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秦PLUS限时6.98万元起,搭载多项OTA升级,市场表现稳步提升,成为自主品牌在紧凑型家轿市场的“王者”车型

刚拿到车钥匙的时候,心跳得还挺快。毕竟,比亚迪这波新年限定价,6.98万元起,像炸锅一样的优惠,连我身边开车多年的朋友都觉得划算得不行。

我还记得和店里销售喝咖啡时,他随口问:你要不要考虑换个车?这价格,年底都烧得差不多了。我摸了摸座椅,说了句:这车能跑滴滴,回本得不吃药。我心里知道,像秦PLUS这种车,装的是科技牌,最牛的还是电池和OTA。

第二代秦PLUS限时6.98万元起,搭载多项OTA升级,市场表现稳步提升,成为自主品牌在紧凑型家轿市场的“王者”车型-有驾

说到这个,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秦PLUS NVH处理得还不错,前后悬挂调校偏软,过个减速带感觉像踩在海绵上。那天高速感觉也挺稳,估算百公里油耗2.7L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实际可能略高点)。最让我在意的,是它的OTA升级,之前车里的油耗偏高,经常开着开着就跑到3L+了。升级完可能还能再降个0.2到0.3左右。

突然想到,那句升级油耗,不换车到底是不是个噱头?我还真没细想过。因为,OTA升软件,听起来很未来,实际能带来多少实质差别?还得看厂商给的承诺够不够诚心。

这车和那辆同价位的某日系紧凑家轿比,比亚迪在这个档次,真的是全能选手。你试试开两天,就会发现它的中控屏响应快、界面整洁、语音识别比我用的微信语音明确多了(也就这点实用,其他的智能也就差强人意)。日系那款,内饰更多的是传统家用感,反应没有这么火快。但问题在于,国产车的外观设计实在是不怎么吸引眼球,这点我一直觉得刀口舔蜜。

第二代秦PLUS限时6.98万元起,搭载多项OTA升级,市场表现稳步提升,成为自主品牌在紧凑型家轿市场的“王者”车型-有驾

回头想想,有次和好朋友聊天,这车拿去跑滴滴,居然有人问‘你这车能不?’我说:当然能,日夜奔波,油钱够吃一年。他笑笑:那成本怎么算?我猜油钱占了80%。估算一下,滴滴跑的车,油耗逐渐降到每百公里2.7L,假设7元一升(市场不稳定,有点体感),每公里油费大概0.19元,倒是挺便宜。

对比一下同级的插混或者纯电车型,纯电的续航明显提升了,现在420到510公里也够我每天上下班用,偶尔想跑长途,还得看充电站能不能快点快车。有人问我:纯电续航够用不?我也有点犹豫:总觉得,电池的耐用和真做得到省心省力才叫好。

说到这,我发现比亚迪这次把OTA功能做得挺跟得上的。比我预期的更快的速度:十个推送内,超过一半是提升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甚至车载娱乐(不过界面设计,还得多打磨)。我就琢磨:他们对技术变革的敏感度,还真不比合资差。

第二代秦PLUS限时6.98万元起,搭载多项OTA升级,市场表现稳步提升,成为自主品牌在紧凑型家轿市场的“王者”车型-有驾

但比亚迪的车型确实摆不上颜值,这点让我苦恼。去年618,六万三卖出去的人,会不会后悔?像我个朋友就说:车子长得太普通,买了后心里总感觉少点‘仪式感’。这也成了国产车的一大问题:即使技术领先,外形设计还不能更讨喜点。你见到比亚迪新车没有?大多像微缩版的Q4,但看久了总没新鲜感。

说到设计,我不得不问:材质和做工,到底能不能坚持耐用这块?特别是在经过多次OTA后,是否会出现软件越升级越卡的情况?我真是有点担心后续的维护难题。

第二代秦PLUS限时6.98万元起,搭载多项OTA升级,市场表现稳步提升,成为自主品牌在紧凑型家轿市场的“王者”车型-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对了,刚才提到OTA升级,就让我想到,很多车即使装的是智能化标签,但实际用了几年,反而变成钉子户——为什么设计上不能一开始就把芯片和软件考虑得更未来感点?还要每年升级,才不显得过时。真希望技术不是沙滩上的城堡。

突然又冒出个问题——在这个以成本计的行业里,厂商拼命压缩成本,能不能再厚道点,把车做得真香?外观设计是不是可以更用心?毕竟,谁不想开着一辆好看的车出门?但又知道,短期利润压得人喘不过气。

再说,用户心理其实挺复杂。很多人买车,不就是为了个面子混个好感?但价格摆在那儿,6.98万能买到的车,外形和内饰平淡无奇,它能撑多久?我也不敢说。只知道,干这个行业久了,发现打磨车的过程很像做饭,要恰到好处,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

第二代秦PLUS限时6.98万元起,搭载多项OTA升级,市场表现稳步提升,成为自主品牌在紧凑型家轿市场的“王者”车型-有驾

我还会不会考虑换一辆?也不知道。有时候我更在意那辆车怎么跟我互动。扫码开车,OTA升级,智能语音答疑,都让我觉得,越玩越惯。只心里总有个疑问,这个智能是不是也会被套路,变成另一个随时可升级的陷阱。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心想:是不是,真正好的车,不只是外表好看、技术先进,还得能陪伴你几年,不会说:你已经out了。那天,我看了个车友会的帖子,里面有人吐槽:开了两年,车早就像个老朋友,但外观依然平凡。这是不是,又一个耐看的定义?

我也不敢说我对新车的喜好是个绝对标准,也许,真正让我喜欢的,是那个小细节:副驾驶手套箱里的充气枕头被压了,下面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卡片和充电线(这段先按下不表),每次看到,都觉得车里多了点生活的温度。而这点,可能比动力续航更重要。

第二代秦PLUS限时6.98万元起,搭载多项OTA升级,市场表现稳步提升,成为自主品牌在紧凑型家轿市场的“王者”车型-有驾

我还是想问一句:你觉得,这个行业,未来的车,真能到那个智能+外观的平衡点上?还是说,弄不好,这只是一场用技术压榨人性的游戏?真希望,下次我能试到更好看的设计,哪怕空间再紧一点也无所谓。可摸到的,还是那个车门把手上微微磨损的痕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