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1万多,买一台跑了6万多公里的21款本田CR-V,这事儿吧,就像是中年男人突然决定要在保温杯里泡枸杞,听起来无比正确,但你仔细一品,就觉得哪哪儿都不对劲。
这根本不是一个值不值的问题,这是一个信仰问题,或者说,是一种行为艺术。
在今天这个时间点,讨论一台三年前的CR-V的性价比,本身就是一件特别赛博朋克的事情。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在玩闪电战,所有人都拿着激光枪互射,恨不得把对方连人带桌子一起扬了,这时候你从角落里颤颤巍巍地举起一把祖传的杀猪刀,问大家这玩意儿捅人疼不疼。
疼,当然疼,但问题是,别人已经不跟你玩白刃战了。
你看啊,11万多,这个价格非常微妙。你说它贵吧,当年落地奔着20万去了,现在等于打了对折还多,好像血赚。但你说它便宜吧,这个钱,隔壁的比亚迪能给你一套移动KTV加全景天窗,吉利能给你一套女王副驾加大沙发,长安能给你一套L2自动驾驶让你在高速上解放双手。它们一个个都跟修仙小说里嗑了药的主角一样,一天一个境界,恨不得把冰箱彩电都给你塞进去,配置单拉出来能吓死三体人。
然后你再看这台CR-V,它能给你啥?一个据说能开到天荒地老的1.5T发动机,一个省油的传说,还有一个大到能让你在后排跷二郎腿的空间。没了。就这些。它的车机,就是对现代科技的侮辱!操作起来比我姥姥家的算盘还费劲,屏幕分辨率梦回iPhone 4时代,仿佛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你,开车就好好开车,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这种感觉,就很“典中典”。本田的工程师们可能至今都坚信,汽车的本质就是三大件,其他的都是邪魔外道。他们可能每天上班前都要焚香祷告,默念三遍“人车合一,机械为王”,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这种执着,在十年前叫工匠精神,在今天,叫不务正业。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款CR-V的中年人,我必须得说,这车开起来的感觉,就像一杯温水。你挑不出它的大毛病,但你也找不到任何一丝激情。它就像一个超级负责但毫无情趣的伴侣,每天准时准点把饭做好,把地拖干净,但你看着他那张毫无波澜的脸,就是提不起一点兴趣。生活能过,但也就只是能过。
它的所谓优势,比如空间大,比如乘坐舒适,这些都是真的。后排那两个沙发墩子,确实宽敞,能让你瘫得明明白白。但问题又来了,现在哪家国产SUV的空间不大?人家不仅大,人家还给你配上通风加热按摩,恨不得让你在车里直接修仙飞升。CR-V给你的是啥?一个织物和皮拼接的座椅,夏天烫屁股,冬天冰屁股,主打一个众生平等。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台CR-V分析得跟道诡异仙里的角色似的,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了?是,但我就乐意。因为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时代变了,大人们。
过去,我们买CR-V,买的是一种“确定性”。我们相信本田的标,相信那个VTEC的传说,相信它不会坏,相信它保值,相信它能陪我们安安稳稳地度过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这是一种近乎玄学的品牌信仰,跟果粉觉得苹果的系统就是天,特斯拉车主觉得马斯克就是神,是一回事。你跟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整个车圈都被一群不讲武德的莽夫把桌子给掀了。当价格战打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程度时,所谓的品牌光环、所谓的保值神话,都成了笑话。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国产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防守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都没得吃。
讲真,我每次看到这种米白色的内饰,就想起我妈家的旧沙发,上面总有几块擦不掉的酱油渍。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这台二手CR-V值不值?
从纯粹的工具属性和过去的价值观来看,它当然值。11万多,你买到了一个不会给你惹麻烦的移动空间,一个巨大的、装着四个轮子的压缩毛巾,平时是块布,加油就能跑,实用性拉满。对于那些坚信“车就是个代步工具”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圣经。
但是,如果你稍微把头抬起来,看看周围这个已经彻底颠了的世界,你会发现,你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快乐,更多的科技,更多的“不装了,摊牌了”的体验。汽车已经不再仅仅是工具,它还是玩具,是第三空间,是社交货币。
所以,这问题的答案,不在于车,而在于你自己。就问你一句话,你是想在这个疯狂的时代里,继续当一个抱着祖传秘籍不放的旧时代武林高手,还是想直接拿起加特林,体验一把“大人,时代变了”的快感?
你问我?我只能告诉你,我选择去隔壁吃席,毕竟那里的菜,花样多。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