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车是“V”还是“I”?小米SU7事件后,每个车主都该学会

小米汽车这事儿,不装了,摊牌了。

前两天小米嗷的一声,说要召回十几万辆SU7,理由是为了提升辅助驾驶的可靠性,给大伙儿的爱车来一次远程灵魂注入,也就是OTA。讲真,这话说得特别艺术,听着就像是雷总半夜三点不睡觉,突然开悟了,觉得要对米粉们再好一点,于是含泪决定来一次“主动”的、“负责任”的、“遥遥领先”的OTA式召回。

你的车是“V”还是“I”?小米SU7事件后,每个车主都该学会-有驾

当时评论区直接就分成了两拨人,跟两军对垒似的。一拨是信徒,高喊着“我米慈悲”,说你看,这才是负责任的大厂,能用一个神经补丁解决的问题,绝不让你多跑一趟4S店,简直是车圈活菩萨。另一拨是人间清醒,说现在风声紧了,想搞大规模OTA没那么容易,得先跟有关部门报备,这叫“先斩后奏”,小米这波啊,是把流程走得明明白白。

你的车是“V”还是“I”?小米SU7事件后,每个车主都该学会-有驾

本来以为这事儿就是一场关于“程序正义”的友好辩论,结果没过两天,《中国质量报告》直接下场,一记闪电五连鞭,把底裤都给扒了。人家发了篇长文,核心思想就一句话:小米SU7这次,根本不是什么主动召回,而是“受调查影响召回”。

你的车是“V”还是“I”?小米SU7事件后,每个车主都该学会-有驾

坏了菜了。

这几个字一出来,整个空气都变得尴尬起来。什么叫“受调查影响召回”?这就要说到那个神秘的召回编号了,什么“S2025M0149I”。普通人看这就是一串乱码,但在懂行的人眼里,这就是照妖镜。核心就在最后那个字母,“I”。这个“I”,不是“I love you”的I,而是“Investigation”的I,翻译过来就是“你被调查了,赶紧的”。

这一下,性质就全变了。这就好比你上学时候考试作弊,被老师抓了个正着,然后你声泪俱下地跟全班同学说,为了维护班级的荣誉,我决定主动把这张卷子撕了重考。这不叫主动,这叫被动。这不叫觉悟高,这叫求生欲强。

《中国质量报告》还特别贴心地举了几个例子,说你看人家捷豹、丰田、小鹏,人家搞主动召回,编号结尾是“V”,Voluntary,自愿的。只有一家东风商用车,和小老弟小米一样,是“I”。这个对比,杀伤力不大,侮辱性极强。三体人看了都得从水滴里气活过来,直呼内行。

所以整件事的逻辑链一下子就清晰了:小米的辅助驾驶可能出了点问题,然后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给盯上了,启动了缺陷调查。调查之后说,你这不行啊,有隐患,得改。于是小米才“奉旨召回”,顺便包装成了一次对用户的贴心关怀。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电车的老韭菜,对OTA这玩意儿是又爱又恨。当年它刚出来的时候,感觉跟哆啦A梦的任意门一样神奇,车停在楼下,睡一觉起来,嘿,多了个功能,动力还变强了,跟修仙渡劫似的。但现在,OTA越来越像一个紧箍咒,车企是那个上蹿下跳的猴子,监管部门就是手握咒语的唐三藏。只要你敢通过OTA给一些没经过验证的、有安全风险的功能,那对不起,分分钟让你头疼欲裂。

你的车是“V”还是“I”?小米SU7事件后,每个车主都该学会-有驾

这背后是什么?是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为了抢用户,为了卷死同行,所有人都把产品开发流程压缩到了极限。很多功能,尤其是自动驾驶这种“玄学”功能,都是半成品就敢往车上装,美其名曰“与用户共创”,说白了就是让几十万车主拿命帮你做公测。合着消费者的命就不是命呗?

只要大爷躺得快,L3都得叫声哥。自动驾驶的关键,从来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的芯片,而在中国复杂到离谱的路况,在那些根本不讲道理的老头乐。你算法再牛逼,能算到下一个路口会窜出来一个逆行的外卖小哥吗?你激光雷达再多,能防住一个突然开门的网约车吗?不能。所以很多时候,这些高大上的技术,就是车企用来表演的道具,真正救命的,还是你自己的脚和眼睛。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事儿比喻成修仙渡劫,可能有点太看得起他们了,这顶多算是游戏出bug打补丁。

而对于某些品牌的用户来说,这都不是事儿。会买小米的人,就是喜欢小米本身,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你跟他说这个召回是被动的,他会觉得你是在嫉妒。他会说,就算是被调查了,那也是国家对我米严格要求,说明我米重要。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种逻辑闭环,堪比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

说到这我想起来,我楼下那个天天占我车位的老大爷,他开的老头乐可能比很多L3自动驾驶都懂博弈。

所以,这事儿给我们普通消费者提了个醒。召回本身不可怕,BBA一年召回八百次,大家也习惯了。可怕的是把被动当主动,把危机包装成惊喜,这就有点不务正业了。车企的核心是造好车,解决问题,而不是玩弄文字游戏,把用户当傻子。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很简单。以后别光听车企的公关稿说什么,他们说什么你都“是是是,你说的都对”。然后默默打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找到那个召回公告,看看编号结尾到底是“V”还是“I”。

这个字母,比任何KOL的评测都真实,比任何发布会的PPT都可信。

就问你怕不怕?这玩意儿,才是这个混沌时代,我们唯一的赛博护身符。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