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有车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车子开久了,总会感觉有点“不得劲”。
比如说,以前轻轻一点油门车就往前窜,现在得深踩下去才慢悠悠地动起来;以前在地下车库上个坡轻轻松松,现在感觉发动机吼得声嘶力竭,车子却爬得特别费劲。
还有的时候,等个红绿灯,车子在那儿一阵一阵地抖,跟筛糠似的。
遇到这些情况,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嗨,车老了,性能衰退了,正常。
或者觉得是最近加的油不太好,再不然就是该去清理积碳了。
这些想法不能说错,但咱们可能都忽略了一个藏在发动机深处的,轻易不“吭声”,一“吭声”就要命的关键部件——正时皮带。
这根看起来普普通通的橡胶带子,要是真的出了问题,那可不是几百块钱能解决的,维修费轻松上万,甚至可能让你整个发动机都得大修报废。
最麻烦的是,它在彻底罢工之前,往往不会给你特别明显的警告,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蛛丝马迹,就看我们作为车主,是不是足够细心,能读懂它发出的“求救信号”。
第一个信号,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当成耳旁风的,就是发动机舱里传来的那些不正常的响声。
咱们得学会给自己的爱车“听诊”。
平时车子启动或者怠速的时候,发动机的声音应该是比较平稳、沉闷的。
如果你某天突然听到发动机那边传来一阵尖锐的“嘶嘶”声,或者像口哨一样的“吱吱”声,而且这个声音还会随着你踩油门,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变得更尖、更响,那你可得注意了。
这声音八成不是发动机本身发出来的,而是正时皮带旁边的张紧轮或者惰轮的轴承出了问题。
这些小轮子的作用就是把正时皮带给绷紧,让它好好工作。
一旦它们的轴承磨损了,缺少润滑了,就会发出这种刺耳的摩擦声,像是在抗议。
这就好比一扇门的合页生锈了,你开门关门它就会“吱呀”作响一样。
这种声音是早期预警,提醒你正时系统里的附件快要不行了,应该赶紧去检查。
还有一种更危险的声音,是一种“啪嗒、啪嗒”的敲击声,听起来就像有什么东西在有节奏地敲打塑料壳子。
如果出现这种声音,那情况就比较紧急了,这说明正时皮带本身已经变得松弛,在运转的时候会拍打到外面的正时护罩。
皮带松到这个地步,离“跳齿”也就不远了。
“跳齿”是个专业词,说白了就是皮带上的牙齿和齿轮没对准,错位了。
发动机内部的活塞运动和气门开合,全靠它来精准指挥,这一错位,发动机的整个工作节奏就全乱了,后果非常严重。
第二个信号,就是感觉车子没劲儿了,加速特别“肉”。
很多人觉得车子动力下降,首先怪油品,或者觉得是火花塞、节气门这些地方该保养了。
这些因素确实会影响动力,但如果你把这些都检查保养了一遍,车子开起来还是软绵绵的,那就要往正时皮带这边想一想了。
刚才我们说到皮带松弛可能会“跳齿”,哪怕只跳了一个齿,人可能感觉不到太大的异常,但发动机会知道。
这会导致气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点出现微小的偏差。
发动机工作就像人呼吸一样,什么时候吸气,什么时候排气,都有严格的时间。
正时皮带就是保证这个呼吸节奏不出错的指挥官。
现在指挥官的指令稍微错了一点点,该吸气的时候气门没完全打开,吸进来的油和空气就少了;该排气的时候气门没及时关上,一部分力气就漏掉了。
这样一来,发动机燃烧效率降低,产生的动力自然就小了。
反映到驾驶感受上,就是你踩油门,发动机转速上去了,但车速提得特别慢,尤其是在需要爆发力的时候,比如上坡或者超车,会感觉力不从心。
这种动力下降是持续性的,不像电路问题那样时好时坏,所以如果你发现爱车得了这种“软脚病”,在排除了其他常见原因后,一定要让维修师傅重点检查一下正时系统。
第三个信号,也是问题升级的最危险征兆,就是发动机怠速时抖得厉害,甚至会无故熄火。
如果说动力下降只是让车子变得不好开,那严重的怠速抖动和熄火,就意味着你的车随时可能把你扔在半路上。
当正时皮带跳齿比较严重,比如跳了两三个齿以上,那发动机内部的协作就彻底乱套了。
有的气缸可能点火了,但气门没关严,导致气缸压力不足,做功无力;有的气缸可能工作节奏完全跟不上,成了“拖后腿”的。
整个发动机运转起来就会失去平衡,在怠速这种低转速下表现得尤其明显,车子会像得了帕金森一样不停地抖动,转速表指针也会上下晃动,感觉发动机马上就要“断气”了。
更可怕的是在行驶中突然熄火,或者加油的时候反而熄火了。
如果真的不幸遇到了最坏的情况,也就是正时皮带彻底断裂,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车子熄火后,你再次拧钥匙打火,能听到起动机“嗡嗡”地转得飞快,声音特别空洞,但就是感觉不到发动机那种想要启动的“吭哧吭哧”的压缩劲儿。
这就是因为皮带断了,凸轮轴不转了,所有气门都停在了某个位置不动,活塞在气缸里上下运动就跟个空筒里的拉杆一样,完全没有了压缩,发动机自然也就打不着了。
到了这一步,就别再尝试打火了,因为每一次尝试都可能加重对发动机内部的损伤,老老实实打电话叫拖车,准备好一笔不菲的维修费吧。
最后还有一个隐藏的信号,就是检查一下发动机上有没有漏油。
在做保养的时候,你可以让师傅特别留意一下正时皮带塑料护罩的周围,看看有没有油渍。
很多人觉得老车发动机有点油乎乎的很正常,但对正时皮带来说,机油是致命的“毒药”。
正时皮带是橡胶材质的,它最怕的就是油污腐蚀。
发动机曲轴和凸轮轴的前端都有油封,用来防止机油漏出来。
如果这些油封老化了,就会开始渗油,甩出来的机油正好会溅到正时皮带上。
油污会让橡胶膨胀、变软、失去强度,大大缩短皮带的寿命。
本来一条能用十万公里的皮带,可能被油泡上几万公里就提前报废了。
所以,发现正时系统附近有漏油的痕迹,一定要及时处理,更换油封,这不仅仅是为了发动机干净,更是为了保护正时皮带的安全。
总而言之,汽车保养不能只停留在换机油、换滤芯这些常规项目上。
正时皮带这种部件,虽然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行车安全和钱包厚度。
我们国家现在的路况,堵车是家常便饭,车子经常走走停停,这对皮带的损耗其实比一直跑高速要大。
所以,不要完全迷信保养手册上写的那个更换里程,比如“十万公里更换”。
最好是每隔几年,或者每次做大保养的时候,就让师傅拆开护罩检查一下皮带的实际状况,看看有没有裂纹、磨损。
花上一两千块钱做一次预防性的更换,可能当时觉得有点心疼,但比起发动机突然在高速上“开膛破肚”所带来的上万元维修费和无法估量的安全风险,这笔钱花得绝对值得。
多一份细心,多一句嘴问问师傅,可能就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更能保证你和家人的出行平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