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们,你们的老朋友用车社又来啦!
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高大上的新车发布会,也不去钻研那些复杂的参数表,就说说咱们四川老百姓开车出行时,心里最那点儿“堵”的事儿——高速公路的限速。
这事儿,真是让人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你说这高速公路,名字听着就应该是风驰电掣,结果开着开着,限速牌子就冷不丁地给你跳出来个80km/h,有些路段更是直接“腰斩”到60km/h!
这跟在城市里那些红绿灯多、车流密集的普通道路有啥区别?
我这爱车,它不是来“散步”的,它有那随时准备释放的强劲心脏,有那能感知路面细微变化的底盘,结果呢?
它只能像个被栓住的猎豹,只能跟着前面的车队,慢悠悠地晃荡。
以前那些能轻松跑到120km/h的路段,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悄悄地给你降到了100km/h。
这感觉,就像你满怀期待地走进一家米其林餐厅,结果服务员端上来的,是一盘没经过任何烹饪、只有寥寥几片菜叶的“极简主义”沙拉,还告诉你“这是我们的最新招牌”。
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隧道。
甭管它是“一线天”的短暂穿越,还是“黑洞”般的绵延数百公里,一律“一刀切”,全部给你锁死在80km/h。
这隧道限速,我能理解,毕竟视野受限,路况复杂,安全是首要考量。
但您能不能给个像样的理由?
是所有隧道都危险得跟“未知的黑森林”似的?
还是这80km/h就是个万能公式,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套上?
再加上那如影随形的区间测速,还有那些“隐藏的高手”——摄像头,这开车简直跟玩“躲猫猫”游戏一样,一不留神,就给你寄来一张“罚款通知单”,真是让人心惊胆战。
每次一聊到这限速的事儿,网上那叫一个热闹,大家的意见就跟“四川的辣椒”一样,火辣辣地扑面而来。
不少人直言不讳,觉得这高速运营公司就是故意把限速调低,好“罚款增收”,坐等咱们的钱包“大出血”。
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这油费、过路费,再加上时不时的“罚款”,这日子过得,真是让人觉得有点儿“紧箍咒”的意思。
当然了,相关部门也不是“铁板一块”,每次都会出来解释一番。
他们说,四川高速公路的整体限速值其实不算低,超过100km/h的路段,占了大约84.5%!
听起来确实挺“气派”的。
至于那限速80km/h和90km/h的路段,占比只有15.5%。
还拿云南、贵州举例子,说它们“提速”了,但总体限速水平也跟四川差不多,没比咱们快多少。
这番话听起来,似乎也有些道理,可仔细一琢磨,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第一个理由,关于老高速路建设标准的问题。
部门解释说,有些高速公路都通车20多年了,当年建设的时候技术标准就偏低,加上现在车流量大了,为了安全,所以就得限速。
这逻辑,有点像说“我老家的房子地基打得不牢,所以只能住一楼,而且只能小心翼翼地走”,但问题是,您不能把所有房子都按照最不牢的地基来要求吧?
而且,都20多年了,咱们不能升级改造一下吗?
与其“一刀切”地限速,不如把这些老旧的路段进行技术升级,把安全隐患彻底解决,这样不就能“提速”了吗?
这就像给一匹久经沙场的战马,配上更精良的马具,让它能更好地奔跑,而不是只让它在马厩里“踱步”。
第二个理由,关于四川复杂地形和隧道的问题。
这个理由,我算是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四川山区多,隧道也多,1388座隧道,其中3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就有211座。
国家规范说了,隧道内不设置应急车道,安全性相对较低,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难度极高,所以隧道限速就低。
这道理,我承认,地形确实是重要因素。
但问题是,您看看云南、贵州,它们的地形难道就比四川“平坦”?
那些崇山峻岭,那些蜿蜒曲折的隧道,可一点儿不比四川“客气”,但人家很多隧道却能跑到100、110km/h!
这怎么解释?
难道是人家的隧道“技术含量”更高?
还是人家的“安全标准”更“高瞻远瞩”?
再说说那些新建的高速公路。
有些路段,双向六车道,车少得跟“无人区”似的,路况那是相当“丝滑”,简直就是为速度而生,结果呢?
限速100km/h!
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我这车,从设计之初,它就渴望在广阔的高速公路上尽情驰骋,你说你给我限个100,这不等于给一匹渴望自由的骏马,套上“缰绳”,只让它在小小的圈子里“慢跑”吗?
这不仅是对车辆性能的一种“束缚”,更是对我们车主对速度与自由的追求的一种“忽视”。
而且,过低的限速,真的就一定更安全吗?
我倒觉得,有时候反而会增加风险。
你想想,当你的车速突然从120km/h“断崖式”地降到80km/h,后面跟着的车,如果没来得及反应,或者跟车距离太近,这很容易就造成追尾。
这种“急刹车”式的减速,带来的潜在危险,有时候比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略高的速度还要大。
而且,速度降下来了,车流就容易变缓,车流变缓,就容易造成拥堵,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如同“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中,就把效率和体验都给“煮”没了。
但是,今天有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消息!
就在最近,相关部门有了新动向。
在回复网友的问询时,他们表示,已经根据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社会关注度高的路段,对限速标准进行了重新论证。
截至今年8月中旬,像汶马、纳黔、达渝、都映、映汶、成宜、内自、苍巴、蒲都这9个路段,已经确定了限速调整方案,并且正在有序实施中!
这可真是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仿佛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看到了一缕曙光。
更让人期待的是,还有11个路段正在进行论证,预计在今年10月底就能完成。
论证结束后,相关部门会督促高速公路营运公司调整限速方案。
这就像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下好了,之前那些让我们“望限兴叹”的路段,终于有望“解套”了!
这就像你开着一台性能强劲的车,结果被告知只能在小区里溜达,现在终于可以开上赛道,好好“撒撒欢”了!
这种从压抑到释放的情感转变,是多么令人欣慰。
当然了,作为用车社,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调整”本身,更是希望这次调整能够真正地“以人为本”,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设置限速。
毕竟,高速公路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的出行更快捷、更高效,让我们能更从容地抵达目的地,去追寻诗和远方。
那么,各位老铁们,在你们看来,四川还有哪些高速公路存在限速过低、限速不合理的问题?
或者说,你们在哪些路段开车的时候,会觉得“这限速是不是太离谱了,简直是‘束之高阁’的性能!”
是那些明明路况极好,车流稀少,却依然“龟速”前行的高速?
还是那些隧道口前后,限速变化过于突然,让人猝不及防,仿佛“惊涛拍岸”般的操作?
又或者是那些明明可以跑得更快,却被“人为”压低速度,如同“怀才不遇”的“潜龙”?
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你的感受,你的建议,都可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力量。
毕竟,我们都是热爱驾驶、渴望自由的普通车主,我们的声音,如同“千金一诺”,值得被认真倾听和对待!
说到这里,我脑海里不禁浮现出,那些在夕阳下,车辆沿着宽阔的高速公路,如同一道流动的光影,车身线条在金色余晖中闪耀,车内播放着喜欢的音乐,驾驶者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这种感觉,才是高速公路应有的样子,不是吗?
这是一种对自由的向往,对效率的追求,更是对生活的热爱。
所以说,限速这事儿,关乎安全,但更关乎效率和体验。
希望这次的调整,能让我们的四川高速,真正跑出“四川速度”,也跑出“四川温度”。
这就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希望我们的高速公路,也能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
你们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我们一起“煮酒论英雄”,也“论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