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男子称购入理想L6,调车途中遭冰雹袭击,新车被砸上百坑!4S店:车辆离开交付中心视作完成;物流方回应
9月下旬,河南周口。 周先生花了22.48万元买下一辆理想L6,本来满怀期待准备提新车。 刚签完合同,对方就说现车没货,要从辽宁沈阳那边调。 销售主动帮他联系合作的物流公司,说运过来大概一周左右。
钱当天全款转过去了,还特意问了一句托运会不会有啥问题。 工作人员保证“安全”,让人觉得放心点。 之后几天,他一直追着销售顾问要进度,每次答复都是“很顺利,很快到”。
10月1号这天突然接电话,对面语气变得小心翼翼:“您的车在停车场碰上冰雹,有些损伤。” 消息传来的时候,谁都能理解那种郁闷劲——连方向盘还没摸过的新车,就先出事了。
赶紧跑去停车场现场看看,雨水还没完全停透,到处是融化的冰渣子,还有几个拳头大的硬块躺地上。 他的理想L6白色外壳,上面全是深浅不一的大坑,小一点像鹌鹑蛋,大一点直接把漆敲裂缝出来。
尤其引擎盖、顶棚、门把手附近最惨烈,用手摸还有凸起的边缘感,那流畅线条一下子就毁成残疾版了。 他站在原地反复确认是不是自己认错牌照,“20多万的新车验都没验呢,这画风真难受。”
当时第一时间打给4S店要求解决办法,人家倒也干脆,让他先收下再谈修复,但这个建议听起来实在膈应—— 收个刚砸烂的新车算哪门子的合格产品? 他说自己只认新的,不接受带疤痕入库这种操作。
为了弄明白到底该找谁负责,他拉着本地民生节目《小莉帮忙》一起去找服务中心对质。 4S店态度明确:按照流程,只要沈阳交付中心手续办完,从那里驶出,就是交付完成,与他们无关。
这套说辞肯定惹恼消费者——没有见过,没有签字,没有验收,却被告知已经“完成”? 销售顾问补一句,当初只是替客户牵线搭桥找运输,中间具体怎么运、停哪儿,全是客户和物流直接沟通,他们责任止步于此。
栏目记者又找到河南振海物流核实情况,这回对方没有推脱,说确实是自家责任,因为突发天气导致露天放置未及时移库,所以造成车辆受损,会配合后续处理,要么修好原厂标准,要么协商别的补偿方案,总之绝不让客户吃亏。
现在双方基本达成一致意见,车辆送到官方授权维修点,用原厂零件逐项返工,再额外赠两次基础保养作为安抚条件。 等全部修好后,由客户本人亲自查验,如果达到预期才正式提走新车,否则继续磋商其他方式解决遗留问题。
整个过程里,一台价值二十多万的新SUV,在路上的命运竟然比很多老破小更悬乎,一场毫无征兆的小型灾害,把所有人的心理防线都撕开一道口子,也算现实生活里的“小概率事件”。
不过看下来,不管前端如何扯皮踢球,好歹最后还是由承运企业正面兜底承担损失,比起那些死活赖账的不良案例,总归显得靠谱一些; 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样一次异地购新体验可谓记忆深刻,以后类似情形恐怕没人敢掉以轻心, 每一步都得盯牢细节、防备风险,被动等待真的太考耐心;
至于新旧之间,是不是“一眼假”的翻新水平,那只有等最终检测才能分晓; 目前事情暂且搁在那里,该赔偿已落实,该修复正在推进,
至今为止,新主依旧等候最后结果,而那辆曾经闪亮登场的理想L6,也只能静静趴在维修区等待重生机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