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车评 崔星星】近日,广汽本田将一辆有着 26 年车龄的 6 代雅阁送上 24 小时耐力赛赛场的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我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作为曾经拥有过雅阁的家庭一员,看到这则新闻时,内心五味杂陈,那些与雅阁相关的回忆,以及对本田品牌的复杂情感,一时间涌上心头。
回溯往昔,6 代雅阁无疑是那个时代中国汽车市场的 “佼佼者”。在当年中国汽车工业尚不发达的背景下,本田接手法国车企留下的 “烂摊子” 后,毅然将当时最新的 6 代雅阁引入国产,这份对华市场的诚意,在彼时显得尤为珍贵。更重要的是,6 代雅阁还自带本田出色的耐用性与性能光环,凭借着过硬的产品力,它迅速在国内市场走红,尤其是在我的家乡广东,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即便到了今天,无论是民用领域,还是身着 “帽子叔叔” 的执法人员手中,依然能看到 6 代雅阁奔波的身影。这份跨越二十余年的 “生命力”,足以证明它的产品力的卓越。
可亨利・福特曾说过:“只有卖不出去的产品才讲情怀故事。” 这句话放在如今的广汽本田身上,似乎有着别样的意味。看看同为老牌合资车企的大众,桑塔纳的情怀与品牌故事,比雅阁更能引发大众的共鸣与记忆,但大众并未沉溺于过往荣光。在新能源时代浪潮袭来时,大众果断推出 ID 系列,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甚至放下身段与小鹏、上汽等国产车企合作,全力弥补自身在智能化方面的短板。丰田也同样展现出了灵活的姿态,选择与比亚迪合作,借助其成熟的三电方案推动自身新能源车型的发展。就连日产,在背靠东风集团的支持下,也推出了 N7 等新能源产品。虽然这些老牌合资车企的新能源产品力目前仍略逊国产车,但至少它们交出了一份不算难看的答卷,展现出了积极求变的态度。
再看如今的广汽本田,早已不是 1998 年那个充满朝气与诚意的广州本田,现在的七座雅阁,也早已失去了当年 6 代雅阁的风采。谈及质量耐用性,早几年 CRV 的机油乳化问题、GK5 的 “积碳梦”,以及皓影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险些动摇其公信力的表现,都让消费者对广汽本田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到了现在,广汽本田的减配操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飞度被调侃成 “连收音机都减配的铁罐头”,七座雅阁的产品力也全面落后于市场主流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其自家新能源品牌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是显得 “惨不忍睹”,与国产新能源车型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今的广汽本田,似乎除了反复讲述 6 代雅阁的情怀故事外,再也拿不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硬实力。
情怀终究不能当饭吃。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单纯可靠耐用的代步车,早已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在同等价格下,消费者能买到功能更丰富、配置更全面的国产车型,当市场选择愈发多样时,若广汽本田仍停滞不前,被市场抛弃便是必然结果。要知道,当年 6 代雅阁之所以能在国内市场 “大杀四方”,靠的可不是情怀,而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 它以最出色的产品品质,借助国产化优势,将价格控制在 20 万级别,对比进口佳美、天籁更具价格优势,对比桑塔纳又更为先进,凭借着 “降维打击” 的姿态,才征服了无数消费者,奠定了其经典地位。
如今,官方再次将 26 年车龄的 6 代雅阁拉出来做营销,在我看来,它早已不只是一辆简单的老车,更像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清晰地照见了本田过去的诚意与强大实力,让我们铭记那个曾经以品质征服市场的品牌;但同时,它也无情地映出了如今广汽本田在新能源浪潮中的迟缓与迷茫,让人惋惜不已。
作为一个曾经拥有雅阁的家庭成员,我对本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我衷心希望,这份情怀不会永远停留在过去的回忆里,更期待广汽本田能早日走出当下的困境,重拾当年引入 6 代雅阁时的勇气与诚意,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创新、奋起直追,用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故事,让本田的情怀能在未来继续传承下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