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领跑中排巡航?CU625持续霸榜给出答案
七月的榜单一出来,群里就炸了锅。老赵第一句就是:“这车还真扛得住啊,比第二名多了一半还多。”他嘴里的“这车”,就是无极CU625。六月刚上榜第一,七月又是第一,这种连庄在摩托圈可不常见,更别说它还是个刚上市的新面孔。以前我总觉得新车得先热热身,慢慢被人接受,可它好像直接跳过了那一步。
我印象里第一次见到CU625,是在城南那个试驾场地。当时一个销售小伙子笑嘻嘻地说:“你要是骑过525,就知道为啥这个能火。”原来同系列的CU525已经卖了三年,一直混得不错,口碑攒下来了,所以625一露面就有人认账。不过话说回来,要真没两把刷子,也不可能连续两个月压着别人跑吧?
动力平台算是它最大的底气之一。据修理铺老吴讲,这套578cc V型双缸发动机,他拆开看过里面结构,“干净利落,两根平衡轴转起来跟唱歌似的”。他说低转速的时候就有劲儿——3500转差不多九成扭矩都出来了,在市区红绿灯起步,你油门轻点,它就窜出去,不用忙着换挡。我自己试的时候也觉得顺滑,不会突然蹿一下吓你一跳,那种线性输出挺讨人喜欢。
还有个事儿值得提,就是震动控制。我之前骑朋友那台老V缸巡航,怠速停红灯的时候脚踏抖得发麻。这台双平衡轴设计确实缓解不少,我特意找了一段烂路去试,没有那种散架感。有些人反而怀念传统V缸那股“味道”,但多数通勤党估计更愿意要舒舒服服的体验吧。
夏天最怕的是烤腿问题,这事我深有体会——去年八月回家走国道,被自家旧巡航活生生烤到小腿发红。而据厂里工程师吹牛(也可能是真的),他们搞了个侧流风控加分区冷却,说怠速时能降二十几度温度。我没拿温枪测,但七月份三十六度高温下堵车半小时,小腿确实没被烫到骂街,这点必须点赞一下专利技术背后的心思。
机械部分也挺扎实,比如钢管摇篮式车架配倒置前叉,那套川南减震支撑感很足,高速弯道压过去不会虚。而后面的双枪避震还能调预载,我看隔壁县来的一个胖哥们调硬一点,上山路稳得很。他还夸刹车手感好,用的是西户对向四活塞卡钳,加ABS和可关TCS,下雨天也敢稍微放肆一点拧油门,不过他提醒一句:TCS关掉别作死滑胎甩尾玩花样,新手容易翻船。
细节上,他们显然考虑到了不同身材的人——710mm座高加微后倾坐垫,我邻居160的小姑娘坐上去脚掌都能踩实;宽脚踏、高位变径把让长途姿势自然些,不容易腰酸背痛。另外皮带传动静音耐用,还省去了经常张紧链条的麻烦。有意思的是原厂防护杠标配,让一些爱改装的人少花了一笔钱,不过有人嫌外形太笨重,把杠拆掉换成细管镀铬件,看着复古味更浓,只是摔倒时候保护力打折扣,这是取舍问题喽。
八月底听工厂朋友讲,他们庆祝第1万台下线,还暗示订单量接下来几个月都不会少。这品牌向来低调,不爱铺天盖地做广告,大概也是因为产品本身够硬气才敢这么闷声干活。据说上市前他们搞过所谓“天使用户”,就是找一批骨灰级玩家提前半年骑,用完挑毛病再改进,有几个建议甚至直接影响到了量产版,比如USB接口位置和导流罩角度调整这些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日常用起来是真方便不少。
想起前阵子我们几个周末去河边烧烤,一个兄弟非要让我帮他看看二手市场上的CU525值不值买。他问完价格又盯着我的625看半天,说以后存够钱直接一步到位买新的好了。“毕竟啊,”他拍了拍油箱,“这种东西,你天天摸得到、听得到、闻得到,比啥广告词都真实。”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