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中国汽车市场,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热闹非凡”。
如果你去逛逛车市,会发现各种降价、补贴的消息满天飞,车企们为了多卖几台车,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价格战打得异常激烈。
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车市太“卷”了,大家都在比谁的价格更低,似乎不降价就卖不出去车。
然而,就在这样一片“杀价”声中,有一家车企却交出了一份让人有些意外的成绩单。
这家车企就是吉利。
根据他们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报告,公司不仅营收达到了惊人的1503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且核心净利润也高达66.6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好奇了,当同行们都在为利润发愁,甚至不惜“亏本赚吆喝”的时候,吉利是怎么做到一边把车卖得火爆,一边还能稳稳当当赚钱的?
他们是不是有什么独特的经营秘诀,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独善其身,甚至逆流而上?
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吉利一套深思熟虑的战略,他们管这个叫“反内卷”,说白了,就是不跟别人玩简单的价格比拼,而是要走一条更高质量的增长道路。
首先我们来看看吉利这份成绩单到底有多亮眼。
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总收入达到了1503亿元,同比增长了27%,这个增长速度在如今的市场上相当可观。
更关键的是利润,核心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了102%,这意味着公司的赚钱能力实现了一倍的增长。
在汽车行业,销量增长不一定代表利润增长,很多车企都是“增收不增利”,卖的车多了,赚的钱反而少了。
但吉利实现了“量价齐升”,上半年总销量卖出了140.9万辆,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变化,就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占比第一次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1.5%。
这说明吉利在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一步上,走得非常成功和扎实。
正是基于这样的底气,吉利还把全年的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到了300万辆,这充分显示了他们对下半年市场的信心。
那么,吉利这套“反内卷”的打法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
核心就是不陷入低层次的价格战,而是把竞争拉回到技术、品质、品牌和价值这些更根本的层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吉利在产品布局上下了很大功夫,形成了一个覆盖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矩阵。
在大众主流市场,他们有吉利银河系列。
这个系列是吉利新能源战略的核心力量,上半年销量高达54.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两倍,可以说是增长的绝对主力。
其中的全球车型吉利银河E5,上市后就广受欢迎,不仅在国内月销过万,还成功出口到了全球30个国家,证明了其产品力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在中高端市场,他们有领克品牌。
领克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出色的操控性能吸引着年轻消费者。
上半年,领克销量达到了15.4万辆,而且它的保值率在同类品牌中名列前茅,这说明消费者对领克品牌的价值和品质有很高的信任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像领克900这样的车型,已经成功打入了35万元以上的高端混动SUV市场,这标志着领克品牌正在向上突破,具备了在更高价值区间竞争的实力。
而在纯电豪华市场,吉利则派出了极氪这张王牌。
极氪从诞生之初就定位高端,直接与国际豪华品牌竞争。
今年上半年,极氪销量接近9.1万辆,并且其整车毛利率达到了17.3%,创下新高。
在许多新势力品牌还在为亏损发愁的时候,极氪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
旗下的极氪009更是成为了40万元以上豪华MPV市场的领跑者,甚至有统计说,在中国市场每卖出两台四座布局的超豪华车型,就有一台是极氪009,足见其在高端市场的统治力。
通过吉利银河、领克、极氪这三大品牌的协同发力,吉利在主流、高端、豪华市场都布置了强有力的棋子。
这种优化的产品结构,使得吉利不再仅仅依赖低价车型走量,高价值车型的热销直接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使得毛利率达到了16.4%,在行业里处于一个相当健康的水平。
当然,敢于“反内卷”,光有好的产品规划还不够,最硬的底气来自于技术。
吉利深知,没有核心技术,所谓的品牌和价值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这些年来吉利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如今这些投入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
在智能驾驶领域,吉利发布了千里浩瀚辅助驾驶系统,这个系统以安全为核心,在算力、算法和数据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算力配置起点就超过了100TOPS,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无盲区感知,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轻松的驾驶体验。
更让人觉得有些科幻的是,吉利还在布局“天地一体化”的出行生态。
他们通过旗下的时空道宇公司,已经发射了41颗在轨卫星,组建了“吉利星座”。
这可不是噱头,这些卫星能为吉利汽车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无缝的卫星通信服务,这意味着以后开着吉利的车,即使在没有手机信号的偏远地区,也能保持与外界的联系,这无疑是巨大的安全保障和技术优势。
在电动车的核心“三电”技术,特别是电池方面,吉利也整合资源成立了吉曜通行电池产业集团,并将旗下的电池技术统一为“神盾金砖”品牌。
这种电池主打的就是安全,同时在充电速度、续航寿命和低温性能上都有出色表现,解决了目前电动车用户最关心的几个痛点。
除了在国内市场深耕,吉利还将目光放眼全球,通过“技术出海+本地化运营”的模式,加速全球化布局,打造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出口销量超过了18万辆,并且在海外市场的布局越来越深入。
他们不再是简单地把车卖到国外,而是在埃及、印尼等地建立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和交付。
旗下的各个品牌也都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比如极氪已经进入了瑞士、丹麦等欧洲国家,领克也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
这表明吉利的出海战略是体系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汽车集团,这也帮助他们有效规避了国内市场的过度竞争。
总的来看,吉利2025年上半年的这份成绩单,清晰地展示了其“反内卷”战略的成功。
他们没有选择最容易的降价之路,而是选择了更艰难但更可持续的道路,即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精心的品牌建设和高质量的产品来赢得市场。
事实证明,当一家企业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时,消费者是愿意为其买单的。
吉利的实践,也为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回归商业本质,坚持长期主义,或许才是最终赢得未来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