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在10月第一周以0.99万辆的销量拿下新势力榜首,问界以0.76万辆反超小米升至第二,小米汽车则以0.74万辆稳居第三。 这一周的成绩单背后,是价格战、技术迭代和用户忠诚度的多重博弈。
零跑汽车的夺冠并非偶然。 本周0.99万辆的销量使其连续第10次登顶新势力榜单,最近15周内仅有5周位列第二。 零跑的成功源于对增程式技术的快速跟进,其车型以理想汽车一半的价格切入市场,瞄准预算有限的家庭用户。 例如C10和C16车型在15-20万元区间持续热销,国庆期间订单同比增长62%。 零跑的自研技术如CTC电池底盘和Leapmotor Pilot智能驾驶系统,帮助其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性价比。 产能方面,零跑用343天实现百万产量,刷新新势力纪录,海外市场如欧洲的布局也为其贡献增量。
问界本周销量0.76万辆,环比下降29%,仍以0.02万辆的微弱优势超越小米。 问界M系列高端车型是主要驱动力,M9在50万元以上价位连续多月成为销冠,M8在40万元级别同样表现强势。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模式是关键,华为负责智能驾驶和供应链优化,赛力斯专注制造。 国庆期间问界新M7大定订单突破1.5万辆,鸿蒙智行全系订单达4.85万辆。 赛力斯9月总交付4.12万辆,同比增长15%,显示高端市场对华为技术的认可。
小米汽车本周销量0.74万辆,环比下滑32.7%,其中YU7占比63%,SU7贡献0.27万辆。 小米依靠粉丝经济维持地位,初期用户的高粘性支撑了销量,车型单一成为短板。 目前小米仅靠SU7和YU7两款车竞争,而对手如零跑有多个车型矩阵。 供应链在假期出现交付延迟,导致周销量下滑。 小米的直销模式和线上渠道帮助其快速触达用户,产能瓶颈需要解决。
小鹏汽车以0.65万辆排名第四,其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小鹏在两年内从行业靠后跃升至前五,通过简化造车流程和供应链管理实现降本。 例如G6和P7车型在智能驾驶领域保持优势,面临价格战压力。 理想汽车本周0.57万辆位列第五,较长期榜首位置下滑。 理想增程式技术迭代缓慢,产品更新周期长,被零跑等对手以类似技术低价抢占市场。
深蓝汽车销量0.45万辆排名第六,作为长安旗下品牌,其快速产品更新和性价比策略吸引用户。 方程豹以0.43万辆居第七,钛3和钛7车型在城市越野细分市场热销,4S店库存紧张。 乐道汽车0.33万辆排名第八,作为蔚来子品牌,销量已超过主品牌。 极狐汽车0.3万辆位列第九,北汽与华为早期合作未达预期,错失新能源红利。 岚图汽车0.29万辆排名第十,东风汽车支撑其产品接受度。
国庆假期整体市场交付下滑,新能源渗透率降至50%,各品牌订单储备充足。 零跑假期订单2.5万辆,问界鸿蒙智行订单近5万辆,显示后续反弹潜力。 价格战在10-20万元区间加剧,零跑和比亚迪以性价比策略主导,问界和小米在高端和粉丝市场角力。 技术路线分化,增程式和纯电并行,智能驾驶成为差异化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