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8万买本田烨P7,金港赛道1分23秒6的背后,老司机说了句:这车有点门道

22.98万买本田烨P7,金港赛道1分23秒6的背后,老司机说了句:这车有点门道

金港赛道第三圈,时速80过发卡弯,方向盘回正的瞬间,车尾往外甩了两三度。

我下意识去踩刹车,脚还没落下,ESP的灯就闪了一下又灭了——没介入,但车已经稳住了。出弯补油门,后轮像蹬地一样把整个车身拧出去,推背感很瓷实。

副驾的老张靠在椅背上,看了眼仪表盘:“两吨的电动SUV,开出这味道?”

我没吭声,专心跑完最后几圈。下车后教练递过来计时成绩——1分23秒6。

老张点了根烟:“本田这次,玩的不是那套。”

起步那脚油门,跟预想的不太一样

试驾前我心里是打鼓的。

22.98万买本田烨P7,金港赛道1分23秒6的背后,老司机说了句:这车有点门道-有驾

纯电车这两年见得多了,零百三四秒的比比皆是,但开起来要么像坐弹射座椅,要么就是一味往前蹿,没啥层次感。烨P7官方说4.6秒破百,我寻思着又是一台暴力电车。

结果第一脚电门下去,感觉不太对。

推背感来得很顺,不是那种神经质的窜,更像老款思域Type R那种一层层往上叠的劲儿。教练后来告诉我,后桥那颗200千瓦的电机,日常只用七成功率,剩下三成藏在运动+模式里当底牌。

这份克制,倒是挺本田的。

弯道里的表现更有意思。80公里过弯,车尾会主动外滑一点点,但幅度控制得刚刚好,ESP不会跳出来当保姆,可也不会真让你失控。那种微妙的平衡感,像极了当年开后驱小钢炮的快感。

老张在副驾憋了半天,冒出一句:“50:50的前后配重,加上这套可变阻尼悬架,估计调了不少时间。”

我没接话,只是又跑了两圈。

续航这事,终于不用算计了

22.98万买本田烨P7,金港赛道1分23秒6的背后,老司机说了句:这车有点门道-有驾

说实话,开纯电车我一直有个毛病——出门前算电量,路上盯着续航掉,到地方就找充电桩。

上周末我开着烨P7去秦皇岛,走京哈高速往返612公里。出发前老婆问了句:“充电桩查好了吗?”

我说试试看,不行就半路充一次。

结果全程空调23度开着,没用单踏板模式——我个人不太习惯那种松油门就拽着的感觉。到家时表显还剩7%电量,比预期多跑了三四十公里。

市区里更离谱。早高峰堵在四环上,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电耗10.4度百公里。这数字放在中型SUV身上,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后来看资料才知道,这车能提前读高德导航的路况,自动调动能回收强度。看不见的地方做文章,这事儿本田干得挺顺手。

充电也没太拖后腿。上周零下七度的早上,国网桩从10%充到80%,28分钟搞定。听说电池包有预加热,提前把温度怼到25度,所以冬天也不怎么掉功率。

22.98万买本田烨P7,金港赛道1分23秒6的背后,老司机说了句:这车有点门道-有驾

那些不说的细节

赛道跑完十圈,我习惯性摸了下刹车盘——不烫手。

教练在旁边笑:“动能回收做得好,70%的制动都靠电机,机械刹车只是辅助。”

还有个细节。120时速巡航时,副驾老张跟我聊天不用提高音量,车内噪音大概68分贝。四个车窗全是双层夹胶玻璃,配合主动降噪,路噪和风噪压得挺住。

空间方面,后排膝部能翘二郎腿,后备厢放两台公路车加两个28寸箱子没压力。盖板下还藏了个65升的暗格,我塞了20斤米和一套工具箱,还有富余。

车机系统倒是给了点惊喜。本田以前那套系统,能用就不错了。这次直接上了8155芯片,24G内存,地图拖拽跟玩手机一样顺滑。语音助手支持连续对话,我边开车边说了二十来条指令——关窗、开空调、切歌、导航、调座椅——全程没卡。

价格方面,标准版22.98万起,比Model Y便宜五万,配置还多了90度电池、可变阻尼悬架、13个气囊。顶配27.98万,零百比Model Y Performance快零点几秒,续航反而多90公里。

当然,它也不完美。后排中间地台有点凸,坐三个成年人会挤;车机预装App有点多,删不掉;Mugen改装套件想下赛道刷圈速得另外掏钱。

22.98万买本田烨P7,金港赛道1分23秒6的背后,老司机说了句:这车有点门道-有驾

最后

试完车,我给老张发微信:“本田这次,似乎是认真的。”

他回了个问号。

我说,以前造纯电的,要么堆续航堆配置,要么搞噱头玩概念。本田这台,把底盘、操控、能耗管理这些看不见的活儿做扎实了,反而不怎么吆喝。

这大概就是工程师文化——不玩虚的,拿产品说话。

至于烨P7能不能卖爆,我不知道。但至少,它让我对日系纯电车这个品类,多了几分期待。

能把两吨重的电动SUV调教出劈弯乐趣的品牌,市面上真不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