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赛道”热潮来袭,比亚迪如何把赛车梦从少数人变为大众日常

哎,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的朋友圈、短视频平台,不少人开始发自己在赛车跑道飙车(注意,是“合法飙车”)的小视频了?

一会儿在沙坡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会儿又在什么透明水池边上比拼“漂流”秀肌肉。

有人说这是“土豪在玩”,有人嘴上骂钱包跟不上手速,其实,背后有个大Boss正在悄悄布局改变现状——它就是比亚迪。

问题来了,赛车运动不一直是小众、门槛高,普通人只能在B站看别人炫吗?

为啥突然出现了一堆普通人,高举自拍杆在赛车场挥洒激情?

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隐秘的操作?

难道全民都能下赛道,真不是做梦?

你敢信,真相就在比亚迪身上。

说到汽车赛道,这玩意儿,谁不想摸一摸?

咱就不说想成为什么“下一任舒马赫”,哪怕是坐到方向盘后面,在赛场里撒欢几圈,那种满足不比王者段位来的差。

可过去这事儿,难得像中彩票,门槛高到离谱。

报名赛道体验,价格高得天花板。

专业项目少,预定更是“拼手速”,抢票难度秒杀春运。

绕桩你见过?阿拉善冲沙你敢想?

想“漂浮”试试车,不说钱包哭,就是机会根本没轮到你。

说白了,中国大多数人的赛车梦想,被这高墙厚壁挡得严严实实。

可是偏偏,就在大家都快放弃“赛道梦”时,比亚迪拿出一波神操作。

之前,大家还记得么,有个叫“合肥赛车场”的点被刷了屏。

没错,那就是比亚迪自己投的钱、铺的路。

不过今年,郑州也跟上了,这回还升级成了“全地形赛车场”。

连名字都透着点狠劲,“全地形”,玩的是啥花样?

先不着急分析,看一眼价格:体验套餐599元起。

别说天价,这个价,和城市越野馆一比,甚至比一些高端KTV、轰趴馆都还得“亲民”一点。

这要是早个十年,打死我也不信自己能进赛道玩一圈。

而且,门槛低不说,项目内容还“杀疯了”。

人家传统赛车场就那点老把戏,绕桩、计时、自驾体验。

比亚迪咋做?

人家直接把全国各地的地形地貌,全都给你端上了桌。

比如,29.6米高的“悬天沙坡区”,阿拉善子民在弹幕区狂喜。

这坡度28°是什么概念,直接两个吉尼斯纪录搞到手——最高、最大冲沙测试场!

外号“动感摩天轮不敢上的坡”,普通人都能试上一把绝对没水分。

而那个“浮水航行池”,初一看名字以为在搞什么新派游泳比赛。

其实,它是专为比亚迪仰望U8定制的试炼场。

整整70米长的水面,旁边观众隔着透明亚克力板,亲眼看见易四方黑科技玩水花——直行、掉头,全在一池之内。

试问,这么豪横的玩法,给谁不心动?

“全民赛道”热潮来袭,比亚迪如何把赛车梦从少数人变为大众日常-有驾

再比如“模拟冰道”。

有人说,冬天东北长大的咱这点小场面见得多了?

可比亚迪玩的是科学的狠活。

这里用湿抛光水泥,模拟出冰雪路面的滑溜劲,旁边还有什么可移动抽板,专门“整你”车子失控。

“全民赛道”热潮来袭,比亚迪如何把赛车梦从少数人变为大众日常-有驾

一连串东北黑地沟的“救场技能”,不用飞到芬兰或者挪威,干脆在自家门口练。

朋友,拿下北欧驾照的秘笈都在这了。

还有低摩擦环形道,共44米直径,玄武岩砖拼成,配合水膜薄如蛋壳。

这摩擦系数介于冰面和雪地之间,啥概念?

