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真相:宁德时代停车场大火背后的责任与技术迷思

一辆刚落地一千多公里的阿维塔6,在宁德时代的老家门口自燃起火,还殃及了周围七辆车——这起发生在福建宁德的停车场大火事件,究竟暴露了新能源车安全的哪些真相?当我们沉浸在车企宣传的“电池包刀枪不入”“千度高温无恙”的技术崇拜中时,现实却以一场“买一送七”的火灾狠狠打脸。是真的技术不够强,还是我们在盲目相信技术之余,忽略了人为因素与系统隐患?电池安全不只是电池本身的事,更是整个车辆系统、使用环境与责任划分的复杂博弈。专家直言:“再强的电池,再强的车身,都没有办法跟风险说白白。”未来,电池安全究竟路在何方?是继续卷材料、卷认证,还是转向更智能的预警与更透明的责任体系?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汽车安全专家陈毅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陈毅,很高兴来到节目好的,那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最近福建宁德那个停车场大火的事儿。一辆刚落地一千多公里的阿维塔6,在自己大金主宁德时代的老家门口,一把火把自己点了,还带走了旁边停着的宝马奥迪等七个倒霉蛋儿,来了个买一送七,当场火化这已经不是新闻了,这简直是当代汽车圈的魔幻现实主义预言。这个事情大家都在说,但是我觉得,其实背后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深思。咱们来聊第一个部分,就是技术崇拜的幻象。咱们先来聊一聊,这个所谓的电池安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它一开始的时候,各大车企宣传的时候到底有多厉海就你看到的那个电池包,它通过各种认证,然后各种极限测试,它都能抗1000度高温,钢针穿刺一点都不带冒烟的。还有那个泡水七天七夜还能给手机充电,各种buff点满,听起来真的是刀枪不入。对没错,然后那个莱茵tgfd7c2gfv的认证什么的都给你拿到手软,包括你的电池包外面还有那个防火的材料,还有你的这个bms系统,就是电池管理,它也是各种智能温控,各种预警就感觉好像是一个全方位的一个金钟罩。那你觉得这个阿维塔6,它在电池安全上面到底有哪些自己的觉招?它其实就是用了宁德时代的那种三元锂电池,然后加上它的电池包本身就有,那航空级的铝材,按照它的热失控的预警,以及它的主动冷却都是跟宁德时代一起开发的。还有它的整个的车身结构也有专门的能量吸收的设计,听起来确实挺硬核的。对,但是再强的电池,再强的车身其实都没有办法跟风险说白白,就像你再怎么防火,再怎么有预警,都没有办法保证说,完全杜绝这种意外对它只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而不是说它可以包打天下,那你觉得说,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企他们在宣传自己的电池安全的时候,有哪些是真正让人信服的,又有哪些是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其实我觉得大部分的车企他们都会有一些比如说像阿维塔这种会,有一些。比如说像他们用的宁德时代的电池,会有一些实地的碰撞,然后的一些数据,包括一些认证都会摆在那,但是有些车企他就会过分的去强调自己的电池包是多么的坚不可摧,反而忽略了整个系统其他的一些安全性,比如说你的限速的防护,包括你的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对,所以我觉得真正的电池安全应该是整个系统的安全,而不是说只盯着电池包本身,好技术崇拜这部分内容咱们就先聊到这儿休息一下马上回来咱们来进入第二个部分说现实打击的残酷。这个,我特别想知道,福建宁德的那个停车场大火到底暴露出了哪些电池安全的具体问题,其实在那个案例里面,就是,虽然说阿维塔6它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但是其实最终的起火的原因还是跟车内的易燃物品有关。那这个其实就说明,就是再好的电池包,再好的电池系统都没有办法跟用户的这种使用习惯去说拜拜,就是说技术再强,也强不过命运。没错,对,就是你这个,即使你有很好的主动和被动的一些安全配置。但是用户如果在高温环境下面做一些,比如说长时间的高温暴晒,然后里面又放了一些易燃的东西,那其实再强的电池,再强的车身,都没有办法保证说完全安全,那这个其实也给我们所有的人敲响了一个警钟,就是你再怎么去提升你的技术,再怎么去提升你的用料。都没有办法完全的去规避掉这种人为的因素,或者说这种极端的情况,你觉得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型在电池安全这个领域里面最容易踩到的坑有哪些?