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挡汽车上的P、R、N、D、S、L是什么意思?一句口诀教会你!
大家好,今天咱们不聊什么高深莫测的驾驶技术,也不谈什么百万豪车的性能参数,就来聊聊咱们每天开车都会用到、却又常常被忽略的“老朋友”——自动挡的那些挡位。你是不是也曾经以为,自动挡就是“D挡走天下”,踩油门就走,踩刹车就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自动挡是“傻瓜车”,只要会踩油门刹车就能开。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见过太多新手司机,甚至开了好几年车的老司机,对这几个字母挡位的理解还停留在“P是停车,R是倒车”这种初级阶段。结果呢?要么是坡道溜车,要么是误挂挡位导致变速箱“受伤”,甚至还有人在行驶中误挂P挡,那动静,简直能把变速箱“锁死”!所以说,别小看这几个字母,它们背后藏着的,可是安全、省油、驾驶乐趣,甚至是爱车的“健康寿命”。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身份,用大白话,结合我这些年踩过的坑、见过的事儿,给大家掰扯清楚,自动挡上的P、R、N、D、S、L,到底都是啥意思,怎么用才最聪明。
先说说这个P挡,全称是Parking,也就是停车挡。很多人觉得,只要车停了,挂P挡就完事儿了。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次挂P挡的时候,车子都会“咔哒”一声,好像被什么东西锁住了一样?这就是P挡的核心秘密——它不仅仅是一个挡位,更是一个机械锁止装置。 当你挂入P挡时,变速箱内部会伸出一个棘爪,卡进齿轮的凹槽里,直接把传动轴锁死,让车轮无法转动。所以,P挡的正确使用姿势是:车完全停稳,脚踩刹车,然后才能挂P挡。千万记住,车还在动的时候,绝对不能挂P挡! 我曾经在驾校就见过一个学员,车速还有10km/h,手一滑就挂进了P挡,那声音,跟金属撕裂似的,吓得教练赶紧踩刹车。虽然低速下可能不会立刻报废,但如果在30、40km/h的高速下强行挂入P挡,那个锁止机构瞬间就会被巨大的冲击力打坏,维修费用可不是小数目。所以,P挡的口诀就是“P停”,车停稳了再挂,这是铁律。
接着是R挡,也就是倒车挡(Reverse)。这个大家应该都熟悉,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全靠它。但你有没有注意过,为什么倒车的时候,车速总是被限制在20-35km/h之间,再怎么踩油门也快不起来?这是因为R挡的设计初衷就是低速、精准操控,而不是让你倒着飙车的。 更重要的是,换挡逻辑!你绝对不能在D挡或L挡行驶时,直接把挡杆推到R挡! 这种操作,轻则变速箱发出刺耳的“嘎吱”声,重则直接导致齿轮打齿,甚至引发紧急刹车或车辆失控。正确的做法是:停车,挂N挡,踩住刹车,然后再挂R挡。很多车的电子挡杆还设计了二次确认,比如需要按下挡杆按钮或者向上提拉,就是为了防止误操作。所以,R挡的口诀是“R倒”,倒车专用,切换时务必停稳。
再来说说N挡,也就是空挡(Neutral)。这个挡位,手动挡司机可能更熟悉,它相当于“归零”。挂入N挡后,发动机和车轮之间的动力连接被切断,车子处于空转状态。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下长坡或者等红灯时挂N挡能省油,这就是大错特错的“空挡滑行”! 先不说老式电喷车可能更费油,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一旦失去发动机的牵制,车辆在下坡时会越溜越快,完全依赖刹车系统来控制车速,很容易导致刹车过热失效,那后果不堪设想。 等红灯时挂N挡倒是问题不大,但频繁切换也增加了操作复杂度和误挂风险。所以,N挡的正确用途是:短时间停车(比如等人),或者被拖车时使用。口诀“N空”提醒我们,它只是个“过渡”,别把它当成“省油神器”。
然后就是大家最熟悉的D挡,也就是前进挡(Drive)。没错,它就是所谓的“傻瓜挡”,挂上它,踩油门就走,松油门就滑行,确实方便。但“D挡行天下”真的是最优解吗? 厂家设计D挡,是基于城市综合路况的平衡选择。但在不同环境下,它未必最省油、最舒适。比如在拥堵市区,D挡频繁加减速,油耗自然不低。而在高速巡航时,D挡可能不会升到最高档位,发动机转速偏高,噪音和油耗都会增加。所以,聪明的司机知道,D挡是基础,但不是万能。 它的口诀是“D走”,日常通勤没问题,但要想开得更精明,还得看其他挡位。
现在,重头戏来了——S挡,运动模式(Sport)。这个挡位很多人觉得是“鸡肋”,或者纯粹为了装酷。但你真的用对了吗? S挡的精髓在于“延迟升挡,提前降挡”。当你挂入S挡,电脑会刻意让发动机保持在更高的转速区间,换挡时机被推迟,这样动力响应会更迅猛。但关键是什么?你得有速度! 在30km/h的市区里开S挡,除了发动机轰鸣声大点,油耗蹭蹭涨,基本没啥用,网友调侃这是“只叫不动”。但当你在高速上想超车,比如80km/h以上,一脚油门下去,S挡能让变速箱迅速降挡,拉高转速,在2-4秒内爆发出强大扭矩,轻松完成超车。 这才是S挡的正确打开方式。所以,口诀“S飙”,不是让你日常代步用,而是关键时刻的“加速利器”。
最后是L挡,低速挡(Low),也叫手动模式或爬坡挡。很多入门级自动挡车型没有这个挡位,但它在特定场景下非常实用。L挡的核心作用是“牵制车速,增加扭矩”。 爬陡坡时,挂L挡,变速箱会锁定在低档位,提供更大的牵引力,避免在坡道上“溜坡”或频繁换挡。而下长坡时,挂L挡,利用发动机的制动效果来控制车速,能大大减轻刹车系统的负担,防止刹车过热。想象一下,连续下坡几十公里,一直踩刹车,那刹车片烫得都能煎鸡蛋了,危险不危险? 所以,L挡的口诀“L爬”,既是爬坡好帮手,也是下坡“安全阀”。
总结一下,自动挡的这几个字母,远不是“傻瓜车”那么简单。P停,R倒,N空,D走,S飙,L爬,这十二字口诀,看似简单,却蕴含了安全驾驶的大学问。它提醒我们,开车不仅是把车从A点开到B点,更是一种对车辆、对路况、对自身安全的深刻理解。那么问题来了:在追求智能化、自动化的今天,我们是应该越来越依赖“傻瓜式”操作,还是应该回归本质,去真正理解我们每天驾驶的机器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