老司机都知道,能不能潇洒过弯漂移,全看这手活。

原本只有职业手能玩,普通用户现在也能开着自家的“唐”或“海豹”,溜上一圈。

总长1758米的赛道,撑起9个弯、550米直道,动不动最高220km/h。

再算上1.53万平方的多功能区,从麋鹿测试、绕桩到智能泊车,一个都没拉下。

欲罢不能的是,越野情怀也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27个越野项目,遍地还原自藏线、成佛坡,各省都能找到自豪感。

别说跑长线,郑州、合肥、马上要上的绍兴赛场,轮流上阵,“全地形+全场景”说到做到。

有一说一,以往咱只在纪录片里看专业高手过独木桥、翻山越岭。

现在,普通人没点“勇气”,也敢报名尝试。

这不是“新手大礼包”,简直把全国人民的好奇心,买一赠一送进赛道。

“全民赛道”热潮来袭,比亚迪如何把赛车梦从少数人变为大众日常-有驾
“全民赛道”热潮来袭,比亚迪如何把赛车梦从少数人变为大众日常-有驾

别以为比亚迪只是开个场子赚点体验费。

人家明面上是疯“造乐”,背地里呢,已经拉着中汽摩联搞“新赛道计划”。

干啥?

让赛车文化下沉,像早些年“篮球进校园”一样,目标很拎得清——让门口就有赛道空间,汽车梦想别再被“特权”锁死。

“全民赛道”热潮来袭,比亚迪如何把赛车梦从少数人变为大众日常-有驾

你要问,这套组合拳图什么?

是技术自信,是自我表达,也是中国新能源“全民普及”的微妙野心。

放眼看近年中国汽车圈的冷与热,说实话,谁家不是打智能驾驶、搞续航数据的PK?

但你要真走进用户心里,到底缺了点啥?

汽车不只是A点到B点的代步,更是情感、刺激、文化的符号。

这一点,比亚迪想明白了,也敢落地。

大众化的赛道体验,是比亚迪对中国车市长期封闭文化的一记跨界。

你细看,不仅是在“玩技术”,还是在收割破圈流量和口碑。

以前玩赛道,什么资格证、关系网、预约费没个好几千、好几万,水都别想摸到。

现在,咱们家门口就能“翻山越岭”,连小红书达人都说“赛道是新的露营”。

有意思的是,女性车主、家用用户、亲子家庭也开始占据赛道体验的大头。

谁说赛车是男人的游戏?

上一分钟老爸“撒野”,下一秒娃就成“漂移小大神”。

想要阿拉善的冲沙爽感,不用订机票、不用请假。

中午吃完烩面,下午直奔赛道当沙漠王者。

这不光是消费选择的升级,还是生活方式的跃迁。

有人说,这是汽车产业的“解锁新皮肤”,也可以换个说法——这是更大众的汽车情怀觉醒。

你以为比亚迪只在风口上追涨吗?

想太简单了。

其实这是用“技术+场景”双驱动,深度卷动赛道文化,让中国新能源车不只是站上国际舞台,更是让大家都能“上车表演”。

别忘了,技术自信和体验平权,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文化软实力”。

中国汽车工业哪怕起步不算早,新能源这一脚油门踩出来后,从“造车工坊”进化成情感消费场。

比亚迪刚刚给了全行业一道范本题。

有没有感受到?

传统隔阂、技术神坛、身份壁垒,在这些赛道和弯道面前都“拧成一股绳”。

“全民赛道”热潮来袭,比亚迪如何把赛车梦从少数人变为大众日常-有驾

无论你是老司机、小白、粉丝还是汽车黑,以后真正站上赛道、感受发动机和电机共鸣,和技术握个手,跟文化做个朋友,这件事不再是梦。

一句话,比亚迪是在用新玩法,带着中国汽车产业给国内外亮出态度,也给“全球车圈”上了一课——谁说技术只能少数人享受,人人乐在其中才是真的强大。

有意思吧?

曾经的汽车情怀,今天成了“全民皆可造梦”。

你说,这算不算中国汽车的又一次觉醒?

或者说,汽车赛道上的门槛,真的就此被比亚迪一脚踹塌了?

大家怎么看:你觉得“全民赛道”会不会成为未来汽车生活的新流行?还是只是昙花一现的潮流?欢迎留言,开杠!

“全民赛道”热潮来袭,比亚迪如何把赛车梦从少数人变为大众日常-有驾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