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位跨上摩托车的朋友来说,学会如何加油门、如何转弯,只是这趟旅程的开始,而真正决定我们能否安全抵达终点的,往往是那个看似简单却深藏学问的动作——刹车。
很多人可能觉得,刹车不就是捏手柄、踩脚踏吗?
其实不然。
这里面的门道,关乎着物理学、人体工程学,更直接关乎着我们的安全。
今天,我们就用最朴实的话,把摩托车刹车的里里外外说个透彻,希望能帮助大家把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首先要打破一个在很多新手甚至一些老骑手心中根深蒂固的误区,那就是觉得前刹车很危险,一捏就容易翻车,而后刹车才更安全。
这个说法其实是完全错误的,甚至可以说是危险的。
我们来想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当你骑着车快速前进时,突然决定要停下来,由于惯性的作用,整个车和人的重心会猛烈地向前转移。
这就好比你全力奔跑时突然想停步,你的上半身会不由自主地向前倾。
在摩托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载荷转移”。
这个力会把整台车的绝大部分重量都压在前轮上,前轮的轮胎因此被紧紧地压在地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抓地力也随之急剧增强。
有专业的测试数据表明,在一次有效的制动过程中,前轮几乎承担了百分之七十到九十的制动力。
相反,后轮因为重量被转移走了,变得很轻,抓地力大大减弱,就像一个人踮起了脚尖,非常容易失去平衡和抓地力。
所以,真正能让你在最短距离内稳稳停下的,恰恰是你最不敢用的前刹车。
后刹车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扮演的是辅助和稳定车身的角色。
因此,所有刹车技巧的核心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以前刹为主,以后刹为辅。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谈谈在最常见的直线道路上,应该如何正确地操作。
一个完美的直线刹车,是手、脚和身体的协同作战。
你的右手控制着前刹车,操作时切忌“一上来就下死手”。
正确的做法是,用四根手指稳稳地搭在刹车牛角上,然后像在慢慢捏紧一个柠檬一样,平稳、线性地增加力度。
这个过程要有一个由轻到重的渐进感,这样能给车辆的减震系统和轮胎一个反应和适应的时间,让前轮的抓地力能被最充分地利用起来,而不是因为瞬间的巨大力道导致轮胎抱死。
与此同时,你的右脚(如果是踏板车,则是左手)需要轻柔且同步地踩下后刹车。
后刹的力道大约是前刹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就足够了。
它的主要任务不是提供强大的制动力,而是帮助拉直车身,防止车尾在重心前移的过程中变得不稳定而产生摇摆。
手脚的配合就像演奏乐器,需要同步且和谐。
除了手脚的操作,你的身体姿态也至关重要。
刹车时,千万不要因为恐惧而后仰身体,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本能反应。
正确的做法是,身体要主动地微微前倾,用大腿内侧的力量紧紧夹住油箱,将自己和车子融为一体。
臀部可以稍微离开坐垫前端,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你的核心力量和腿部力量来对抗巨大的前冲惯性,减轻双臂的负担,让你的手可以更放松、更精细地控制刹车和车把;二是通过主动前移重心,进一步增加前轮的负载,把前轮的抓地力压榨到极致。
当然,骑行之路不会永远是平坦的直线,更复杂的路况才是真正考验技术的时候。
比如在弯道中,有一条金科玉律必须牢记:弯道不是用来大力刹车的地方。
轮胎的抓地力是有限的,在过弯时,它的大部分抓地力都被用来抵抗离心力,以维持车身的倾斜和循迹性。
如果你此时再强加一个大力刹车的指令,就等于让轮胎同时承担两项极限任务,它的抓地力会瞬间“超载”,结果就是侧滑摔车。
最安全的做法永远是“慢进快出”,在进入弯道之前,就通过刹车将速度降低到自己有信心从容通过的水平。
如果真的在弯道中发现速度过快,必须进行修正,也只能用极其轻微的力度去带一点后刹,或者用前刹施加一个几乎感觉不到的力道,目的仅仅是稍微收敛一下速度,同时必须保持车身倾斜角度不变,平稳地滑过弯心。
在遇到下雨天、沙石路或者路面有积水等湿滑路面时,刹车操作就得更加小心翼翼。
在这些路面上,轮胎的抓地力本身就大打折扣。
所以,你的所有刹车动作都要比平时轻柔至少一半。
前后刹车的联动要更加丝滑,避免任何突然的、急躁的操作。
因为在低附着力路面上,轮胎抱死的临界点会来得非常早,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车辆失控。
在这样的路况下,尽量选择在路面相对平整、干燥的地方,并且让车身保持直立状态下进行制动,会安全得多。
最后,我们来谈谈最极端的情况——紧急避险。
当危险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需要在最短的距离和时间内停下。
这时候,现代摩托车科技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现在,以我们国内众多优秀的摩托车品牌为例,很多车型都已经把ABS防抱死系统作为标准配置。
如果你的车配备了ABS,那么在紧急情况下,请忘记所有关于“点刹”的技巧,你要做的就是相信科技。
用你毕生最大的力气,果断地、一次性地将前刹车和后刹车同时捏死、踩死。
接下来,你会感觉到刹车手柄和脚踏传来“哒哒哒”的高频振动,这正是ABS系统在以每秒几十上百次的频率帮你进行点刹,它能保证车轮在最大制动力下滚动而不抱死。
你只需要抓稳车把,盯紧前方的安全路线,把刹车的工作完全交给电脑。
但如果你的车没有ABS,那么就需要依靠你平时练习的“人肉ABS”技巧了。
你需要快速而平稳地加大前刹力度,凭感觉去寻找前轮即将抱死但还未抱死的那一个临界点,一旦感觉到车轮有锁死的迹象(比如车头轻微跳动),就瞬间松开一点点,然后再次捏紧,如此反复。
这个过程对骑士的经验和感觉要求极高,需要在安全的场地进行大量练习才能掌握。
无论有无ABS,紧急刹车时,身体极度前倾压低重心,都是不变的要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