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3个月,豪爵在摩托车市场掀起了一阵降价狂潮,4次下调价格,这动静可不小!像UFR150直降2600元,UHR150累计降价3000元,这一下就让市场热闹起来了。大家都在议论,豪爵作为国产摩托车的“一哥”,这么频繁地降价,到底是在自救,还是会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品牌价值给弄没了?这可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
豪爵在摩托车市场那可是有响当当的地位。连续22年销量第一,就说2024年吧,销量达到了193.97万辆,这数字多厉害。在小排量通勤车这块,豪爵更是霸主,125cc和150cc的车型占比超过一半。豪爵在技术上也有自己的优势,像ESS风冷引擎,还有铃木双缸250技术,在品质把控上,那是能和进口品牌一较高下的。不过,豪爵也有短板。在中大排量,也就是250cc以上的摩托车市场,表现就不太行了,一年也就卖2万辆,和钱江的8.8万辆、春风的8.3万辆比起来,差距不小。
那豪爵为啥要降价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就是销量下滑,库存压力大。经销商那儿库存积压严重,像老款UHR150,有的门店都压价到1.35万来清库存了。另外,竞品的围剿也让豪爵压力山大。
合资品牌都开始走“高配低价”的策略,五本的NWG150卖1.45万,新大洲的NS150GX卖1.59万,都配上了ABS/TCS这些安全配置,价格还比豪爵原来的价格低。光阳和三阳的150系列价格也降到了1.39万。还有,现在消费者的需求也变了。年轻用户都喜欢个性化、智能化的摩托车,像春风就搞出了TBOX车联网系统,豪爵在这方面技术更新就有点跟不上了。
除了这些,豪爵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困境。从产品定位来说,就拿ADX125举例,定价1.29万,这个价格有点尴尬。消费者要是多加点钱,就能买150cc的车;要是想便宜点,也能买到配置不错的125cc车,它在市场上就有点难打开局面。在技术研发上,豪爵在中大排量引擎这块还是空白,双缸500的研发进度也落后于其他品牌。而且,频繁降价还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用户都成了“等等党”,想着再等等说不定还会降价,这对豪爵的品牌溢价能力可是个不小的伤害。
从整个行业来看,市场分化越来越明显。通勤车,也就是125150cc的车,虽然现在占比还是超过一半,但玩乐车型的增速达到了40%,增长势头很猛。在技术突围方面,国产摩托车也有了新方向。电动化就是一个趋势,达芬骑DC100续航能到400km,已经在高端市场试水了。还有公升战场,春风1250TRG售价8.68万,开始挑战进口品牌的壁垒。
面对这些情况,豪爵也有自己的战略选择。短期内,豪爵给老用户发油卡补贴,最高能补2600元,先稳住口碑。长期来看,豪爵也在加速布局智能化,像2025款UHR150就升级了TBOX系统。
豪爵一直以来的品控和耐用性是它的根基,这一点不能丢。但从这次降价也能看出,价格战可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关键还得是技术不断迭代,跟上用户需求。另外,如果政策能在牌照限制这些方面松绑,说不定摩托车市场还能迎来300%的增长。豪爵作为国产摩托车的代表,它的转型之路,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给整个行业提了个醒,未来的路,还得靠技术和创新来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