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停摆500天:10万车主花2000元拖车费后,开始在高速服务区自学故障诊断

威马停摆500天:10万车主花2000元拖车费后,开始在高速服务区自学故障诊断

有位技术背景的高合车主,花了三个月逆向破解了车机系统,做了个简易版远程控车小程序。程序发到群里那天,两万多人同时在线测试,服务器差点被挤爆。这场面搁十年前,谁敢信买辆车还得自己写代码?

去年冬天,威马车主老张的EX5锁电了,趴在高速服务区。客服电话打了两小时,始终是忙音。最后靠群里一位老哥远程指导,用诊断仪强制解锁才算开回家。据说威马停摆之后,路上还跑着十几万辆车,但官方售后网点关得差不多了。车主们从最开始的维权、投诉,慢慢变成了抱团自救——有人众筹买诊断设备,有人录视频教怎么读故障码,还有人专门研究破解车机。

高合那边动静更大。2万多号人组了互助联盟,上海有个哥们儿自费搞来原厂诊断仪,把使用教程拍成十几集视频。群里技术讨论的热度,不比当年BBS上的DIY论坛差。只是这份热闹背后,多少透着点无奈——花几十万买的车,最后得靠“民间高手”续命。

威马停摆500天:10万车主花2000元拖车费后,开始在高速服务区自学故障诊断-有驾

法律这块儿更尴尬。宝沃倒了之后,车主想告福田汽车担责任,法院以“法人独立”为由驳回。话是没错,但车主的损失找谁要?眼下的局面就是,车企说倒就倒,留下一堆车主没辙。

倒是有个对比挺有意思。爱驰在国内基本听不见动静了,德国那边售后照样运转。原因也简单——欧盟规定车企必须向第三方维修店开放技术数据,所以德国车主找家普通修理厂就能解决问题。咱们这边的车主只能干瞪眼,不是技术做不到,而是规矩没到位。

哪吒虽然还活着,但售后也在收缩。去年关了六成县级网点,三四线城市车主修车得等三周起步。河南有位老哥电池包漏液,最近的授权站280公里外,光拖车费就两千多。更麻烦的是,哪吒部分车型用的非标快充协议,只有官方桩能跑满功率,去别家充电站就被限流到30千瓦。这种“半停摆”状态,其实跟彻底关门也差不了多少。

那些“全数字化”的车,风险或许更大。极越01连物理钥匙都没有,全靠APP操控。去年8月有用户发现登录卡顿,服务器响应慢得要命。虽然后来恢复了,但这事儿细想挺后怕——万一服务器真挂了,车门都打不开。这种设计平时挺炫酷,但遇上企业经营波动,就成了最薄弱的环节。

政策层面倒是有些动作。深圳去年试点“新能源汽车售后责任保险”,车企按销量交保费,倒闭后这笔钱能撑五年基础维修。首批进来的有小鹏、比亚迪这些大厂,覆盖面还在扩。市场监管总局也在推“开源维修权”,要求车企停产后至少保留5年数据接口。这些能不能落地,还得再观察。

威马停摆500天:10万车主花2000元拖车费后,开始在高速服务区自学故障诊断-有驾

这波新势力造车,技术迭代是快,配套没跟上。以前买燃油车,零部件通用性强,品牌没了照样好修。现在这些电动车,三电系统、车机软件都是定制的,封闭程度不比苹果手机低。企业一垮,整条生态链就断了。车主想自救,技术门槛摆在那儿;想找第三方,没授权也干不了活。

这两年跟车主聊天,发现大家买车多了个心眼儿——不光看参数配置,还得掂量这家企业能活多久。有人专门研究财报、看融资动态,跟炒股似的。这活儿本来不该消费者干,但没办法,售后保障这么脆弱,不多留个心眼儿不行。

买车容易养车难,这话放现在得加一句——修车更得看运气。已经上车的朋友,车主群该进就进,技术帖该存就存,说不定哪天用得上。还在观望的,除了比价格看配置,也该想想:三年后,这个售后站还开不开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