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在全球“双碳”趋势与产业转型浪潮下,东南亚市场正迅速成为新能源汽车与上下游产业的新风口。从整车制造、动力电池项目,一场能源与交通的融合式革命正在展开。自2020年以来,以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经济体,凭借东南亚的庞大的市场空间和对欧美其他国家的友好出口政策,成为了中国汽车出海的热土,吸引了大量新能源汽车项目接连落地。
图|中国车企出海马来西亚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车企凭借特有的技术优势、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广泛的市场覆盖范围,成为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的代表性行业。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总结东南亚重点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基础及发展概况,供以参考:
马来西亚
传统汽车强国转型新能源枢纽
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使得马来西亚成为中国车企在海外投资建厂最为集中的版图之一。政策友好度、当地消费者接纳度,以及未来市场发展潜力等条件诱人,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是2024 年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汽车市场,面对日益成熟的市场环境,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加快布局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地区的整车与电池环节产业链。
除此之外,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生产环节,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镍、锡、铜等矿产资源,凭借这些自然资源优势,奠定了其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的不可取代的地位。
扶持政策:
推出国家汽车政策NAP 2020,明确支持EV、自动驾驶与绿色制造。
提供投资税务减免、EV进口关税豁免等鼓励措施。
市场亮点:
马来西亚汽车产能约60万辆/年,EV渗透率低但增长潜力大。
计划到2030年公共充电站数量增至1万个以上。
市场空间:
东南亚整车组装与出口平台布局。
可引入智能座舱、整车OTA升级等中国优势模块,增强产品附加值。
图|中国车企出海马来西亚
泰国
东盟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心
泰国是东南亚第三大汽车市场,是东盟最大的汽车生产中心和新能源汽车转型先锋,也是中国品牌重点布局的战略市场,其地位日益凸显。泰国不仅凭借零关税政策吸引中国电动车出口,更成为多家中国车企投资建厂的枢纽,辐射整个东南亚市场。
扶持政策:
EV3.5政策提供高达40%的EV消费补贴及关税减免。
目标到2030年EV产量达总产量的30%,成为全球重要生产基地。
市场亮点:
2023年EV销量翻倍增长,年销量突破8万辆。
泰国拥有东南亚最成熟的汽车产业链,涵盖整车、零部件与物流。
市场空间:
适合作为区域制造与出口平台设厂,享受政策+产能优势。
在本地运营时应重视与本地汽车企业、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
图|新能源车出海泰国
印尼
东南亚电动车制造与镍资源战略基地
印尼是2024年东南亚第二大汽车市场。近年来推出一系列政策以实现其雄心勃勃的电动汽车目标。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尼人口超过2.8亿,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国,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消费国。目前印尼是东南亚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凭借较为完备的汽车产业基础以及丰富的镍、钴等资源优势,近年来,印尼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并将电动汽车作为国家优先发展产业。
优惠政策:
“电动车加速计划”(2020–2030)提出2035年实现所有新车电动化目标。
政府推出本地化生产激励政策,吸引电池、电机、整车投资。
提供EV企业税收减免、土地优惠等。
市场亮点:
2023年印尼EV注册量同比增长5倍。
镍资源储量全球第一,是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关键节点。
市场空间:
建议围绕电池、材料加工、整车组装本地化展开产业链布局。
关注印尼与中国在新能源产业上的政策协同与产能输出需求。
图|车企布局印尼
东南亚作为中国汽车出海的热土,从本土汽车销售开拓,到本土建厂生产,再到以东南亚为跳板汽车出口其他国家,对中国汽车行业都有着巨大的机会。新能源汽车制造包含智能汽车的软件及硬件的研发、生产与制造,及智能化解决方案等多重内容,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监管、政策标准等在该领域均存在差异,下面,我们以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为代表进行简要介绍,帮助出海企业做好前期调研,抢占先机。
图|热门出海目的地监管要求
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所在的东海岸经济特区,着力建立新能源汽车生态系统,打造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销中心。目前,东海岸经济特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在地理区位上,东海岸经济特区正对南中国海,面向韩国、日本、中国和菲律宾,借助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海运优势,未来区域市场可拓展至整个东盟。
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是马来西亚首个国家级园区,是东海岸特区中的特区,享受东海岸经济特区所有优惠政策。基于东海岸经济特区打造马来西亚新能源汽车产销中心的这一定位,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注重发展先进制造、汽车零部件、仓储物流等主导产业,帮助中国出海新能源车企打开国际市场大门。欢迎意向企业咨询了解!
图|马中关丹国际物流园规划示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