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 SUV 还在为 “续航虚标” 吵得不可开交时,2026 款宋 PLUS DM-i 的亮相,直接把话题拉到了 “家用 SUV 的续航焦虑该退圈了?” 的新层面。
近期车友圈里两种声音格外突出:有人喊 “纯电 150km 通勤一周不用插电,综合 1200km 跑跨省高速也不用找桩,这才是给打工人做的车”;也有人泼冷水 “续航数据看着唬人,DM-i 的加速还是‘温吞水’,智能座舱比新势力差着代差,换壳不换芯罢了”。
一边是用户对 “无焦虑出行” 的迫切期待,一边是对 “性能诚意” 的犀利质疑,这两款声音恰好戳中了准车主选车的核心纠结点 ——2026 款宋 PLUS DM-i 的续航优势,到底是真解渴还是纸面数据?今天咱们就从这两个争议切入,拆透这款 “国民 SUV” 换代的真实含金量。
150km 纯电续航绝非噱头 —— 这相当于北京五环内通勤往返 5 天不用插电,比 2025 款提升 29%,满油满电 1200km 综合续航更是能覆盖上海到武汉的单程。
对比核心竞品,零跑 C11 增程版虽有 210km 纯电续航,但 1220km 综合续航优势微弱,且起售价贵 1.4 万;预售价 18 万起的本田 HR-V 插混,纯电续航还少 50km,三年保值率仅比宋 PLUS DM-i 高 5 个百分点。对月通勤 800km 的打工人来说,宋 PLUS DM-i 每年能省出 2 次保养费。
再回应 “性能温吞” 质疑:7.7 秒破百的加速确实不算激进,但踩下电门时动力输出比老款更线性,高速超车深踩油门,电机与 1.5L 发动机的衔接几乎无感。底盘用前麦弗逊 + 后四连杆悬架,搭配 FSD 可变阻尼避震,过减速带时多余弹跳被滤得干净,只是快速变道时侧倾比零跑 C11 的双叉臂悬架明显些 —— 这本就是家用 SUV 的调校取舍,而非技术短板。
智能座舱确实不是强项:15.6 英寸中控屏流畅度够用,支持华为 / 小米手车互联,但没有零跑 C11 的高通 8295P 芯片和 AR-HUD 那般激进。不过 DiLink 系统的 “无麦 K 歌”“亲子游戏” 功能,反而比新势力的花哨功能更贴家庭需求。574L 后备箱能塞进婴儿车 + 露营装备,后排跷二郎腿也不局促,这些家用核心点没缩水。
横向看品牌矩阵,2026 款宋 PLUS DM-i 卡在宋 Pro(133km 纯电,9.98 万起)与宋 L(200km 纯电,13.98 万起)之间,共享第五代 DM 技术却主打 “全能均衡”—— 没有宋 L 的云辇 - C,但比宋 Pro 多了 FSD 避震;
价格比宋 L 亲民,续航又比宋 Pro 实用,精准瞄准 30-45 岁家庭主力车需求。从行业趋势看,插混 SUV 正从 “油电过渡” 转向 “纯电优先”,宋 PLUS DM-i 的续航升级踩准了节奏,加上 380 万保有量的售后网络,保值率虽不及本田,但短期换代风险极低。
纠结它不够激进?不如先想清楚:你要的是 “劈弯爽一时”,还是 “通勤不找桩、长途不心慌” 的踏实?对 30-45 岁家庭用户来说,2026 款宋 PLUS DM-i 的续航升级,恰是戳中 “家用车先解决痛点” 的核心。毕竟插混市场的赢家,从来不是堆参数的 “技术秀儿”,而是懂用户真实需求的 “实用派”—— 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