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

聊到“日系车一哥”——你会想到谁?

丰田?本田?还是……那个曾经响彻街头巷尾的四个钻石标?

三菱

这个名字,对老一辈车迷来说,是速度与力量的代名词。是帕杰罗翻山越岭的背影,是EVO在拉力赛场上扬起的尘土,是无数少年心中“性能图腾”的起点。

可如今呢?

广汽三菱没了。

沈阳发动机厂更名“沈阳国擎动力”。

连最后一点存在感,都被抹去。

它不是慢慢消失的。

它是——断崖式坠落。

2018年,年销14.4万辆,看似风光。

2022年,全年销量仅3.3万辆

2023年,直接归零。

停摆

这背后,真的只是“没搞新能源”这么简单吗?

不。

我们总说,落后就要挨打。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有驾

可三菱,它压根没落后。

它甚至——起跑比谁都早

2009年,它就推出了i-MiEV

日产聆风早一年。

丰田RAV4EV早三年。

电动化?它不是没尝试。

而是——在中国,它根本没认真做

阿图柯EV,2022年才姗姗来迟。

一款基于淘汰平台的“油改电”产品。

续航400公里出头。

设计平庸。

毫无技术亮点。

市场反应?冷淡。

销量?几乎为零

你说它错失新能源风口?

没错。

但问题是——

本田,电车卖得好吗?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有驾

丰田,bZ系列崩得更惨。

现代,IONIQ系列在中国几乎无人问津。

可它们,都没倒。

甚至还在加码。

为什么三菱,就走到了尽头?

答案,藏在它的“身份错位”里。

曾经,它是中国车企的“技术奶爸”。

35%——这是当年国产车搭载三菱发动机的市场份额。

奇瑞用它。

华晨用它。

东南、双环、陆风……全靠它撑着。

那时的三菱,是“幕后英雄”。

不露脸,只出力。

躺着赚钱。

可它不甘心。

它想从“配角”变成“主角”。

于是,2006年,牵手广汽,成立广汽三菱

初衷很好。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有驾

要在中国,打造自己的整车帝国。

但问题来了——

你前脚还在给奇瑞、比亚迪供发动机。

后脚就自己造车,跟他们抢市场?

这不等于——

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客户瞬间变对手。

合作?还怎么合作。

长城会想:我干嘛帮你卖车?

比亚迪会想:我自己的技术都快溢出了,还用你发动机?

于是,反噬开始了

三菱的发动机业务,断崖下滑。

整车业务呢?也没起色。

你以为是产品不行?

不。

是它被困在了“过去的技术思维”里。

2013年,欧蓝德来了。

当时,真香。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有驾

空间大。

性价比高。

四驱系统扎实。

可问题是——

一款车,卖了十年

2018年的“换代”,只是小改款。

平台没换。

内饰没变。

车机还是“老人机”水平。

用户要什么?

大屏?智能?网联?

三菱:没听过。

2019年,戈恩事件爆发。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分崩离析。

三菱全球战略收缩。

中国,被彻底边缘化。

六年

没有一款全新平台车型

别人在推800V高压快充。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有驾

它还在研究10万元SUV的CVT变速箱调校。

别人在卷智能座舱。

它的车机,连蓝牙音乐都卡。

这不是技术落后。

这是——战略放弃

它以为,靠“欧蓝德情怀”能撑下去。

可消费者不是傻子。

你卖15万。

比亚迪宋,卖18万,带DM-i,纯电续航110公里。

配置拉满。

智能驾驶都有。

你拿什么打?

有人说,它该早点推纯电。

可现实是——

就算它2018年推出一款“真正”的电车,就能赢吗?

难。

因为它的品牌,已经“下沉”了。

在消费者心里,三菱=老旧。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有驾

三菱=过时。

三菱=“我爸那辈开的车”。

品牌形象一旦崩塌,再想重建?

太难了。

你看BBA,也在推电车。

但人家有品牌护城河。

用户愿意给溢价。

三菱呢?

连燃油车都没人买账了。

更致命的是——

错判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它本可以继续做“技术供应商”。

把发动机、四驱系统、变速箱,卖给更多中国品牌。

结果呢?

自己下场造车,把客户全得罪了。

整车又没做出亮点。

两头落空

这就像一个厨艺大师,本可以开调味品厂,财源滚滚。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有驾

却非要开餐厅。

结果菜不好吃,还把供应商全得罪了。

最后——

店倒闭了

配方也被买断了

现在回头看,三菱的败退,不是偶然。

是必然。

它输在——

太早赢了

所以,看不清方向。

它曾是规则的制定者。

可当规则变了,它却还在用旧地图,找新大陆。

中国市场的变化速度,是指数级的。

你慢一步,就被甩出赛道。

慢两步,连影子都看不见。

而三菱,它不是慢了一步。

是——

原地踏步了六年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有驾

有人说,它可惜。

我说,不。

市场从不讲情怀。

只讲结果。

你提供不了用户想要的产品。

再辉煌的过去,也救不了你。

现在的三菱,还能回来吗?

可能。

但前提是——

它得先承认:

自己,已经不是“一哥”了

它得放下身段。

要么专注技术输出。

要么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

否则——

四个钻石标,只会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而回忆……

昔日“日系车领头羊”,如今缘何折戟中国市场?-有驾

是不能上路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