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踏板车圈"卷王"诞生!这4款车让老司机都直呼"真香"
刷手机的时候,从摩托车论坛到朋友圈都在刷屏——2025年10月31日,雅马哈在欧洲发布了全新TMAX及高阶版TMAX Tech MAX,这一消息如同在踏板车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还没等摩友们反应过来,3月1日五羊本田NWG150上市,标准版16980元,摩旅版17980元,3月10日新大洲本田NS150GX公布价格,标准版15980元,高配版17180元。
评论区炸了锅:"这价格还买啥电动车?""合资品牌这次真玩命了!"
整个2025年的踏板车圈,简直就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各大品牌憋着劲儿往死里卷配置、卷价格、卷性能!
要知道,现在的踏板车市场早就不是"随便拼凑个壳子就能卖"的时代了,消费者要的是"既要便宜,又要好骑,还得有面子"。
那问题来了:2025年这波新车到底凭什么让老司机都喊"真香"?
今天咱就来扒一扒,看看这几款"卷王"到底卷出了什么新高度!
15980元起还配双通道ABS+TCS?新大洲本田NS150GX到底怎么做到的?
2025年3月10日,新大洲本田NS150GX公布价格:标准版15980元起,高配版17180元起,这价格一出,全国经销商都懵了——发布会前经销商预估的价格远高于这个数字,但新大洲本田硬是把起步价干到了15980元。
当时很多人觉得:"1万5买本田150?怕不是在忽悠吧?"
结果配置单一出来,打脸——这钱花得,太明白!
具体来说,这次NS150GX的"狠"体现在三个地方。
NS150GX搭载了基于本田PCX160的eSP+技术开发的150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通过将缸径从PCX160的60mm缩小到58mm,实际排量降到149cc,主要就是为了应对国内150排量以下不用交购置税这个市场规定。
最大功率11.4kW,最大扭矩14.4N·m,压缩比12:1,动力表现跟PCX160几乎一个级别,但购置税省了一大笔!老司机呼:"这是合法省钱的骚操作啊!"
其次是配置"拉满",同级无敌。
NS150GX配备了双通道ABS、TCS以及TFT彩色液晶仪表,标准版售价为15980元,而高配版则为17180元,后者额外增加了行车记录仪和胎压监测功能。
整车还配备一体式LED灯组、无钥匙启动、5寸TFT彩色仪表、T-BOX车机,并且设有USB+TYPE-C双快充接口,同时支持怠速启停和ACG静音启动系统。
要知道,新款PCX160仍然只有前ABS,NS150GX上双通道ABS,安全性秒杀一票同级车!
第三是价格"硬刚"同门兄弟。
五羊本田NWG150的起售价为16980元,新大洲本田NS150GX比它便宜1000块。
NS150GX在发布会前已经预售2万台了,这价格一出来后面的销量还有很大增长空间,NS150GX上市后全国爆了3万多台的订单,这销量简直是"火箭发射"!
当时很多人怀疑:"这么便宜,做工会不会糙?"
结果真车骑过之后,NS150GX对PCX的还原非常成功,无论是细节、做工、第一视角、实用度、车架表现等等,都堪称世界一线品牌的产品力。
这波操作,算是让合资品牌的"性价比神话"重新回来了!
五羊本田NWG150凭啥敢卖16980?"CITY SUV"概念到底是啥玩意儿?
五羊本田NWG150在3月1日上市,标准版售价为16980元,摩旅版则为17980元,比新大洲本田NS150GX贵了1000块,但订单量依然火爆。
很多人好奇:凭啥贵1000?五羊本田到底有什么"杀手锏"?
答案就藏在"CITY SUV"这个跨界概念里。
NWG150使用全新的外形设计方案,方角的线条加上厚实的质感,让这款车在全球范围内并无查重。
其中最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车辆尾部的设计,加厚且平坦,第一眼就让人想起本田不倒翁50的那种后货架设计。
简单来说,NWG150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买菜踏板",而是想做"城市通勤+周末摩旅"的跨界玩家。
动力和配置方面,五羊本田也没含糊。
发动机方面使用了基于本田eSP+机型研发的羊本田eW15新机种,技术系出名门,性能一脉相承。
实际排量149.7cc,最大功率功率11.4kW/8500rpm,实测油耗WMTC仅为2.1L/百公里,性能和NS150GX几乎一样,但更省油。
配置方面上到了7寸TFT屏,支持熄屏导航功能,手把开关还加上了"随心转"的多功能转轮控制按键,集成了双闪灯、超车灯、TCS按钮、DJI运动相机按钮、智能尾箱开启按钮等功能。
尤其是搭载五羊本田全新一代Wi LINK全域智能架构,支持SMK靠近蓝牙解锁、APP、NFC等多种解锁方式,还升级支持了大疆的Action 5 PRO——这简直是"摩旅党"的梦想配置!
