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每次看到月销一两百台的车型名单,我心里都挺唏嘘的。尤其是看到东风风神皓极这个名字,更是忍不住多瞅两眼。这车当年可是带着“马赫双擎MHD混动系统”的光环登场的,百公里油耗5升出头,动力还号称能打一众1.5T燃油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真香”那味儿了?可现在呢?街上几乎见不着,4S店提车还得等,你说气不气人?
三年前它可是被东风风神当成翻身牌来打的,结果现在牌没打好,反而成了“技术不错、没人买单”的典型。你说它产品力不行吧,混动系统确实省油;说它空间小吧,轴距近2米8,后排跷二郎腿都绰绰有余。那问题出在哪?咱今天就掰扯掰扯,这台曾被寄予厚望的车,为啥越走越远。
先说外观,皓极这造型,说实话挺有辨识度的。大嘴前脸配上贯穿式灯带,侧面线条也够流畅,风阻系数压到了0.318,这数据在同级里算不错的。晚上开出去,灯厂虽谈不上,但至少不会被人说“这车咋这么土”。可问题是,你长得再精神,别人一问:“这啥车?”销售得解释半天:“东风风神,不是东风风行啊!”——光这一句,就已经劝退不少人了。
品牌认知混乱,真是东风的一大硬伤。东风风神、东风风光、东风奕派……名字一个比一个像亲戚,消费者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你想想,朋友问你开的啥车,你说“东风风神皓极”,对方一脸懵:“哦,是东风日产那个吗?”得多尴尬?相比之下,人家比亚迪宋PLUS DM-i,名字响亮,品牌认知度高,4S店遍地开花,售后也让人放心。皓极呢?4S店少得可怜,装修风格还停留在十年前,进去感觉像进了“老咕噜棒子”展厅,体验感直接跌冒烟了。
再聊聊产品本身。皓极最大的卖点是混动,马赫双擎这套系统,账面数据确实亮眼,百公里加速7秒级,油耗却只有5.8L左右,燃油经济性顶呱呱。日常通勤开,油费省得让你想跳舞。可问题来了,车机死机、黑屏、异响、天窗漏水……这些品控问题在车主论坛里刷屏似的出现。你花十几万买台SUV,结果开车半路中控黑了,导航没了,空调也失灵,这谁受得了?更离谱的是,有车主吐槽雨刮器要么狂飙不止,要么直接罢工,下雨天简直天塌了。
相比之下,吉利星越L虽然也是燃油为主,但车机稳定、内饰用料扎实,CMA架构加持下底盘质感也更高级。哪怕价格贵个两三万,很多人还是愿意为那份靠谱买单。而长安CS75 PLUS呢?外观霸气,动力选择多,终端优惠还大,销量常年霸榜,你说皓极拿什么去拼?
智能化这块,皓极说是支持L2级辅助驾驶,但实际体验下来,车道保持有点“神经质”,自适应巡航的跟车逻辑也不够聪明。你让它跟前车,它要么刹太急,要么跟太近,开起来反而更累。反观比亚迪宋PLUS DM-i,DiPilot系统虽然不算顶尖,但胜在稳定可靠,用起来心里有底。皓极这辅助驾驶,更像是“有比没有强”,真要指望它帮你减轻疲劳,怕是有点悬。
空间倒是皓极的强项。后排能放平,秒变“床车”,长途自驾累了直接躺下,这体验谁懂?后备箱也够大,婴儿车、露营装备一股脑塞进去都没压力。可光有空间,没个好脾气(品控)也不行啊。你总不能每次出门前先祈祷一遍:“今天车机别死机,天窗别漏水,雨刮器正常点吧……”这哪是开车,这是上香。
还有个致命伤——更新慢。2025款车型去年11月才上,之后再无动静。而对手们呢?比亚迪一年一改款,配置加码,价格还往下压;吉利、长安也是隔三差五搞个“冠军版”、“荣耀版”,把市场搅得热火朝天。皓极倒好,上市三年,改款寥寥,仿佛被品牌遗忘在角落,消费者一看:这车是不是要停产了?心里一慌,订单立马飞了。
你说它没亮点?有。省油、空间大、加速快,按理说应该上头才对。可现实是,品牌拖后腿、品控拉胯、服务跟不上,三个大雷全踩了。消费者不是傻子,十几万的车,谁不想买个省心?你技术再强,开起来三天两头出毛病,再好的混动系统也白搭。
所以你看,皓极的落寞,真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它像是一个“偏科生”,动力和油耗考了高分,可品控、品牌、服务这些“主科”全挂了。东风想靠它支棱起来,结果反倒被现实狠狠打脸。
现在街上看到一台皓极,我都忍不住多看两眼——不是因为它帅,而是觉得可惜。一款本可以“真香”的车,硬是被内耗和疏忽搞成了“劝退”选手。你说,要是换个品牌标,它会不会卖爆?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