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换帅暗藏玄机!小鹏全力押注AI大模型,行业格局要变天

国庆假期刚过去,小鹏汽车就用一则人事变动消息点燃了整个车圈。自动驾驶中心的负责人换了人,原本负责这块业务的李力耘不再掌舵,接替的人是去年才加入小鹏的刘先明,这位可是小鹏世界基座模型的主心骨。

自动驾驶换帅暗藏玄机!小鹏全力押注AI大模型,行业格局要变天-有驾

不少人觉得这不过是一次常规的高层轮换,其实内行都明白,这背后藏着小鹏在智能驾驶赛道的关键选择。现在,国内主流车企在智驾领域的竞争已经白热化,理想凭新方案挤进头部阵营,、蔚来也一天天追上来,如果小鹏还走老路子,之前积累下来的那点优势用不了多久就都没了。

这波换帅信号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更懂AI大模型的人来主导,把技术方向押注在未来。新上任的刘先明履历可不一般。2016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读完电气和计算机工程博士,之后进了Facebook,待过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Cruise,长期就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前沿打拼。2024年3月刚加入小鹏时就已经是AI团队负责人,今年6月以世界基座模型负责人身份首次露面,调岗前直接向何小鹏汇报。能够直接对接CEO,可见公司对他的重视程度。

自动驾驶换帅暗藏玄机!小鹏全力押注AI大模型,行业格局要变天-有驾

有知情者透露,最近何小鹏特别喜欢跟刘先明探讨自动驾驶大模型,每次碰面都能聊很久,讨论内容含金量很高。刘先明以前做过的AI相关研究,已经在给公司芯片和具身智能的团队提供软件支持,这说明他的能力能够把小鹏多个技术部门连接起来,而不是只盯着智驾这一块业务。

小鹏官方回应时也很直白,自动驾驶VLA大模型只是世界基座模型的一个重要用途,更难的目标是让基座模型推演整个现实世界的运行逻辑。刘先明刚好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方面积累很深,妥妥的是推动这项技术落地的好人选。他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快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在汽车上的应用步伐,让小鹏在智能驾驶上重新占据优势。

自动驾驶换帅暗藏玄机!小鹏全力押注AI大模型,行业格局要变天-有驾

说回李力耘,其实他之前也给小鹏做出了不小贡献。本科念的是清华电子工程,博士拿在纽约大学计算机系,加入小鹏前还在AT&T、LinkedIn、百度、京东混过,履历也算硬核。2019年6月他进入小鹏智驾团队,从高速NGP、城市NGP的负责人做起,之后又管理规划控制、模拟器方向,可以说一步步升上来的。2023年8月,彼时小鹏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离职去了英伟达,李力耘顺势接棒成了智驾负责人,2024年10月还升任副总裁。何小鹏当时选他其实早有预兆,毕竟李力耘一直负责XNGP,接班就是水到渠成。

全力押注新技术赛道

自动驾驶换帅暗藏玄机!小鹏全力押注AI大模型,行业格局要变天-有驾

李力耘自己也常说,量产自动驾驶的落地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确实也交出了不少成绩单。上任后,带领团队把城市NGP推广到全国几百个城市,还推动“端到端”智驾方案全功能上线。放在前些年,这些成果绝对足够让小鹏站稳脚跟。但如今市场环境变了,光靠落地速度已经远远不够。2024年初起,各头部车企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竞争已经到拼刺刀的程度。

理想去年10月以“端到端+VLM”双系统方案进入头部阵营,今年9月又宣布ADMax平台全系搭载VLA智驾方案。持续在智驾技术上投入巨资,蔚来也频繁迭代新策略,元戎启行、Momenta、博世等厂商也都加快技术升级。玩家越来越多,小鹏依靠高速NGP和城市NGP留下的优势已经越来越不突出。消费者要求变高,仅仅增加覆盖城市、提升基础功能,已经难以吸引关注,技术升级才是关键,AI大模型成为小鹏选择的突破口。

自动驾驶换帅暗藏玄机!小鹏全力押注AI大模型,行业格局要变天-有驾

其实早在2024年4月,小鹏就已经明确了基座模型的智能驾驶路线,透露正在开发720亿参数的超级自动驾驶大模型。按照规划,下个月的年度AI科技日会上,小鹏将展示物理AI技术进展,重头戏就是那个自研AI基座模型。据说这个模型研发周期已经超过一年,所用数据量也是历史之最,说明小鹏的投入很足。支撑这些大模型,算力必须到位,小鹏还专门打造了国内首个万卡级别的AI算力集群,为世界基座大模型、VLA和VLM模型训练提供保障。2025年,小鹏计划在AI和无人驾驶上投45亿元,今后还会持续加码,这些投入全部是为下一步技术突围做准备。

有意思的是,2025年不仅仅是小鹏在调整布局,其它国产车企的智驾团队同样剧变不断。理想近期流失了不少核心技术成员,上个月郎咸朋发内部信,把智驾团队拆分为11个二级小组,目标就是加快AI大模型的落地。吉利此前合并内部相关团队,引千里科技作为主要供应商。蔚来在一年里三次组织调整,目的是适应新一代AI大模型开发机制,全力冲击世界模型2.0。

到底为什么大家都在折腾?因为智驾的技术进化速度太快,过去一两年才变一次,现在几个月就有新方向。组织和领导人要是不跟上节奏,分分钟就会被掉队。每家车企都在找合适方案,有的拆队伍,有的找外部合作,小鹏这次换帅,就是想换个懂新技术的人来领头。实话说,这次高层更换并非偶然,而是在激烈竞争下的必然选择。李力耘适合把技术落地推广,帮小鹏完成了智能驾驶的规模化。现在到了要突破技术天花板阶段,就需要刘先明这样擅长AI大模型、能推动基座模型实际应用的人来带队。接下来看刘先明能否真正把世界基座模型的优势释放出来。

这个模型如果能实现精准推演物理世界,小鹏的自动驾驶真的有可能大变样,不仅能搞定日常路况,还能应对更多复杂情况。事情难度不小,720亿参数、万卡算力集群,每一环都不简单。45亿资金投入最终能否有回报,也还得看实际效果。AI大模型是烧钱又吃力的项目,砸钱不一定有结果,最关键还是团队执行力和技术路线选得对不对。对于小鹏来说,如今已没退路,只有不断冲锋。

这次人事调整,也给行业敲了警钟:智能驾驶的比拼,已经从“谁能快落地”转到“谁能做到领先技术”。谁在AI大模型、基座模型这些核心技术上率先突破,谁就有可能拿到新一轮主导权。小鹏已经迈出第一步,接下来就看刘先明团队能否交出让大家满意的答卷了,市场可等不了太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