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座特斯拉Model YL体验记:空间、配置与中国味儿
其实最早听说Model YL,是在车友群里,老刘发了张截图,说“33.9万,6座的特斯拉出来了”。那天正好下班堵在三环上,我还以为他又整什么段子。没想到晚上回家刷官网,还真悄么声地挂出来了,没有预售,也没有啥发布会,就这么安静地上线。
这车一眼看去,就是比普通的Y大了一圈。销售小王跟我掰扯,说长度加长快18公分,高度也抬高四五厘米,轴距也多出15公分。我问他:“第三排能坐人不?”他说后备箱那块儿腾出来的空间,短途还行,但夏天太阳直晒的时候,有点像烤箱。我想起去年表哥开理想i8带我们出去玩,那第三排至少头顶还有点余量,不至于脑袋顶着玻璃暴晒。
有意思的是,这YL号称是“普通家庭买得起的Model X”,但你要真拿它和国内那些大六座纯电SUV比,比方说乐道L90或者理想i8吧,这尺寸就差着呢。邻居阿强去年换乐道,他天天嘚瑟自家后排能伸腿,还能换电池,说省心多了。而YL这尺寸,一对比下来就有点尴尬——听师傅说,比理想短十来厘米,比乐道更是差不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车内部还是做了一些升级,比如第二排通风加热,还有19个扬声器(据群友试过,“音响低音下潜一般般”),中控屏倒是更清楚大气一点。但要论娱乐功能,小孩喜欢看的后舱屏幕啥的,它可没有——依旧把小屏塞在中央扶手后面,用起来不太顺手。有一次带外甥出门,他吐槽半天:“怎么调动画片这么麻烦啊?”
再一个事儿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语音助手。这年头谁不用语音?结果特斯拉到现在还是只能按键唤醒,而且识别指令死板,不认方言,更别提国内流行的大模型AI啥的都没接入。本地APP也用不了,上次我妈上车喊“小T帮我开空调”,愣是没反应,她还纳闷是不是自己口音重……其实不是她的问题,是系统压根没本土化到位。
价格方面,其实单看特斯拉自己的体系,好像还能接受。5座长续航版31万多,加2.5万给你6个座位、二三排通风加热、大电池、多9千瓦动力,看起来挺厚道。但问题来了,你放到中国市场横向一摆,同价位甚至便宜几万块,人家国产品牌给你的配置和空间都甩你一条街。阿强前阵子算账,他那台乐道裸车不到30万,要租电池的话月供还能再低。他还拍胸脯保证,自驾去青岛换一次电十分钟搞定,不怕充电桩抢不到。
还有件冷门事,上个月微信群里有人爆料,新款YL前挡风玻璃据说改成双层隔热,但实际效果一般,有师傅测温枪试过,中午暴晒40分钟,第三排靠窗区域温度还是蹭蹭往上涨。有时候设计图纸上一改,到底实用不实用,还得靠大家伙慢慢踩坑才知道。
最近维修站技师老赵聊起这个新车型,说底盘结构基本沿袭原来的Y,只是在悬架部分针对增重做了加强。不过零部件兼容性并非完全一致,如果以后坏件,要提前订货,否则等配件时间可能会久一点。他举例,上周刚遇见一辆进厂的小毛病,因为新款配套线束型号不同,多等了一周才修好。“国外标准就是这样,本土化嘛,还得慢慢磨合。”
销量数据也是挺扎心。今年1-6月30万元以上纯电SUV里,其实除了Model Y月均七千台以外,很少有其他车型突破四千台。所以到底这新出的YL能不能吸引更多用户,现在谁也不好下结论。有业内朋友私下讲,大概率只是让原本打算买5座的人转投而已,对整体盘子的增量帮助有限。“毕竟咱们国人还是喜欢增程式+大六/七座,”他说,“真正纯粹为六个人准备的大空间纯电SUV,在路上见的不多。”
传闻2026年还有所谓“低成本版Y”要来,据销售透露,会缩小体型降成本,希望价格砍下来冲击20万级市场,到时候估计局面又变。不少老司机觉得,与其纠结这些参数细节,不如琢磨琢磨保值率和养护费用。据某二手商场老板讲,目前老款Y残值已经略微松动,新车型上市多少会影响行情波动。“今年行情怪着呢,”他说,“新能源变数太快。”
最后插一句冷知识:上海工厂产线切换期间,有批首批交付车辆因为供应链紧张,用的是临时替代材料内饰包覆,据维修圈子传言,那批皮质耐污性略逊色。如果碰巧赶上这一波交付,可以留意一下日常清洁难易程度,以免吃亏哟——这种八卦信息官方肯定不会写进说明书里,只能大家互相提醒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