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热闹,家用SUV成焦点,各大品牌诚意比拼

2025年的八月底,成都这座火辣且包容的城市,又一次迎来了年度最大规模的汽车盛会——成都车展。

有人说,汽车圈的风向标,从长安到天府广场,只要这场展会还办在四川半亩三分地,各路厂商和吃瓜群众的目光就很难移开。

可今年的现场气氛,似乎比以往还要更卷,得益于那句“领潮而立・向新而行”的主题喊得格外溜?或者说,四方近120个品牌、1600多台新车扎堆,真有点“百舸争流,群雄逐鹿”的劲头?

搞不清楚是真百花齐放,还是一锅大杂烩,不过一个悬念大家心照不宣:谁能在主流用户最看重的家用SUV市场搞出点“大新闻”?

抑或说,琳琅满目的车型,该如何一一拆解,帮自己找到真爱的那一辆呢?

讲真,这次成都车展就像一场年度“盲盒开箱”。

不同口味、不同档次、不同标签的SUV齐刷刷列队,颇有几分“压马路走秀”的自信。

厂家们都清楚国人买车的痛点,无非是空间、里程、配置、智能、性价比。

但车企嘴里的“黑科技”,真的有那么香吗?

要是真有那么好用,那为啥还是有人在纠结“加油还是充电”?

为啥第三排座椅总有人说“草鸡用鸡肋”?

说白了,这届车展和以往不一样的地方,其实不在噱头,而在比拼诚意——到底哪家下了血本,是真把用户的感受放在第一?

成都车展热闹,家用SUV成焦点,各大品牌诚意比拼-有驾

接下来,咱不妨扒一扒市场最热的“家用大六座SUV”这道主菜,横看成岭侧成峰,深浅都给掰扯透。

先说风头最劲的岚图知音,20万出头的价位,直接一步到位给配齐了华为家那一整套“最强大脑”。

说它抢风头,那可不是吹。

全系标配的ADS 4.0智驾+鸿蒙座舱,堪比云端操作。

之前遇到的那种“智能即鸡肋”糟糕体验,这台车是下了死力气给掰正了。

导航、泊车、语音交互一个不少,据说新手都能上手。

没续航焦虑?901公里的纯电续航数据摆在这儿,一堆通勤、郊游全都妥妥拿下。

后排空间还巨能打,二排腿部空间做得良心,三排大人能坐直、一点都不挤。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若你不迷信华为生态,对比一下价位,或许还是得算算到底值不值。

紧跟的方程豹钛7,家用属性里揉了点野性。

它打的是“泛越野”牌,外型那股方正劲头让人眼前一亮,有点像动漫里的“方盒子机甲”。

成都车展热闹,家用SUV成焦点,各大品牌诚意比拼-有驾

走到哪儿都能一眼认出来,自带辨识度。

动力上塞了个1.5T插混,狂飙起来不见得慢,综合续航吹到了1300公里。

想象一下,长假全家自驾,途经大西北,摆脱“哎呀缺电没油”的心慌,也是很爽。

高配还能下场玩无人机?好家伙,这直接把童心和科技一起打包发售了。

不过目前来看还没正式上市,动手前还得按兵不动观望下实际表现。

跳到吉利银河M9,被称为第三排大救星也不夸张。

头一回,十来万级别能见到全车超5米2的身板,轴距直冲3米,比某些合资MPV都阔气。

第三排终于不是给小孩“关禁闭”的角落。

椅背能躺成半卧,带通风、加热,一坐就不想下来。

配合雷神超级混动,4.55秒冲百、百公里油耗4升出头,又要动力又要省油,钱怎么都花在刀刃上。

数据党看着流口水;多孩家庭看了直呼真香。

预售成绩说明一切——24小时破四万单,说明这届家长、奶爸们的投票,嘴上骂着厂商小气,行动还是挺诚实。

至于乐道L90,咱得夸一嘴它“接地气”。

市场黑马不是乱吹的,上市不到三周,交付破六千。

说白了,它没啥天花乱坠的黑科技,但耐不住性价比香。

价格压到了20万以下,储物做得灵,前备箱大开口,后排加个沙发座椅,再塞个超大娱乐屏,这种实用主义,够三口之家用得顺心。

续航倒是中规中矩,增程系统拉不了极限长途,但城市日常绝对够。

预算紧张,不迷信智驾大块头的家庭,选它准没错。

说到星途星纪元ET5,老牌车企下场“玩智能”,也是拼了。

成都车展热闹,家用SUV成焦点,各大品牌诚意比拼-有驾

它的核武器是地平线HSD智驾,12颗雷达、一级一级智能安全,五座宽敞空间见长,还能够灵活“切场”。

开舱放行李、收起来多座椅,家用通吃。

顶配甚至步入激光雷达领域,摆明了是冲着城市L2级智驾而来,对自家老用户和“智驾控”有不小吸引力。

但科技元素和实际体验能否平衡?再等等实车落地后的反馈也未迟。

回头盘点一下,如果你就是钱包充裕、信任华为、想整一个全能电车的,那岚图知音是你的归宿。

若是对“样子货”还有点个性追求,那方程豹钛7这个“泛越野”玩具值得蹲一波。

讲究空间舒适、好运气连中三元、多孩家庭,就把票投给吉利银河M9准没错。

预算有限,还想一步到位买台“顺手不出错”的家用工具,那乐道L90性价比直接拉满。

最后一挂,信赖老厂、偏爱智驾安全不冒险的,星途星纪元ET5往下走,没啥后顾之忧。

其实车展里车企们的舞台争艳,台下观众的犹豫、拉扯,才是最真实的缩影。

技术再智能、动力再凶猛,价格、口碑、售后这些“老几样”仍旧是每个家庭绕不开的考量。

别看平台、芯片、操作系统搞得天花乱坠,到底是不是稳定、安全、可靠,还得交由实际丰富的路试和后续服务说话。

你说现在卷的是不是科技?但下一步难保就不卷到用料、售后、能不能免费升级了。

每家厂商你方唱罢我登场,消费者呢?嘴上“内卷”调侃,心头算盘一刻没停。

成都车展上的热闹,折射出整个行业在新能源、智能化赛道上的厮杀。

过去只拼马力数据,现在是智能座舱、智驾方案、柔性大空间的军备竞赛。

年轻人追新求酷,家长偏保守务实,厂商的目标就是恨不得把各种细分需求全都拿捏得死死的,打造出“没有短板”的车。

成都车展热闹,家用SUV成焦点,各大品牌诚意比拼-有驾

可说到底,还真没有一辆能一次性解决所有痛点的“白月光”。

所以,2025成都车展之于咱们普通人,更像是一场大筛选、众筹互动。

哪款车出圈?是市场、用户口碑一点点推上来的。

惊喜与遗憾并存,选择总要权衡。

最后一句,买车这事没标准答案——有的家庭看重长途耐力,有的琢磨空间是不是能塞下折叠伞和婴儿车,有的更关心座舱智控能不能实现“来杯咖啡”这种小确幸。

成都车展热闹,家用SUV成焦点,各大品牌诚意比拼-有驾

每位消费者,都该找到自己的那个“用得顺手不后悔”的答案,哪怕它不完美。

科技、配置、空间,这一届SUV内卷爆棚,说句直白的:你心动的那一款,终究只属于你。

不知道你今年“种草”了哪一台?你会想体验一下哪款的智能驾驶还是更看重第三排真的能躺着?欢迎留言分享你的选车纠结和亮点发现!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