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180亿订单,德赛西威这回势不可挡!

除了家与公司,你停留最久的空间竟是它?智能座舱赛道的德赛西威突围战

不妨思考,除了家庭和办公场所,哪个空间你停留的时间最长?

答案大概率指向——汽车。

事实上,无论是乘坐网约车还是自驾出行,汽车已成为不少人生活中的“第三个家”。驾乘时长越久,消费者对座舱体验的期待自然也越高。

正因如此,支持语音操控导航、空调的智能座舱,凭借人性化设计与舒适体验,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斩获180亿订单,德赛西威这回势不可挡!-有驾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有88%的消费者愿意为智能座舱付费,超半数人群甚至愿为更先进的功能多支付10%以上的费用。

这股强劲的消费需求,足以支撑起一个新兴的庞大市场。据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

而在这片潜力巨大的市场中,德赛西威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

2025年上半年,在我国汽车座舱域控供应商排名中,德赛西威以62.07万套的装机量登顶,市占率约15%,比博世高出6个百分点。

斩获180亿订单,德赛西威这回势不可挡!-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市场机遇对所有参与者都是平等的,德赛西威为何能率先领跑?

其一,战略前瞻,精准押注赛道

与均胜电子、华阳集团等汽车行业“老牌企业”采取多产品线布局不同,德赛西威自成立之初,就将大部分资源集中投入智能座舱领域,避免了资源分散的问题。

2015年,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概念刚刚兴起,新势力车企正试图通过智能化体验,与传统车企形成差异化竞争。

理想汽车就是其中之一,它需要供应商支持,以实现“四屏交互”等创新设想。

而德赛西威同样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前景,当时已掌握可同时控制汽车多个模块的“域控制器”技术,正寻找技术落地的机会。

双方需求高度契合,2018年合作推出了理想ONE车型。

这款车搭载了德赛西威首创的三联屏智能座舱产品。

这不仅是将仪表、中控、车控、副驾娱乐四块屏幕整合的硬件创新,更关键的是,德赛西威借此首次实现了基于高通820A芯片的座舱域控制器量产。

公司成功搭上智能座舱发展的“快车道”,真正与国内众多汽车供应商拉开了差距。

此后,德赛西威业绩持续增长,2021年至2024年,营收从95.69亿元增长至276.18亿元,净利润从8.33亿元增长至20.05亿元,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达25%。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46.44亿元、12.23亿元,延续了增长态势。

斩获180亿订单,德赛西威这回势不可挡!-有驾

其二,研发投入,构筑技术壁垒

德赛西威管理层坚定认为:“削减研发投入就是放弃未来”,因此在研发上始终保持高投入。

早在2011年,当多数同行还聚焦于传统车载收音机和CD机时,德赛西威就敏锐察觉到,屏幕将成为人与汽车交互的核心载体,提前开启相关布局。

同时,为确保智能座舱产品自主可控,公司还通过与高通、芯驰科技等芯片企业深度合作,从芯片底层开始自主研发。

这就如同建造房屋,其他企业是在现成地基上施工,而德赛西威直接参与地基的设计与建造,由此建立了更高的技术壁垒。

方向确定后,公司迅速推进行动。

2021年至2024年,德赛西威全年研发费用从9.77亿元增至22.56亿元,研发费用率始终维持在10%左右的高水平,远超华阳集团(约7%)、均胜电子(约5%)等同行。

斩获180亿订单,德赛西威这回势不可挡!-有驾

技术投入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产品迭代上。2018年至2024年,仅6年时间,公司就量产了四代智能座舱产品,这样的迭代速度在注重可靠性的汽车行业堪称“高效”。

2025年初,公司基于高通最新平台打造的第五代智能座舱产品G10PH成功落地,确保技术始终领先市场。

斩获180亿订单,德赛西威这回势不可挡!-有驾

面对最新的人工智能浪潮,德赛西威同样积极参与。

2025年5月,德赛西威与面壁智能联合开发端侧大模型,将原本需上传云端的AI能力本地化安装在车机中,摆脱了对网络的依赖,能提供更快速响应、更贴合用户需求的智能服务。

反观均胜电子等同行,在端侧大模型这类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的领域,目前仍依赖第三方提供支持,与德赛西威存在一定差距。

可见,德赛西威的领先,是由“前瞻布局—底层芯片合作—前沿技术攻坚”环环相扣形成的体系。

它并非在某一时刻突然爆发,而是沿着既定路线,通过十年如一日的投入,逐步拉开与追赶者的距离。

德赛西威在技术上的扎实积累,得到了客户认可,最终转化为实际订单。

如今,作为国内首家具备座舱域控制器量产能力的Tier1企业,德赛西威的多屏智能座舱产品已在理想、长安、奇瑞等主机厂实现配套量产。

2024年,德赛西威订单年化销售额达270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对应的年化销售额又突破180亿元。

斩获180亿订单,德赛西威这回势不可挡!-有驾

越来越多新车型项目选择德赛西威作为智能座舱“核心控制”供应商,公司进入订单驱动的良性增长周期,这正是其产品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市场空间广阔,未来潜力可期

更关键的是,智能座舱市场仍有大量待开发的空间。

2024年,我国液晶中控屏等基础配置普及率已较高(约90%),但技术含量更高、集成度更强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渗透率还不足5%。

斩获180亿订单,德赛西威这回势不可挡!-有驾

可以说,国内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市场才刚刚起步,仍有充足空间让德赛西威等企业发挥优势。

综上,德赛西威的成功,在于早早锁定智能座舱赛道,并愿意为这一领域进行长期、坚定的研发投入。

在快速变革的行业中,专注与深耕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竞争力。

随着汽车逐渐向智能终端转变,像德赛西威这样在核心技术领域构筑起护城河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巩固“强者恒强”的格局,并非难事。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