq带着它425公里的续航和超过20万的售价进入中国市场,它将要面对的是怎样一个局面?
它引以为傲的德系品质和扎实做工,固然是优点,但届时中国的消费者是否还愿意为此付出如此高的溢价?
它在空间利用上的巧思,确实值得称赞,但当国产车用更长的续航、更强的性能和更智能的科技来吸引消费者时,这点优势又是否足够突出?
因此,斯柯达Epiq这款车本身,或许对于欧洲市场来说,是一款定位精准、产品力均衡的城市代步电动车。
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活跃、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面前,它的规划和节奏,显得有些姗姗来迟。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传统欧洲汽车巨头在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谨慎与迟缓。
他们依然在用过去制造燃油车的漫长周期和成本逻辑来开发新产品。
然而,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按下了快进键,用惊人的速度在进行技术迭代和市场布局。
斯柯达Epiq就像一个来自过去的“未来战士”,当它真正抵达战场时,可能发现战争的形态早已改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