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家新能源车企可能面临高达4700万元的罚款!

电车出海消息,五家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澳大利亚被指涉嫌维修垄断,可能面临高额罚款。这是近年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首次面临的售后服务技术限制问题,遭遇的市场垄断指责。

进军澳大利亚市场的这几家国产品牌为,比亚迪、极氪、小鹏、Smart和零跑,在国内都属于销量和流量做的比较好,品牌比较靠近头部的车企。在澳洲市场,因为没及时公开维修诊断和技术信息,被指违反了MVIS(澳大利亚《机动车服务与维修信息制度》),涉嫌售后维修垄断,可能面临高达1000万澳元,约合4700万人民币的高额罚款。

这几家新能源车企可能面临高达4700万元的罚款!-有驾
图片

澳大利亚市场的这个制度从2022年就开始,要求所有进澳市场品牌上架之日就得在AASRA官网提供维修信息,并提供灵活订阅选项,否则就可能把第三方社会独立维修厂都排除在外。

澳洲对维修市场的公平竞争看得特别重,去年本田就因为只提供年订阅,不给日/月选项,就被罚了1.8万澳元,约和人民币近9万元。这足以说明澳洲汽修市场对商家维修机会公平,和消费者选择权,十分重视,市场公平性和自由性比较规范。

在我们国内,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市场基本被厂家直营店和特约维修店所把控,第三方社会独立维修店无法涉足,主要原因就是技术壁垒和人才门槛。你拿不到厂家的经销权或者特约维修权,你就没有资格维修他们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因为涉及到三包问题,车主权益问题,保值问题等。

另外,社会独立维修店一般都是从传统燃油车维修而来,缺乏维修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和人才。这样就天然的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的鸿沟,也就是市场垄断。

并不像燃油车一样,已经竞争的非常成熟,供应链也非常成熟和丰富,随便在一个社会门店就能维修保养,便宜实惠。

但在中国市场缺乏对新能源汽车的售后公平机制规范,各个品牌并不会受到像澳大利亚市场这样的罚款,独立维修店也没有这种公平维修机会的争取意识。

还是希望国产品牌在出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的做法,很好的导入到国内市场,形成更加公平和自由的市场环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