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多公里纯电续航,插混MPV居然还能这么卷?岚图汽车最近搞出来的这套“岚海智混”技术,属实把不少人眼球拉过去了,甚至不少混动车的老炮用户都直呼“离谱”。
大家知道平时纯电MPV续航都多少吗?200公里出头就算能打,大部分还在那150公里徘徊,偶尔标个200出头,路况稍微复杂点还得打小折。
而现在岚图梦想家上来直接干到360公里纯电,还是5.3米多、吨位着实不小的大块头MPV,一点没给对手留面子。
这到底是什么操作?岚图这是要把同行们都摁地摩擦一遍的节奏?
不少人看到这消息,估计脑子里都装着一个问号——这玩意真的靠谱吗,还是厂商玩套路?
你别说,岚图这次就真没绕弯子,新技术刚发布直接用在量产26款车型上,8月29日就开预售,芯片伺候,电池顶配,一副字都不解释的狠劲。
插混技术做到这个地步,说实话,最近几年同类MPV玩家见得多了,能把纯电续航拉这么长的,目前真没谁。
想想现实点,很多车主想要MPV接孩子、跑商用、周末出去溜达一圈,光靠油,油价就是灵魂消费。
纯电?万一没电或者没法马上冲,续航焦虑分分钟让你原地emo。
那种“电池小,油费高”的两面夹击,真是劝退了一大把潜在用户。
以前觉得混动车就是个妥协产品,不电不油,看谁都气;现在好像直接打破了天花板。
大电池加持后,绝大多数用车场景都能无痛覆盖,城市通勤、高速长途都不用琢磨着找充电桩。
再说纯电MPV吧,续航虽然上去点,可价格也飞升,慢慢就成了少数人的游戏。
岚图看来是找到了通往“大众市场”的钥匙,插混模式下纯电出行,实在不行再用油托一把,这才叫真解决痛点。
别光说梦想家旗舰MPV很能打,岚图家里轿车也不含糊。
你看那“追光”,插混版都已经全球首个240公里+纯电续航了,现在新一代直接升级到超410公里,放眼世界谁有这胆子?
不少高端纯电轿车,标着500公里续航,真开出城过个周末就歇菜。
追光插混这续航,说实话已经能和同级纯电正面硬刚,想想要得多激进的用料、多硬核的研发。
东风这种央企胆子不小,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跟民营彳亍(注:网络词汇,意为慢慢来)打法完全不一样。
大手一挥,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合体进击,别人刚立项岚图都已经下线。
你觉得这还只是个“旗舰炫技”?其实背后是产业模式都被牵动,逼得那些在混动领域不思进取的车企都不得不仓皇跟进。
谁还好意思还端着150公里混动自信满满?人家岚图都三四百公里起步了。
今年到明年,不得来场插混续航大爆发圈地运动?
有点像小时候玩游戏机,一个人刚刷到通关,下一波人全提档升级开外挂,不进步的只能自罚下场。
电池、大电池,再大点。
满世界都在喊缺芯、缺电,岚图这套大电池能不能安全,能不能经用,其实他们也不藏着掖着——央视都请过来现场实测。
超充技术也一并拉来,800V高压平台,20%到80%电,320kW的5C快充速度,比去超市买包烟还快。
大家是不是常听广告说“充电五分钟,通勤一整天”?现在突然有点真实味道了。
跑市内,大电池随便挺,跨城也不怵,什么京津,广深,成都重庆,双城通勤基本都能一把拿捏。
不少车主最怕什么?
怕跑长途,怕没桩,怕一家老小困在服务区干瞪眼。
岚图偏偏把补能速度提到咖啡时间,这背后的电控、电池热管理和平台匹配,说白了就是整车体系功底见真章。
不是那些PPT吹牛就行的,真正贴地飞行的产品才会赢用户。
其实这几年新势力品牌太多,有的光会喊口号,什么“科技驱动、数据智能”,落到买车还得琢磨残值、脑子过一遍“换电还是加油”问题。
岚图搞的乾崑智驾ADS4,鸿蒙座舱5,再叠加可变空气悬架,这些技术这么一串一串像串糖葫芦似的全给配齐。
并且还拍着胸脯说2025年要全线突破,MPV、SUV、轿车一个都不落下。
这可不是纸面上的“画饼充饥”,他们早期正儿八经是走了不少弯路,从五年前就自研、吞资源、混资金链。
熬到今天不仅扛住了各种试炼,还能厚积薄发每次发布会都有“超纲发挥”。
再来看市场,MPV、SUV、轿车,每个细分都要覆盖,打江山的野心根本藏不住。
新势力里拼体量和硬技术,很少有品牌能和岚图掰手腕。
话说回来,企业搞车是要给用户解决真问题,不是做展览。
央视硬核曝光大电池安全测试,无论是碰撞防护,还是极端环境操作,都是实打实的底气。
现在消费升级了,不少家庭选车更关注安全和智能系统,岚图这波把最值钱的东西全堆到新车里头。
你看他们这次登陆港股联交所,直接变身东风的门面担当。
其他品牌还在为一块电池配套疲于奔命,这头已经打通资本到研发到产线全链路打法,市场格局或许要真拐个大弯。
还是那句话,这种技术进步内卷,不是作秀,也不是拉票。
市场有猎豹式玩家,就有蜗牛爬型参与者。
真正愿意赌技术、砸资源、做异想天开的创新,才能引领一轮快马加鞭的车圈淘汰赛。
打个比方,现在新能源车市,已经不是“你慢我等你”那种温吞水了,更像街头格斗,谁反应慢半拍就真得挨揍。
岚图此刻的各种组合拳又快又准,行业压力山大,但用户能淘到的“宝”,倒是越来越多。
反倒无形中把水搅活,后续如果真刺激出800公里纯电、1000公里超大电池产品,咱就得准备见证一次行业大进化,电池管理、电动化安全、智能补能还有谁敢懈怠?
谁还想着混日子,迟早变成坐冷板凳的“边缘人”。
整套新玩法跑在前头的企业,又成了下一阶段规则制定者。
讲真,这种大格局和魄力,普通合资和民营还真学不来。
虽然“续航焦虑”像陈年老梗一直都在刷屏,但说不定明年我们在家“大电池”横飞,两年后再嘲笑今天的自己怎么还在去抢“充电桩”的风口浪尖。
搞不好以前出行,一路心里打鼓怕断电,日后就是随心所欲去哪都没问题,车主最踏实的安全感还不是这样来的?
聊到最后,其实每一家车企都在等一个分水岭,今天这波“岚海智混”,八成就是将来用来评判插混新标准的那个“起跑线”。
你怎么看待岚图这种高纯电续航插混打法,是行业刷新还是虚高数据?
你更倾向高续航插混,还是全力上大纯电?欢迎留言聊一聊你的“用车焦虑”!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