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

前言

半年时间里,这家公司赚了12.42亿元,比去年整整一年的利润还多。在电动车行业拼得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居然还能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品牌的电动车平均售价达到4000元,比市面上大部分竞争产品贵了好几倍。

它既不是雅迪,也不是爱玛,而是曾经依托小米生态链的哪个品牌,现在反倒变成了整个行业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在传统大厂还在拼价格、拼渠道的时候,它已经悄悄地把游戏规则改写了。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绝招呢?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在智能化的浪潮推动下,市场的格局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九号这个名字在电动车圈里就像一颗突然炸开的炸弹一样,市场份额只有7.3%,在雅迪、爱玛这些大佬面前,九号确实是个小角色。不过,就是这个小角色,增长速度快得让所有人都不得安宁了。

其实隐藏在背后还有个更让人吃惊的变化,那就是智能化的渗透率,从2020年不到5%,直接飙升到现在超过25%。什么意思?大概就是,每四台电动车中,就有一台是带智能的。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这阵智能化的浪潮把整个行业都搞得乱哄哄的。雅迪一看不行,赶忙推出了VFLY系列,直指九号的市场。爱玛也不甘示弱,纷纷在车上塞满各种智能配置。连一些小品牌也跟着打起了“智能”旗号。可是,这条智能化的路,真的是谁都能走得了吗?

九号的回应挺直白的:技术门槛在那里呢。当其他人还在琢磨怎么把手机APP和电动车连接起来的时节,九号早就开始研究智能骑行大脑了。AI视觉识别、毫米波雷达,这些听着像是汽车才会用的设备,九号全都安装到两轮车上了。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而且九号还搞上了华为,作为最早加入鸿蒙生态的电动车品牌,它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吧。要是电动车能和手机、手表、耳机一下子实现无缝连接,这种顺畅的体验,传统品牌还能用什么比呢?

市场的反馈最直接,说白了就是最真实的。到了2024年双11,大家伙猜测可能会出现消费降级的情况,可九号反倒交出了一份让人羡慕不已的成绩——全网销售额突破15亿,比去年同期整整多了一倍还多。这背后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年轻人不缺钱,缺的是哪些值得买的东西。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九号正好抓住了这帮最有消费潜力的年轻人。他们不在意多花一两千元,关心的其实是这车是不是够炫,是不是够智能,能不能让自己在朋友面前更有面子。

老牌巨头们终于领悟到一点:现在这个市场,可不是看谁便宜就能赢的啊。当智能化成为新的比拼方向,规则一下子就变了。九号就在这场变革中跑得最快,抢占了先机。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在高端市场定位的带动下,逆势而上的增长趋势变得格外明显。

有人会觉得,花四千块钱买辆电动车,是不是脑袋烧坏了?刚听说九号电动车的价钱,很多人都这么反应。毕竟,现在市面上一台普通电动车,二千块就能搞定。那九号为什么要定这么高地价?答案其实藏在一个网友的亲身体验里。

今年年初,李先生(化名)看上了九号的VZMIX,标价是2999元。本来都打算咬牙就买了,结果赶上了国补政策,再加上以旧换新,最终到手价只要1799元。整整便宜了1200块,降价幅度高达40%。这个价格放在之前,最多也就能买个轻便的小电驴。而如今,却能拿下一辆智能电动车。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九号走高端路线,这个策略其实挺聪明的。一开始看,平均售价4000元左右,确实不算便宜。不过,叠加各种补贴之后,实际到手的价格反倒没那么高。再说,这样的定价也帮九号锁定了一批目标客户——那些重视品质和体验,愿意为此出钱的人。

提到销售方式嘛,九号确实玩出了点新意。别的品牌还在靠传统的线下门店推车,九号已经搞起了线上下单,线下提车,整个买车流程跟买手机一样轻松顺畅。年轻人最怕的是什么?麻烦事儿和被销售忽悠。九号这个模式,刚好帮他们解决了这两个烦恼。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售后服务方面,九号也是拼了命地做到极致。有问题?不用挤在店里排队,直接安排工作人员上门取车维修。电池没电了?换电服务立即搞定。这种体验,传统的电动车品牌可没法比。去年双11那会儿的数据,更是狠狠地打了那些质疑九号的人的脸。

