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家婷
M9、N9、L9各显神通时,9X凭什么后来居上。
“大六座SUV之争”正在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焦点。据统计,今年有超过10款定位相近的9系旗舰车型密集上市,该细分市场的份额在短短一年内暴涨超过150%,成为名副其实的“修罗场”。
在如此拥挤的赛道里,极氪9X以上市13分钟超过1万辆的大定订单,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当问界M9、腾势N9、理想L9等强劲对手各显神通时,这款售价45.59万元起售的“后来者”,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其背后既体现出极氪从“单点爆破”到“体系作战”的进化,也折射出中国新豪华品牌穿越周期必须经历的三场“成人礼”。
从“单点爆破”到“体系作战”的进化
在新生代品牌里,极氪曾是“单点爆破”的典范。
初代极氪001,凭借“猎装美学”与“超跑性能”拿下“性能王牌”的标签,并迅速拥有了第一批忠实的“极氪伙伴”,完成了品牌的惊艳首秀。
然而,光环之下,暗流涌动。单一的产品线、初期的软件体验短板,以及随之而来的激烈市场竞争,让这位“天才少年”感受到了成长的阵痛——当新势力们纷纷交出销量新高时,极氪却进入了增速放缓的“沉默期”。
外界开始质疑:极氪的高光,是否只是昙花一现?
庆幸的是,极氪的沉默并非退缩,而是蓄力。在公众视野之外,一场深刻的“筑基”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借助回归一个吉利,极氪得以调动吉利控股全球顶尖的研发资源完成蜕变。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吉利自研的浩瀚超级电混(SEP)突破了混动技术的性能天花板;浩瀚AI数字底盘让车辆拥有了“预判未来”的智慧;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全力追赶第一梯队;全球首个豪华电混专属架构——浩瀚-S,为这一切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极氪9X,则是这场“体系作战”能力的检阅之作。它不再仅仅强调某个单一的“性能长板”,而是呈现了一场技术的“饱和式攻击”。从900V高压架构到三电机爆发的1400匹马力;从中国品牌首发的48伏主动稳定杆,到行业最高标准的四面连环碰撞安全……每一个亮点背后,都是庞大技术体系的支撑。
由是我们认为,极氪9X的首战成功,绝非单一产品的胜利,而是吉利集团体系能力的集中爆发。借助体系力,极氪品牌也从一个依靠明星产品的“创业公司”,向着能够驾驭复杂技术、整合全球资源、打硬仗的“成熟企业”进化。
一场关乎生存资格的“成人礼”
今年前三季度,极氪科技集团(含极氪与领克品牌)累计销量逼近30万辆,并在刚刚过去的9月实现了51159辆的月度交付,这是其连续第7个月月销突破4万辆。
这也是极氪“二次冲高”的成绩单,虽然只能说是“小胜”,然而其背后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自身。它的几起几落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新豪华品牌们前进道路上必须面对的三场“成人礼”。
第一,穿越周期,韧性比速度更重要。
中国汽车工业的冲高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直线上扬。许多品牌曾凭借一款产品迅速登顶,却又在下一个浪潮中黯然退场。
极氪的经验告诉我们,短暂的“低迷”并不可怕,甚至是一个品牌走向成熟的必修课。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在低谷中坚守战略定力的勇气。这种韧性,是高端品牌区别于“网红产品”的“反脆弱”核心。
第二,核心技术是高端化唯一的“通行证”。
在一个“内卷”成风的时代,堆砌配置、玩弄话术或许能赢得一时关注,但永远无法赢得真正的尊重和可持续的溢价。极氪9X之所以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付出45万元以上的真金白银,根本原因在于它提供了对手无法企及的“技术代差”。
“新一代的旗舰一定是科技豪华的新旗舰。”正如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极氪9X上市发布会上所定义的,当900V高压混动解决了“满电龙,馈电虫”的行业痼疾,当AI底盘能让一辆全尺寸SUV在爆胎时稳如泰山,技术的价值便超越了所有华丽的辞藻。
吉利汽车集团CEO 淦家阅
它验证了,在高端市场的牌桌上,核心技术是唯一的入场券。
第三,从“产品思维”到“品牌思维”。
极氪9X并非孤立存在。它承接了极氪009在豪华MPV市场奠定的“顶级安全”、“旗舰气场”的用户认知,又与极氪001形成的“性能”、“操控”标签相互呼应,共同构建起极氪品牌“科技豪华”的坚实内核。
这表明,当技术底气足够深厚时,品牌的建设便水到渠成。用户购买的已不只是一辆交通工具,而是对一套价值体系、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
这正应了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极氪科技副总裁林杰的观点,极氪不做“便宜的品牌”,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从“性价比”到“心价比”的转变,让用户为价值认同而买单。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极氪科技副总裁 林杰
“豪华无法速成,它是时间的朋友。”回望来时路,从极氪001的一鸣惊人,到遭遇增长瓶颈的迷茫期,再到极氪9X的“王者归来”,极氪走过的,并非一条平坦的“冲高之路”。
可以说,它为所有向上突围的中国品牌,标注了一条清晰的升级之路:当潮水退去,唯有真正坚持长期主义、掌握核心技术的品牌,才能在残酷的淘汰赛中笑到最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