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托举岚图上市,东风彻底想清楚了
前阵子在武汉探亲,正好碰上老表在修理厂蹲着等车,他那台老东风燃油SUV换个变速箱油都得提前预约。闲聊间,他突然冒一句:“你晓得伢,这回集团要把岚图单独推去港股咯。”我还以为他又听错了新闻,结果晚上刷手机才看到——8月22日深夜的公告,说的是东风集团股份打算让岚图用“介绍上市”的方式直接挂到港交所,同时自己这个H股主体退市。
这事儿跟之前一些央企私有化不太一样,他们是两步并行:一边把手里79.67%的岚图股份按比例分给现有股东,让它先拿到资本市场的入场券;另一边由武汉那家投资子公司出面,用现金收掉除控股方之外的小股东股份,把剩下传统业务收入囊中,然后退市。这俩动作必须同步完成,就像师傅干活时说的,“左手拧螺丝右手扶板子,一松就散架”。
说白了,这是一次“新能源单飞+旧业务打包”的组合拳。以前母公司还能靠H股融资,现在自己也承认——估值低得没法玩资本运作了。今年7月底总市值不到400亿港元,而别家的数字早飙到2000亿去了。业绩也撑不起场面,上半年销量不到83万辆,净利润只有五千多万,还不够几个新车型研发费呢。
反倒是岚图,这两年亏损越收越小,从2022年的15亿多,到去年14.7亿,今年只差一点点就能转正。我在车友群里见过有人晒订单,说现在它月销已经稳过一万台,这也是当初CFO定下IPO条件之一。有意思的是,他们没走常规IPO,不发新股、不路演,就是直接挂牌交易——相当于先拿个身份牌,以后再慢慢融资、谈估值、搞全球化布局。
不过身边真开过岚图的人也会吐槽,比如冬天电池衰减比宣传大些,高速120巡航时噪音控制还差半档,但内饰用料和座椅加热通风这些舒适配置倒挺厚道。我试坐的时候发现副驾腿托调节角度很刁钻,比我朋友那辆同级别进口车还舒服点。他笑说:“这是工程师良心发现。”维修师傅则提醒,如果空气悬挂漏气,要么趁保修期赶紧换,要么准备好几千块零件钱,因为国产配件周期长,有时候等货比修理时间久。
从战略上看,这次操作就是把资源全往新能源堆,不再“两头烧火”。以前燃油和新能源混着干,经常出现产线挤占投资、供应链磨合不畅的问题。这回剥离之后,新业务轻装上阵,还能继续用原来成熟的零部件体系压成本,就像做饭一样,有现成锅碗瓢盆,只换食材和菜谱,更快出锅。
对持有股票的人也不是光看热闹。本次交易每持1股老公司的,可以分到0.3552608 股岚图,再加6.68港元现金,对应下来总价值10.85港元,比公告前价格高不少。我一个炒港股的同学算了一笔账,说短期落袋为安不错,但更期待以后直接享受新能源成长红利,“毕竟这赛道还有戏”。
只是话又说回来,上市只是起点,后面怎么利用香港市场去找国际资金、扩海外市场,还得看他们真本事。而留在集团里的那些传统业务,会不会真的瘦身成功?没人敢拍胸脯保证。在我们这种普通人眼里,大企业腾笼换鸟,就跟自家院子翻修似的,看着热闹,其实里面暗扣多着呢,你得等几年才能知道到底划不划算。
前几天路过江滩停车场,又见到一辆崭新的岚图停在那里充电,我顺嘴问司机充满要多久,他摆摆手笑:“快充四十分钟吧,不过今天桩限功率,不急。”他摇窗关门的时候,我脑海里闪过一句话——无论资本怎么玩,到最后还是有人要开着它跑起来,那才是真正落地的一刻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