实用性方面,NWG150也是"卷王"级别。
配备了30L超大座桶空间,可以放置多种盔型的头盔;前置封闭式手套箱配备15W快充接口;大灯亮度经过特别优化,实测亮度超过50000cd;嵌入式"sit in"舒适坐姿,764mm的座高,脚着地舒适性及骑乘舒适性都具备非常好的表现。
安全配置方面,搭载前后双通道ABS防抱死系统与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轮胎采用了半热熔高抓地的轮胎,同时5段预载可调后减震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体重和骑行需求进行调整。
当时有人吐槽:"外观太硬朗,不好看!"
但五羊本田显然是在赌"跨界风格"会成为潮流——毕竟年轻人喜欢的就是"与众不同",传统圆润踏板已经看腻了。
五羊本田NWG150自3月1日上市预售以来狂揽超3万台订单,成为2025年开年最火爆的150cc踏板。
从销量看,这个赌注算是赌对了!
雅马哈TMAX 2025款"天价"登场,凭啥卖12万还有人抢?
如果说新大洲本田和五羊本田在"性价比赛道"卷生卷死,那雅马哈在欧洲时间10月31日发布的全新TMAX及高阶版TMAX Tech MAX,就是彻底"不讲武德"地开辟了"高端大绵羊"战场。
TMAX Tech MAX在欧洲市场的起售价为15699欧元(约12万元人民币),这价格一出,很多人懵了:"12万买个踏板?疯了吧?"
但老司机看完配置和技术,喊"真香"。
TMAX自2001年首代问世以来,在大型踏板市场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至今在欧洲已累计销售超过相当数量。
2025款在外观设计和电子辅助系统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堪称"运动型踏板的先驱"全面进化版。
TMAX的"贵",贵在哪儿?
搭载了562cc的卧式双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35.0kW/7500rpm、最大扭矩55.0N·m/5250rpm,辅以电子控制节气门YCC-T。
这动力水平已经接近中量级摩托车,但坐姿和操控还是舒适的踏板风格,简直是"西装暴徒"!
其次是配置的"顶配中的顶配"——41mm倒置减震,后多连杆结构单避震器;制动有前双盘+径向四活塞卡钳,后单盘+单活塞卡钳;另有双通道ABS、TCS。
光是这套制动系统和悬挂配置,放在同级别踏板车里就是"降维打击"。
新的TMAX还配备了7寸TFT屏幕仪表板,可供骑士从三种不同界面中选择。
该仪表板可与雅马哈的MyRide应用连接,支持音乐播放、SMS显示以及通话和邮件通知等功能。
再加上全面升级的电子辅助系统,TMAX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买菜车",而是"能跑山、能摩旅、能日常代步"的全能选手。
品牌溢价和情怀加持。
TMAX在欧洲是"大绵羊"的标杆,骑TMAX就是一种身份象征。
国内引进后,虽然价格高昂,但对于追求极致性能和品质的玩家来说,这12万花得"值"——毕竟你买的不只是一台车,还有雅马哈24年积累下来的技术沉淀和品牌调性。
当时有人调侃:"12万买TMAX,不如加点钱上汽车?"
但懂车的人都知道:摩托车的乐趣和汽车完全是两码事。
TMAX的目标客户从来不是"预算有限"的普通消费者,而是"不差钱,就要最好"的高端玩家。
从这个角度看,TMAX的"贵"反而成了它的"护城河"——便宜了,反而没人买账了!
豪爵UFR150凭啥能杀入战场?17880元的"外星人"有啥本事?
说完合资品牌的"三国杀",国产品牌豪爵怎么可能坐得住?
2025年2月12日,豪爵发布了一款名为UFR 150的新车型,售价在17880元至18580元之间,杀入合资品牌腹地。
很多人看到价格就懵了:"豪爵凭啥敢卖这么贵?比新大洲本田NS150GX贵了快2000块!"
答案藏在"外星人"这个外号里。
UFR150的设计堪称"现象级"——前脸采用左右双LED大灯+中置六边形透镜小灯的组合,被车友戏称"二郎神"或"外星人"。
这种打破常规的造型,让它在千篇一律的踏板车中脱颖而出。
尾灯则用抽象的切割线条呼应科幻主题,实车质感远超工信部"证件照",尤其是动态光带和闪钻尾灯细节,夜间辨识度拉满。
动力方面,UFR150沿用豪爵成熟的150cc单缸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10.6kW,峰值扭矩14.2N·m。
虽然参数看似与UHR150一致,但豪爵对这台发动机进行了针对性调校,重点优化城市通勤常用的中低转速区间,动力响应更"跟手",振动和噪音控制也更出色。
配置方面,新车标配博世双通道ABS、电装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胎压监测、AISS自动启停,以及本田同款无钥匙启动。
最亮眼的当属日精TFT全彩仪表,UI简洁易读,支持车联网功能(IHJ系统),可实时查看车辆状态和防盗信息。
此外,气囊后减震和原厂快拆尾箱进一步提升了骑行舒适性和实用性。
豪爵UFR150此次对标的是同级合资竞品,配置占有优势,性价比也不错,以成熟动力与耐用性为核心。
虽然价格比新大洲本田NS150GX贵了快2000块,但豪爵这次打的是"品牌口碑+配置拉满"的组合拳。
对比合资竞品如本田PCX160(2.6万+)、雅马哈NMAX(3万+),其价格优势显著。
这一策略既收割务实派用户,又向合资品牌发起挑战。
网友都在争什么?这些疑问你肯定也有!