其实我觉得,现在很多车型它会把电池包做的非常的坚固,然后也有很多的安全预警。但是它在一些细节上面,比如说它的线束的防护,包括它的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其实还是会留下一些隐患。那这些隐患在遇到一些比如说高温或者说一些特殊的场景下面,就很容易引发一些安全问题。听起来,好像就算是实验室里面通过各种认证,也保证不了路上就一定安全,没错,因为实验室里面的数据再怎么好看,它都没有办法覆盖到所有的可能。真实的世界里面的场景所以这个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一些车型它在上市之后会有一些电池的安全的问题那其实背后就是有一些这种被忽略的细节,或者说一些极端的使用情况。对,所以这个也是为什么,我觉得光靠一个电池包是远远不够的,你觉得未来电池安全的技术发展最核心的方向会是什么?我觉得以后的话,电池包的外壳会用更多这种防火的,然后高强度的材料,包括一些新的工艺,比如说所谓的固态的电池,它本身就很难燃包括它的这个电解液也会有一些新的添加剂,包括一些智能的传感器,会实时的去监控它的健康状态,听起来就像是给电池穿了一层防弹衣。没错,然后再加上一些车身的结构和一些配合,以及一些自动驾驶的一些辅助,比如说自动灭火,包括一些远程的景诗等等。对,就是让电池包不仅是要兼顾而且要自救,甚至能够去提前预警一些风险。对,这才是真正的一个全方位的安全的升级,限时打击。这部分内容差不多了,咱歇口气,待会见然后,咱们来聊第三部分,就是责任的迷宫,这个我特别想知道,就是您的时代和阿维塔在这次事件当中,他们的责任的边界到底在哪里首先,阿维塔这个车,它是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那宁德时代它只对其电池的质量和性能负责。那如果说这个电池本身没有问题,那阿维塔本身的设计和制造也没有问题,那他们两个其实都不用承担这个失火的责任。所以说这个责任就是完全落在了车主和易燃物身上。对,就是这样,除非你能证明是电池的问题,或者是说车辆的设计的问题,那不然的话,他们两个都可以很干净利落的把责任推回去。那这个其实在行业里面,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做法,就是大家会把风险的边界画的非常的情,对,这样的话,大家都可以守住自己的责任,但是这个其实对消费者来讲就非常的不友好,为什么就是说阿维塔和尼德时代他们在面对这次舆论的风暴的时候,会选择把责任推得这么干镜其实他们就是在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模糊的责任划分把自己的风险降到最低,然后,同时,他们也在强调自己的品质的自信,和对标准的引领。对,其实背后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危机公关。听起来像是他们在跟消费者玩一场法律和话语权的游戏。对,就是他们把复杂的责任拆分的非常的细,然后把自己摘的非常的干净。同时,他们也在利用自己的品牌和技术的优势,在法律和舆论的边缘,疯狂的试探。对,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形象和经济利益。你觉得这种责任划分的方式会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深远的影响?其实这种责任划分的方式,就是让大家更看到了,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其实监管和标准也需要同步的升级不然的话的话,大家其实很难去真正的建立起一个笑费者信任。对,行业也会一直徘徊在技术和责任之间的这种失衡。所以这个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对于整个行业的一个警示,就是未来不光是要卷技术,还要卷责任。卷透明,对,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关于您的时代和阿维塔在火灾事件当中的责任的划分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给大家提了个醒,开车或者说用车安全真的不是一个可以忽视的问题。对,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的去看待技术,去看待责任,然后也能够重视每一个细节,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减少这样的意外。好的,好吧,那么这期内容咱们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真相:宁德时代停车场大火背后的责任与技术迷思-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