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高速口“不务正业”,打响了车险圈的“三体战争”

讲真,每次一到国庆这种普天同庆的日子,我就知道,大型魔幻现实主义又要上演了。这不,平安产险联合青岛交警在高速口搞了个“护航服务点”,新闻稿写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我是来拯救世界的”光辉。但你把这事儿放在车圈这个大型“黑暗森林”里一看,就觉得味道不对了。这哪里是护航,这分明是把“新手村”的安全区,直接搬到了“PVP战场”的门口。

这套操作的本质,是一种极其高级的“掀桌子”行为艺术。你以为保险公司是干嘛的?是靠你平平安安赚钱的吗?不,保险的底层逻辑,就是对冲世界的不确定性,通俗点说,就是靠出事儿吃饭的。结果现在,最大的玩家之一,平安,直接跑到事故高发地段,摆出一副“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专为各位施主消除业障”的架势,这就很赛博朋克了。这就好比一个开赌场的大老板,亲自站在门口,挨个给赌客发《戒赌白皮书》,还附赠回家的路费。你感动吗?你当然感动,但你有没有想过,他为什么这么做?

因为现在的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以前大家卖车险,是各凭本事,你打点折,我送点保养,最多是电销小妹的声音甜一点,主打一个体面。现在不一样了,车卖不动了,保险作为配套的“压缩毛巾”,自然也卷到了姥姥家。当所有人都还在琢磨怎么把蛋糕切得更好看的时候,平安这种巨头直接悟了,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个高速口的服务点,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闪电战”样本。你想想那个场景:国庆长假,你开着车唱着歌,突然车子“啪”一下,坏了菜了。你正手忙脚乱准备打电话摇人,忍受四十分钟的等待和四百块的拖车费时,一队红马甲天团宛如神兵天降,三下五除二给你把电搭上了,还送你一瓶水,临走前微笑着说:“先生,以后有事儿记得用我们平安好车主APP哦,一键救援,方便快捷。”

平安高速口“不务正业”,打响了车险圈的“三体战争”-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你当时的心情,那已经不是简单的感谢了,那是一种近乎宗教体验的“顿悟”。你瞬间就觉得,之前给你打电话的那些保险销售,简直弱爆了。人家这是什么?这是降维打击。人家不跟你谈价格,不跟你谈条款,人家直接在你最绝望的时候,扮演了“雷电法王”,在你的人生灰暗时刻,投下了一道光。这道光的名字,叫“续保的时候别忘了我”。

这套逻辑,和现在车企搞服务是一样一样的。为什么蔚来要搞换电,要搞NIO House?真的是为了那点补能效率吗?核心是构建一种“品牌玄学”。让你觉得你买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服务包,一个身份,一个信仰。平安现在干的事儿,就是把这种“玄学”从豪华车领域,直接拉到了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上。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徽,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的PPT,而平安想让你相信,它最值钱的,是在你抛锚时递过来的那瓶矿泉水。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被困在路上的时候,你就懂了。

平安高速口“不务正业”,打响了车险圈的“三体战争”-有驾

他们宣传的那些线上化服务,什么“一键报案”、“视频查勘”,更是典中典。这些技术名词,听起来高大上,好像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作为一个真的经历过事故的中年人,我告诉你,决定事故处理效率的,从来不是你的APP有多流畅。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线上理赔的关键,也不在于你的5G信号有多强,而在于跟你撞车的大爷,他的手机是不是只能打电话。只要大爷躺得快,你就算有天网系统也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

平安高速口“不务正业”,打响了车险圈的“三体战争”-有驾

所以你看,平安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一方面疯狂宣传自己的技术有多牛,用“任意门”一样的APP来构建技术壁垒;另一方面,他又用最原始、最接地气的方式——派人,来解决最核心的情绪问题。线上是效率,线下是温度。一套组合拳下来,直接把用户的心智给锁死了。你以为你是在选择一个保险产品吗?不,你是在选择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拉你一把的“组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保险公司比喻成下凡渡劫的修仙者,可能有点魔幻,但你仔细品,是不是内味儿就对了?他们平时隐于市井(你的手机APP里),关键时刻(高速抛锚)突然现身,帮你挡下一个小“天劫”(搭电、换胎),然后告诉你,只要你持续“供奉”(续保),未来更大的“天劫”(重大事故),他们也能帮你扛。这套叙事,简直是为中国宝宝体质定制的。

说起来,我去年国庆堵在路上,连个卖泡面的都没看着,别说搭电了。

所以,平安和交警的这次合作,表面上看,是一次公益活动,一次企业社会责任的完美展现。但你从“掀桌子式竞争”的角度去看,这简直就是要把同行往死里逼。当别的保险公司还在电话里跟客户为了一百块的划痕扯皮时,平安已经把服务前置到了你出事故之前。它在用一种近乎“作弊”的方式,告诉你:选我,我能让你不出事,就算出事了,我也是第一个到场的。

这是一种心态上的碾压。它让用户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买了平安,就给自己套上了一层“金钟罩铁布衫”。这和买奔驰为了面子,买特斯拉为了科技感,是一样的逻辑。它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身,上升到了品牌信仰的层面。

未来,这种“跨界联名”式的服务侵占,只会越来越多。保险公司会和修车厂深度绑定,会和交管部门深度合作,甚至会和汽车品牌深度捆绑。他们的触角会伸到你用车的每一个毛孔里。他们要的不是一次性的生意,他们要的是你整个用车生命周期的“所有权”。

所以,别再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国庆护航了。不,这是一场战争。一场在高速公路上打响的,针对用户心智的“闪电战”。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还能这么玩?能,就是能。当一个巨头开始“不务正业”,开始“整花里胡哨的”,那往往不是因为它疯了,而是因为它开窍了,悟了。它不装了,摊牌了,它就是要用一切手段,让你离不开它。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平安正在努力让你相信,它就是那个能带你成仙的。至于你信不信,当你下次在高速上绝望地打开双闪时,答案自然就揭晓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