全网的销售额到达了15亿元,增长了120%。这意味着啥?去年双11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增速也就差不多30%左右。而九号的增长速度,是行业平均的4倍。再看看它的产品,售价都在3500元以上,销量最好的也是这些高价位的车。这说明,消费者不是缺钱,而是之前没有碰到真正值得买的好产品。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有个经销商透露了个细节:九号的车基本不用压库存。新品一到店,三天之内就卖得差不多空啦,特别是那些限量款,得提前预定才能拿到货。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电动车行业里真是少见的奇迹了。

九号能搞定这一点,最根本的还是它的产品硬核。你的车能自动解锁,还能用语音操控,实时定位防盗系统一个不落,再加上那种科幻感十足的外观设计,消费者心甘情愿掏腰包,爱惨了这些功能。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九号的火爆表现,带动了高端电动车市场快速崛起。雅迪、爱玛也陆续推出价格在3000元以上的车型,而小牛、速珂这些新锐品牌,也都纷纷迈向高端路线,发展势头很猛。

模仿容易超越可不是件简单事,九号用了五年的时间打下的品牌知名度和技术护城河,想要在短时间内赶上,可没那么容易。

在行业还在因为几百块钱的价格差异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九号早就给大家上了一课: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到底还是得搞高端、讲品质、注重体验,这才是长远的出路。至于他们和小米之间,也有那么一段渊源。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走出小米体系,开启自主发展的全新道路

九号的故事,要追溯到十几年前。那会儿,几位海归博士在北京的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成立了纳恩博,也就是九号旗下的公司。他们的目标挺 straightforward——想造出世界上最棒的平衡车。

梦想确实挺美丽的,现实却挺骨感。产品咱们倒是做出来了,可怎么把它推销出去,可就成了个大难题。一直到2015年,雷军找上门来,这才算是迎来了转机。

小米看重的是纳恩博在平衡车领域里的技术沉淀,两边一谈就达成了合作,纳恩博也顺利加入了小米的生态体系。有了小米的销售渠道和品牌支撑,九号平衡车一下子在全国火了起来。

那会儿九号可过得挺不错的,背靠着小米这棵大树,销售和资金都不用愁。从2016年到2018年,九号的收入从11.5亿迅速冲到42.5亿,差不多翻了4倍。不过,好景不长,局势很快就变了。

从2019年起,九号开始明显感受到了一些压力。说到底,小米生态链的玩法就是贴牌,好歹就是委屈,产品设计得听小米的,价格策略都得和小米配合,连品牌露出都得给小米让路。特别是在利润方面,他们依赖小米,可大部分利润都被渠道拿走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到2020年,这才算是个转折点。那一年,九号下了个猛子,开始逐步减少对小米的依赖,拼命打造自己的品牌。很多人觉得九号脑袋出毛病了,离开小米就像断了奶的娃娃,能撑得住吗?

事实证明九号不仅熬过来了,还越活越精彩。九号走出依赖大佬的阴影,给整个行业敲了个警钟。依赖巨头确实能帮你快速起步,但要想真搞大做强,还是得看自己的本事。这道理不光对九好有效,放在所有想打破天花板、闯出一片天的企业身上,也一样管用。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不过,九号和小米的关系没因此变得不好,彼此还在合作中,就只不过从以前的依赖变为现在的平等伙伴了。九号甚至还帮着小米的电动车项目提供技术支援,这一变化也恰恰说明了九号如今的成熟与稳重。

真正厉害的人不靠别人,也能和各种人打交道。从小米生态系统的一员,到站在行业前沿的新人,九号只用了不到五年。虽然这条自主发展之路挺坎坷,但结果证明,走这条路挺对的。

利润激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品牌崛起-有驾

结语

九号的崛起,不单是一桩品牌的胜利,它还让人明白,在那个被认为已经完全饱和的传统行业里,依然藏着巨大的创新潜力。

当大伙都在拼价格、比配置的那会儿,九号却选了一条更艰难但更有意义的路——靠智能化来重新塑造产品,用高端化来重新定义价值。

从代工厂跃升为行业新秀,从依靠大企业转向自主成长,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创新,九号的每一次转变都经历了不少困难,但目标都指向一个:让两轮出行变得更加美丽。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