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理想汽车交付量仅为28529辆,相比去年同期的48122辆,同比暴跌40.72%。 这已经是理想连续第三个月销量同比下滑,下滑幅度分别高达24.1%、39.74%和40.72%,跌幅持续扩大。
曾经的新势力领军企业,如今深陷断崖式下滑危局。
理想汽车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造车新势力中最稳的一家,“增程神车”卖得风生水起,利润率也高得惊人。
然而从2025年6月开始,理想汽车的月销量出现“崩塌式”下滑,至今已经连续三个月呈现颓势。
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理想汽车总营收为302亿元,同比下滑4.5%;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下滑0.4%。 这是理想汽车近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和调整净利双双同比下滑。
销量增长乏力,单车均价也在持续下滑。 以营收和销量简单计算,理想汽车今年第二季度的单车均价为27.19万元,今年一季度为27.89万元,2024年第四季度为27.91万元,2024年第三季度则为28.07万元,处于持续下降态势。 相比2024年第二季度的29.19万元更是下降了2万元。
理想汽车赖以成功的增程式路线正在失去市场优势。 增程市场被问界与传统车企的插电混动抢了不少份额,而纯电市场则高手太多,竞争过于激烈。
2024年全年,增程式车型累计销量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而2025年上半年,增程式车型累计销量53.8万辆,同比增长16.5%,增速正在大幅放缓。
竞争对手们已经找到了应对之策。 问界M9直接在增程效率、成本上全面压制理想;零跑更狠,直接复制“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卖点,价格却拉到15万区间,理想赖以吸引家庭用户的那套配置优势,一下子被拉平。
2025年7月底,理想i8正式发布,但很快就陷入了乘龙卡车对撞、高价低配、与蔚来乐道口水战等争议之中。
理想i8的32.18万元起售价被不少网友吐槽定价过高,尤其是Pro版直接没有冰箱、彩电等理想的标志性配置,被指诚意不够。
仅一周后,理想汽车就宣布对理想i8进行统一的配置调整,取消低配,将中配作为标准配置并降价1万元,高配则降价2万元。
在乘龙卡车对撞事件上,理想汽车被指过度和拉踩营销。 虽然该事件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暂时告一段落,但乘龙卡车母公司东风柳汽总经理林长波近日再度回应了理想i8与乘龙卡车碰撞事件。
他表示,理想汽车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涉嫌虚假营销,“在法律上我们一直在保留着这些诉讼权。 ”
理想i8还面临着乐道L90的压力。 乐道L90比理想i8晚两天上市,两款车均为纯电大三排SUV,乐道L90售价为26.58万-29.98万元,采用BaaS电池租用方式为17.98万元-21.38万元。 不少网友认为其配置和定价比理想i8更有竞争力,两家企业高管甚至一度在微博上爆发口水战。
理想汽车的首款纯电车型MEGA也出师不利。 理想MEGA上市即遭遇造型风波,虽然2025年9月1日,理想汽车宣布理想MEGA月交付正式突破3000台,连续两月达成50万以上MPV、50万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双冠军,但作为50万元以上的旗舰车型,能够为理想汽车贡献的销量极为有限。
压力之下,理想汽车采取了种种降本增效的举措。 财报显示,理想汽车二季度研发费用为28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30亿元下降7.2%,主要是由于员工薪酬的减少;
另外,销售、总务及行政开支为27亿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28亿元下降3.5%,主要是由于员工薪酬下降,部分被营销和促销活动的增加所抵消。
但即使降本增效,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仍然出现了净利润下滑。 现金流表现也不佳,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亿元,自由现金流为负38亿元。 官方解释称主要是由于购买存货相关的付款增加。
2025年8月,新势力车企销量榜单迎来洗牌。 零跑汽车以57066辆的交付量位居榜首,同比增长超88%;小鹏汽车交付37709辆,同比增长169%,重返新势力第二;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30000台。
理想汽车已经掉出新势力前三。
在公布惨淡的8月销量数据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上表示,到今年年底在高端纯电赛道能“保五争三”,理想i8的目标是稳定后6000辆/月,理想i6的目标是稳定后9000-10000辆/月,算上理想MEGA,理想纯电车型整体稳定在18000-20000辆/月。
理想汽车近期对销售体系进行了新一轮调整,撤销按地区设置的“五大战区”,改由总部直接管理覆盖全国的23区。
增程市场已到天花板,纯电市场开局不利,现金流持续失血,高管股东纷纷离场,销售体系反复调整——理想正在失去持续创新能力,面对竞争只能被动应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