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烂路上那台安静得像猫的越野车,让开柴油车的老炮们突然不说话了|24万起
去年10月走川西那趟,半路上碰见个开插混SUV的兄弟。
当时是下午四点多,前面一段连续搓板路,我们那台柴油车震得连后视镜都模糊了,发动机轰鸣声盖过了所有人的说话声。旁边那台车就不一样了,电机驱动,蠕行过坑洼的时候安静得不像话。我们几个在车里被颠得七荤八素,人家副驾还在悠哉悠哉刷手机。
那会儿我就琢磨,电机这玩意儿在越野场景下的优势,可能比大部分人想象的要实在。
最近方程豹那两台新车出来,豹5搞长续航,豹8改大五座,售价24万到42万。看到配置表的时候,脑子里第一个画面就是川西那段路。
47.8度电池的账
豹5把电池加到47.8度,纯电160公里。
这数字单看可能没感觉。换个角度想,一般的越野穿越,真正走烂路的距离有多少?大部分时候是铺装路开到山脚,然后几十公里非铺装,再开回来。160公里纯电,基本能覆盖整个越野路段,全程电机静音。
省油是一方面,关键是那种驾驶体验。低扭输出线性、动力响应直接,不用担心转速掉了动力跟不上。760牛米的扭矩摆在那儿,配合三把锁,交叉轴这种工况几乎是闭着眼睛过。
当然,车重可能超过3吨,电用完了之后那油耗,我估计不会太好看。但这事儿得分怎么用,市区通勤全靠电,周末出去撒野偶尔亏电,算下来未必比纯油车费。
大五座这步棋
豹8砍掉第三排,全改大五座。
5.2米的车身,后备箱容积应该能让人满意了。认识几个玩长途穿越的,每次出门恨不得把后排座椅全拆了当货舱。帐篷、睡袋、炉具、备胎、绞盘、沙板、工具箱,再加上一堆吃喝的,没个大空间真装不下。
不过这车定位有点拧巴。硬派底盘行程长,过减速带那感觉就不是家用车的路子。买这车的人,到底是周末带家人出去玩为主,还是真要当工具车使?这两个需求本来就有点矛盾。
38万到42万的价格,已经能买GLE那个级别了。选这车的人,多半是真对越野有执念。
那些数据之外的东西
纸面参数谁都会看。DMO平台、4.8秒破百、云辇系统,这些配置确实挺齐全。
但真正玩硬派的人在乎什么?可靠性、通过性、脱困能力。电池在极端温度下的表现怎么样?涉水之后的密封性能不能保证?连续大负荷工况下热管理跟不跟得上?这些都得时间来验证。
倒是790毫米涉水深度这个数据还算实在。云辇能把车身升起来,通过角和离去角都不错,应对大部分野外路况问题不大。
豹式掉头那功能挺有意思,3.5米转弯半径在山路上确实方便。不过说白了,真走到需要原地掉头的地方,多半是走错路了。
价格才是核心
24万起步,这价位以前能买什么硬派车?二手牧马人?还是咬牙上个坦克?
前两天遇到个朋友,去年买的坦克500,加油那会儿脸都绿了。这次他盯着豹5的资料看了挺久,最后憋出一句:“早一年出来就好了。”
新能源硬派车现在还算新物种,买的人多少得有点试错精神。充电网络、售后响应、二手残值,这些都是未知数。但反过来想,当年第一批买特斯拉的人,不也是这么过来的?
墨西哥那边SHARK皮卡卖得挺火,人家农场主看中的就是便宜、能干活、使用成本低。硬派车本质上就是工具,能解决问题就行,其他都是附加值。
最后说两句
过几个月,如果越野论坛上开始有人发穿越作业,讨论改装方案,那这车基本就稳了。参数再漂亮,也得经得起搓板路、泥坑、涉水的考验。
现在买不买?手头宽裕、对新能源不排斥、正好需要台硬派车的,可以去试驾感受一下。想等等看看口碑的,也没毛病。
反正这圈子从来不缺话题,多条路总比没路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