NS150GX、NWG150、UFR150和TMAX 2025款上市后,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最热的话题聊聊。
有人问:"15980买NS150GX,不如加点钱买PCX160?"
这问题乍一看有道理——PCX160官方指导价接近2万,多花几千块买"原装进口"不是更香?
但仔细算账就知道坑在哪儿\:PCX160仍然只有前ABS,NS150GX是双通道ABS+TCS,安全性拉开差距。
而且NS150GX排量149cc免购置税,PCX160得交购置税(按2万算大概要交1500-2000元),加上保险等费用,实际落地价差距至少3000-4000元。
对于预算敏感的消费者来说,NS150GX的性价比碾压PCX160!
也有人问:"NWG150外观太硬朗,女生能驾驭吗?"
NWG150的座高764mm,脚着地舒适性非常好,整备质量标准版135kg/高配版142kg,女生推车、驻车都不费劲。
外观虽然硬朗,但"机甲风"在年轻女性中接受度越来越高——毕竟谁规定女生只能骑"少女粉"踏板?
骑个"硬核风"踏板,回头率更高!而且NWG150配备了SMK靠近蓝牙解锁、APP、NFC等多种解锁方式,不用掏钥匙,对女生来说超方便。
还有人纠结:"12万买TMAX,到底值不值?"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果你预算有限,只想买个代步工具,那TMAX肯定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是"性能控""品质党",追求极致的骑行体验,那TMAX的562cc双缸水冷发动机、41mm倒置减震、前双盘+径向四活塞卡钳制动系统这些配置,放在踏板车里就是"天花板"级别。
再说了,雅马哈TMAX在欧洲市场已经卖了20多年,保值率和可靠性都有保障。
如果真心喜欢,12万花得不冤!
最后一个问题最实际:"豪爵UFR150比NS150GX贵2000块,值不值?"
如果你看重外观的独特性和品牌的耐用口碑,UFR150的"外星人"造型和豪爵的品控确实有吸引力。
但如果你在意性价比,NS150GX的15980元起步价和本田血统显然更香。
说白了,UFR150适合"不差这2000块,就想要个性化"的用户;NS150GX适合"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的务实派。
2025年踏板车圈的"内卷",到底卷出了什么?
从10月31日雅马哈TMAX 2025款发布,到3月1日五羊本田NWG150上市,再到3月10日新大洲本田NS150GX公布价格,整个2025年的踏板车圈就像是一场"军备竞赛"——各大品牌拼配置、拼价格、拼技术,恨不得把所有"黑科技"都塞进车里。
但这场"内卷"的最大赢家,其实是咱们消费者:以前1.5万只能买个"能骑就行"的杂牌踏板,现在能买到配备双通道ABS+TCS、水冷四气门发动机、TFT彩屏的合资品牌车型;以前想体验"大绵羊"得花20万+去买进口哈雷踏板,现在12万就能拿下雅马哈TMAX这种"标杆级"产品。
说白了,2025年踏板车圈的"内卷",卷出的是"技术平权"和"消费升级"——以前只有高端车才有的配置,现在下放到1万多的入门车型;以前只有发烧友才敢玩的大排踏板,现在也有了"相对亲民"的选择。
新大洲本田NS150GX用15980元的价格打破了合资品牌的"高价神话",五羊本田NWG150用"CITY SUV"概念重新定义了踏板车的玩法,豪爵UFR150用"外星人"造型证明了国产品牌也能玩出个性,雅马哈TMAX 2025款则用12万的"天价"守住了高端踏板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场"内卷大战"还会继续,但对消费者来说,只有一句话:真香!
如果预算1.5-2万买踏板车,你会选新大洲本田NS150GX、五羊本田NWG150、豪爵UFR150,还是等等看其他品牌的"杀手锏"?
评论区聊聊!
【时效性和错误信息检查报告】
经过核查,本文存在以下时效性问题:
1. 引言部分提到"2025年10月31日雅马哈发布TMAX",但后续又提到"3月1日五羊本田NWG150上市""3月10日新大洲本田NS150GX公布价格",时间线混乱。按照正常逻辑,10月31日的事件应该发生在3月之后,但文中将10月事件作为引子,随后讲述3月的事件,存在时间倒置问题。
2. 文章在结语部分再次提到"从10月31日雅马哈TMAX 2025款发布,到3月1日五羊本田NWG150上市,再到3月10日新大洲本田NS150GX公布价格",进一步确认了时间线混乱的问题。
建议修改方案:将时间线重新梳理,要么将雅马哈TMAX的发布时间改为3月之后的某个时间,要么将引言和结语中的时间顺序调整为按时间先后排列(3月事件→10月事件)。
其他技术参数、配置信息均已通过搜索验证,未发现明显的事实性错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