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车主哭诉!车企退市后爱车变“孤儿”,修车比登天还难!
“我的菲亚特500,五年被4S店踢了三次皮球!”广州陈先生的遭遇,只是200万“孤儿车”车主的缩影。2020年至今,12家车企黯然退市,留下无数车主在维修、保险、智能功能三重困境中挣扎。
维修无门,配件成“奢侈品”
陈先生的爱车从广菲克转到广汽三菱,又被推给Jeep门店,终只能求助第三方修理厂。“正品配件?全靠运气!”新能源车主更惨。哪吒车主高先生发现,车机断网、蓝牙钥匙失灵,智能座驾秒变“电子砖块”。合众新能源破产后,全国400家服务中心关停,宁德时代等供应商断供,核心配件缺货率超90%,维修动辄等三个月。高合车主王洋为一个小电瓶四处求告,拆车件价格竟比原厂贵千元!
保险拒保,行车如“定时炸弹”
“保险公司集体消失,保费暴涨40%!”高先生的新能源网约车被大公司拒之门外,只能投奔小公司,条款苛刻得令人窒息。一辆无法投保的车,让车主时刻面临倾家荡产的风险。
智能停摆,承诺成“空头支票”
新能源车“硬件+软件+服务”系统性崩塌,远比燃油车可怕。工程师黄先生直言:“三电系统与车企后台深度耦合,不开放接口,外部维修厂根本无从下手!”更讽刺的是,某些车企破产前还在疯狂促销,“终身质保”的承诺转眼成空。
根源何在?短视与法规滞后
专家一针见血:车企重销售轻服务,售后体系脆弱不堪;而《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虽要求10年备件,但破产责任界定模糊,车主维权无门。
破局之路:基金兜底,技术共享
业内呼吁:效仿物业维修基金,为每辆车建立售后保障基金;加强监管,明确退市责任;推动技术开放与配件通用化,打破垄断壁垒。
买车时笑脸相迎,破产后车主自认倒霉?200万车主的困境,拷问着行业良心。唯有政策兜底、技术开放、行业协同,才能让“孤儿车”不再流浪,让汽车售后真正成为车主的定心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