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买车,尤其是考虑混合动力车的时候,心里头估计都有一杆秤,两头都想占着。
一头是性能,谁不希望自己的车踩一脚油门,动力说来就来,超车并线干净利落呢?
另一头是油耗,毕竟现在油价不便宜,每天上下班通勤,谁都想车子能省点儿是点儿,最好能跟开电动车一样省钱。
可问题就出在这,市面上很多混动车型,好像总得让你做个选择题。
有些车,性能确实猛,零百加速成绩单拿出来很漂亮,可真要跑个长途高速,发动机一介入,油耗蹭蹭往上涨,那声音也不小,感觉又回到了开纯油车的时代。
还有些车呢,主打的就是一个省油,在城市里堵车走走停停,确实能做到很低的油耗,但真想来点驾驶激情,或者满载上坡的时候,就感觉脚底下有点软,动力储备不太够用。
这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一直是混动车市场一个不大不小的痛点。
不过,最近沃尔沃带着全新的XC70亮相,似乎想告诉大家,这个问题现在有新的解法了。
它搭载了一套全新的SMA超级混动架构,宣称既能保证强悍的性能,又能实现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听起来确实很吸引人。
那么,这套系统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它又是怎么平衡性能和油耗这对“冤家”的呢?
咱们要想弄明白沃尔沃这套新东西到底好在哪,得先简单了解一下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混动技术是怎么玩的。
在国内,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以P1+P3电机组合为核心的混动系统。
简单来说,这种结构在城市里开,主要靠电机驱动,发动机大多数时候要么歇着,要么就只负责发发电,不直接参与驱动,所以低速行驶时特别安静、省油,体验很好。
但它的短板在于高速行驶。
当车速提起来,需要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时,由于变速机构往往只有一个或者两个档位,为了匹配高速,发动机的转速就得拉得比较高。
这就好比一个人骑一辆没有变速功能的自行车上坡,虽然也能骑,但肯定会累得气喘吁吁,效率不高。
反映到车上,就是高速行驶时油耗表现会打折扣,发动机噪音也会比较明显。
再看看沃尔沃自己,它以前的T8插电混动系统走的是另一条路。
它用的是发动机配一台传统的8AT变速箱来驱动前轮,然后在后桥上单独放一个电机来驱动后轮,形成一套电四驱。
这套组合的优点是动力绝对强劲,毕竟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非常成熟,性能有保障,就算电池没电了,它也是一台标准的前驱燃油车,不会有动力上的顾虑。
但缺点也很明显,因为它本质上还是一台以燃油机为核心的汽车,复杂的8AT变速箱让它的成本降不下来,机械结构也比较复杂,在节油这件事上,虽然比纯燃油版有进步,但还远远没到能让人惊喜的程度。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再来看全新XC70上的这套SMA超级混动架构,就会发现它的思路确实不一样。
它用了一套“1.5T发动机+P1+P2+P4三电机+3挡DHT变速箱”的组合。
听着很复杂,但我们把它拆开来看就明白了。
首先,那台1.5T发动机是专门为混动系统开发的,采用了小缸径长冲程的设计。
打个比方,这就像让一个跑步运动员的每一步都迈得更大、更有效率,从而达到节省体力的目的,这台发动机就是通过优化内部结构来提升燃烧效率,降低油耗。
而真正的核心,是那三台电机和3挡DHT变速箱的协同工作。
P4电机放在后桥,专门负责驱动后轮,这让XC70具备了全时四驱的能力,在湿滑路面或者需要脱困时,能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动力。
P1和P2两个电机则被巧妙地集成在了车头的3挡DHT变速箱内部。
这套系统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它能根据不同的驾驶场景,自动切换最优的工作模式,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家,调动起所有动力单元。
比如在城市里低速行驶或堵车,系统会优先使用纯电模式,让P2或P4电机驱动车辆,这时候它就是一台纯电动车,零油耗、零噪音。
如果电池电量不足,但车速依然不快,它会启动增程模式。
这时候发动机会运转起来,但它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带动P1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再供给P2或P4电机使用。
这样一来,发动机就能一直保持在它最省油的转速区间工作,就像一个高效的“移动充电宝”,大大降低了油耗。
当车辆进入高速巡航状态,这就是那台3挡DHT变速箱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它能让发动机在不同的车速下,选择最合适的档位直接驱动车轮。
这就解决了传统单档混动车高速乏力、油耗高的问题,让发动机在高速工况下也能保持高效运转。
而当你需要急加速超车时,好戏才真正上演。
系统会进入“四擎驱动”模式,1.5T发动机、P1电机、P2电机和P4电机四个动力源会同时发力,共同驱动车辆。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多混动系统里只能充当发电机的P1电机,在这套系统里也能输出60千瓦的功率参与驱动。
这种全员出动的模式,带来的动力爆发感是传统混动车型难以比拟的。
可以说,这套系统通过精密的控制,实现了在任何工况下都能让动力系统处于最高效的状态,从而真正做到了性能和油耗的兼顾。
说完了动力,再来看看智能驾驶辅助这块。
现在很多车都配备了驾驶辅助系统,但实际用起来,体验却千差万别。
有些系统过于“敏感”,驾驶员的手稍微调整一下方向盘,系统可能就立刻退出了,需要重新设置,很麻烦。
而另一些系统又过于“强硬”,当驾驶员想接管方向盘时,会感觉到一股明显的阻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抢方向盘”,在高速上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心里一惊。
沃尔沃在这方面则提出了一个更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除了常规的通过方向盘检测驾驶员是否脱手之外,它还增加了一套驾驶员感知系统,通过车内的摄像头来监测驾驶员的视线。
这个小小的改变,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举个例子,你在高速上使用领航辅助功能,手暂时离开方向盘去拿一瓶水,但你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前方路况。
系统通过摄像头判断你依然保持着专注,具备随时接管车辆的能力,所以它不会立即发出警报,而是会给予一个长达15秒的宽容时间。
但如果换一种情况,你不仅手离开了方向盘,还扭头去看窗外的风景或者和后排乘客聊天,视线离开了前方道路。
系统会同时检测到“脱手”和“脱眼”,判断这是个高风险行为。
此时,它会立刻发出警告,要求你在3秒内恢复对车辆的监控。
如果驾驶员没有反应,系统会判定可能发生了紧急情况,比如驾驶员突发疾病,它会自动在本车道内平稳地将车辆减速刹停,并打开双闪警示灯,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
这种设计理念,不再是简单地用技术来约束驾驶员,而是通过理解驾驶员的状态,来提供一个更智能、更安全的守护。
它在保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供了便利和尊重,这或许才是未来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应该有的样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