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VAN的黄金时代来临!

中国大VAN的新时代到了!

月销破万、市占率一年飙升8个百分点——这不是某款新势力轿车的战绩,而是2025年1-5月新能源大VAN的真实销量表现。更惊人的是,这个细分市场的玩家从2022年的22家增加到28家,车型数量逼近60款。“大吃小”趋势已成,中面时代正在被大面车型终结。这背后,不只是空间和续航的升级,更是物流模式、城市配送乃至全球商用车格局的深刻变革。我最近试驾了几款热门大VAN,今天就跟各位车友聊聊:为什么说中国大VAN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

大空间≠堆料,设计巧思才是真功夫

说到大VAN,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能装”。没错,但**“怎么装得更聪明”才是关键**。拿远程星享V7E来说,我打开后厢第一感觉:这不像货车,倒像一个移动的智能仓库。它的货舱内部高度接近1.8米,成年人可以直立行走,顶部还预留了滑轨系统,方便加装货架或照明灯。这种设计看似简单,实则是为未来改装和多场景使用预留了无限可能。

再看长安凯程V919,它的侧滑门开口宽度达到950mm,叉车可以直接进出。我试过用它拉一批家电,冰箱、洗衣机轻松推入,完全不用抬。这种“人机工程学思维”已经从驾驶舱延伸到了货舱,不再是简单地“把车做大”,而是思考“用户到底怎么用”。

相比之下,一些老款燃油轻客虽然尺寸不小,但轮拱凸起大、地板不平,实际可用空间打了折扣。而新能源平台带来的滑板底盘技术,让电池平铺于底部,货舱地板更平整,空间利用率提升15%以上——这是结构性的优势,不是靠加长加高能弥补的。

动力与续航:从“够用”到“无忧”的跨越

以前跑城配的司机最怕啥?续航虚标、充电慢、冬天趴窝。但现在不一样了。我试驾的几款新车,普遍搭载宁德时代53.58kWh及以上电池包,CLTC续航普遍突破300公里,实测市区工况也能跑出250公里以上,足够支撑一天两趟区域仓到前置仓的往返运输。

更让我惊喜的是超充能力。远程星享V7E支持120kW直流快充,从20%充到80%不到30分钟。我在京东物流的一个站点亲眼看到,司机中午吃饭的功夫,车就充得差不多了。“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正在成为现实。

这里得提一句:三电系统的热管理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冬天敢不敢出远门。像北汽福田图雅诺EV,采用了双模温控系统,电池在低温下也能保持高效输出。我在零上5℃的天气测试,续航衰减控制在18%以内,表现稳健。

中国大VAN的黄金时代来临!-有驾

智能化:不只是大屏,更是“会思考的货车”

很多人觉得货车不需要智能,错了。智能化正在重塑商用车的价值链条。上汽大通大拿V1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让我在高速接驳路段轻松不少。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能有效减轻疲劳。别忘了,城配司机每天要开6-8小时,哪怕减少10%的疲劳,长期看也是巨大的安全红利。

更实用的是车联网系统。比如江铃E福顺,后台能实时监控车辆状态、能耗、路线规划,还能远程锁车、查看货舱温度(适合生鲜运输)。车队管理者坐在办公室,就能掌握几十辆车的动态,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但我也听到一些司机吐槽:“大屏花里胡哨,操作复杂。”这提醒我们:智能化必须以实用为导向,而不是堆配置。好的交互设计,应该是“不用看说明书也能上手”。

安全与操控:别忘了,它也是“载人”的车

大VAN不只是拉货,很多单位也用它拉人——通勤、接待、急救,都是常见场景。所以安全性不能打折扣。

我特别关注了车身结构。像长安V919,采用了高强度钢笼式车身,关键部位使用热成型钢。在模拟侧碰测试中,B柱变形量控制得很好。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现在已是标配,过弯时能有效抑制侧倾,不像老式轻客那样“晃得像船”。

操控方面,新能源大VAN普遍采用电动助力转向,低速轻盈,高速沉稳。我开过一款改装过的VAN做乡村物流,满载1.5吨走乡道,减震表现比预想好得多。悬挂调校明显偏向舒适性,这对提升驾乘体验至关重要。

真实用户怎么说?

我采访了一位美团闪电仓的配送主管老李。他管着20多辆车,去年换了10台远程星享V7E。“以前用燃油车,一个月油费近万,现在电费才两千出头,省下的钱够发奖金。”他说,“而且电车安静,客户投诉少了,司机也愿意干。”

中国大VAN的黄金时代来临!-有驾

另一位是做房车改装的小王。他买了壁虎汽车的MagicWay,看中的就是无限改装自由。“底盘预留了电源接口、数据总线,改造成咖啡车、移动直播间都很方便。国外叫它‘Rolling Platform’(滚动平台),确实名不虚传。”

和谁比?怎么选?

我们拿三款热门车型做个对比(数据来源:电车资源2025年1-5月统计):

车型 续航(CLTC) 载货容积 快充功率 智能配置

远程星享V7E 320km 6.8m³ 120kW L2辅助驾驶

长安凯程V919 300km 7.2m³ 100kW 车联网+远程监控

壁虎MagicWay 350km 7.0m³ 150kW 模块化数字底盘

如果你看重充电速度和智能化,V7E是优选;如果追求极致装载,V919更实用;而MagicWay则适合有定制化需求的用户。

全球化:中国大VAN的下一站

中国大VAN的黄金时代来临!-有驾

有意思的是,这些车不只在国内火,已经开始出海。比亚迪E-Vali、上汽大通在欧洲站稳脚跟,壁虎汽车也在汉诺威车展亮相MagicWay。欧洲年销150万辆的VAN市场,正成为中国品牌的“新蓝海”。

但挑战也不小。欧洲用户更看重安全性、耐用性和售后服务网络。我们不能只靠低价,而要靠产品力说话。好在,像滑板底盘、超充技术、智能网联这些创新,正在让我们从“追赶者”变成“引领者”。

未来已来,你怎么看?

大VAN的火爆,表面看是物流需求驱动,深层则是商流变革+技术迭代+政策支持的共同结果。前置仓、社区团购兴起,要求“区域仓-前置仓-即时配送”的新模式,而大VAN正是这个链条上的“关键一环”。

但问题也来了:当所有厂家都挤进这个赛道,会不会重演“微面内卷”的老路? 我觉得,答案在于能否跳出“工具车”思维,向多功能、智能化、全球化升级。

各位车友,你觉得未来大VAN最该升级哪一点?是续航?智能化?还是乘坐舒适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顺便说个花絮:有次我试驾完去吃饭,餐馆老板认出我开的是新车,非要请我喝汽水——“你们这车,以后给我也整一辆,拉货快!”那一刻,我真觉得:这届大VAN,真的不一样了。

最后提醒一句:无论技术多先进,安全驾驶永远是第一位的。别为了多拉一趟货就超载,别为了省时间就疲劳驾驶。车是工具,人是根本。

暂无相关数据支持“所有大VAN都将实现自动驾驶”的说法,需要进一步确认。但可以肯定的是,理性消费、按需选车,才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中国大VAN的黄金时代来临!-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