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今天咱们用车社要聊的这个事儿,那可真是有点意思!
9月1号,那个传说中能让电动自行车“脱胎换骨”的新国标就要正式落地了。
据说这回改动不小,像是取消了那用了几十年的脚踏板,还给许多车强制装上了后视镜。
本来啊,想着这国家标准总算是贴合咱们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了吧?
毕竟,谁家没辆电动车代步呢?
可谁成想,这新规一出,网上那是骂声一片,各种吐槽声比我上回评测那台“油耗怪兽”还要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
先别急着说速度,咱们先说说这脸面的事儿。
过去那几年,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街上那种圆润饱满、全身被五颜六色塑料壳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车?
那种造型,简直就是电动车界的“小可爱”啊!
我记得我上次帮我老妈挑车,就是看中了那份“包治百病”的塑料外壳,感觉骑出去挺像那么回事。
可现在呢?
新国标直接来了个“塑件占比不得超过5.5%”的硬杠杠!
这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啥意思?
就是说,过去那种能把车架子遮得严严实实,看起来像个迷你小摩托的设计,以后可能就得跟我们说拜拜了。
取而代之的,估计就是那种把车架子露在外面,外壳也变得特别简化的“性冷淡风”。
我的老天,那画面,我都能想象出来,估计就是那种“铁架子+几块塑料板”的组合,线条生硬不说,质感嘛……唉,想想就觉得有点廉价。
这不就是把过去那些“颜值担当”直接判了“死刑”吗?
你们想想,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电动车不光是代步工具,有时候也是我们生活品味的一种体现。
我上次测那台小跑车,那流线型的车身,那金属漆面的光泽,简直就是艺术品!
现在你给我一辆“光溜溜”的铁架子,上面随便搭几块塑料,这算什么事儿?
而且,这新规一出,市面上同质化会非常严重,大家骑出去都差不多一个样,那还有什么意思?
这不就是把我们从“选美”变成了“比谁的铁架子更结实”吗?
这“颜值焦虑”,一点不比汽车差!
再说说这最让人头疼的——速度!
这25km/h的限速,我真的是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你说,新国标想提升安全,这个初衷我理解。
但是,25km/h,这对于每天通勤二三十公里的上班族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你想想,早晚高峰,路上堵成一锅粥,你骑着这25km/h的电动车,跟在公交车后面,可能还没公交车开得快!
而且,你被那些机动车远远甩在后面,感觉自己像个慢动作回放的“老古董”。
更别提那些外卖小哥、快递小哥了,他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时效就是生命线。
新国标强化了限速技术,破解难度大幅提升,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为了准时送达,要么冒着被处罚的风险超速,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收入缩水。
这简直就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啊!
你琢磨琢磨,爬个小坡,本来提速就能顺畅过去,结果突然给你来个“断崖式降速”?
尤其是在超车或者湿滑路面,动力突然消失,那得多危险?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机械降速”了,这简直是在拿我们的生命安全开玩笑!
这种“一刀切”的限速方式,完全没有考虑到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需求。
你是要让我们在路上“龟速”前行,然后被车流吞没,还是冒着危险去“挑战”那25km/h的上限?
这逻辑,我真的有点看不懂。
还有一件事,也让不少人头疼,那就是这电动车标准更新的速度,简直比我换手机还快!
你看看,从2019年那个旧国标落地,到现在,才几年时间?
又来一个新国标!
我认识个哥们,年初刚花大价钱买了一辆看着挺“洋气”的电动车,结果现在,看着新国标下的那些“铁架子”,他天天在那儿唉声叹气,生怕自己那辆车很快就要被淘汰了。
电动车,对于咱们普通家庭来说,虽然不是豪车,但也不是说扔就扔的“一次性用品”。
它是个千元级别的消费品,大家都是希望买回来能用个三五年,甚至更久的。
可现在呢?
你刚买的车,没准过两年就因为不符合新标准,上不了牌,或者面临其他麻烦。
这种“买完就过时”的焦虑感,真的太强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许多人宁愿花钱去维修那些老旧的电动车,也不愿意花钱去买符合新国标的车。
为什么?
因为他们觉得,与其花钱买个“新规下的旧感觉”,还不如把旧的修修补补继续用着。
这反而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也让那些想换新车的人,陷入了“持币观望”的境地。
你说,这标准的更新,是好事,但能不能稍微考虑一下咱们老百姓的钱包和购买周期?
至于说取消脚踏板,加装后视镜这事儿,大家讨论得也挺有意思。
取消脚踏板,我猜是想让车子更轻便,更符合电动车的定义?
但你想啊,有时候骑车,脚不方便放,踩一下踏板,感觉会更稳当。
而且,许多人骑车,不是纯粹为了代步,有时候也带着点“玩乐”的心态。
而这后视镜,本来是安全配置,但新国标强制要求加装,我反而觉得有点“头重脚轻”。
我的意思是,在限速25km/h这个“紧箍咒”还在的情况下,你给我装个后视镜,我能看到后面谁在超我,然后呢?
我难道要等着他超过去,然后再慢慢悠悠地骑?
这感觉,就像是给你一辆跑车装了限速器,然后又给了你一个赛车头盔。
你说,这搭配,是不是有点“不搭调”?
说来说去,这新版电动车国标,虽然说是为了规范市场、提升安全,但从大家的反馈来看,这执行层面,确实是有点“用力过猛”了。
25km/h的限速,对许多人来说,简直就是“速度的枷锁”;而那“颜值”上的大幅妥协,也让不少注重外观的用户感到失望;更别提那频繁更新的标准,让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变得异常纠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如今这“器”改得让人别扭,试问如何“善其事”?
这新规,仿佛是《周礼》中繁复的礼仪,虽有其道,却不接地气,让百姓的出行之乐,变成了“为标准而标准”的负担。
所以啊,各位,对于这个即将实施的新国标,你有什么看法?
是不是也觉得25km/h的限速太慢了?
或者,你对那些“铁架子”一样的外观设计有什么想法?
在评论区,咱们敞开了聊聊!
我倒是觉得,这事儿,还得听听咱们骑车人的呼声,让标准真正服务于咱们的生活,而不是成为一种束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