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啊,要说北京哪个火车站最“出圈”,那估计得是北京朝阳站了。
好多坐火车路过那儿的朋友都挺纳闷的,说这换乘大厅里怎么回事啊,跟逛车展似的,两台崭新的汽车就大大方方地停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一台看着又高又硬,跟个铁疙瘩似的,另一台呢,长得特别科幻,跟电影里未来的车一样。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火车站不是着急忙慌赶路的地方吗,怎么还搞起展览来了?
其实啊,这事儿还真不是简单的摆两台车做广告那么简单,里头的门道,跟咱们每个人的生活,还有咱们首都北京未来的样子,都有点关系。
咱们得先说说,为啥选在了火车站。
您想啊,火车站是个什么地方?
人流量大得吓人。
特别是像北京朝阳站这样的重要交通枢纽,一天到晚人来人往,跟流水的席一样。
根据一些公开的数据,平常日子里,朝阳站一天接待的旅客就好几万人,要是赶上春运、暑运或者节假日,一天突破十万人次那都是常事。
这么多人从这里经过,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一个天然的“广告位”。
北汽集团把车放在这儿,那效果可比在电视上投广告、在网上做推广来得直接多了。
毕竟,图片视频看得再多,也不如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来得真实。
这笔账,企业算得很明白。
但这事儿又不光是企业自个儿的事。
背后还有个重要的推手,就是北京市重点站区管委会。
现在政府部门的思路也越来越活了。
过去,大家觉得管委会的工作就是把车站的秩序管好,让大家安全、顺利地上下车就行了。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提出了一个新词儿,叫“站城融合”。
这词听着挺官方,说白了就是,火车站不能再是一个孤零零的、只有交通功能的建筑了,它得跟整个城市融为一体。
它得是北京的一个“客厅”,一张“名片”。
天南海北来的客人,一出站,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客厅”的样子。
那这个“客厅”里应该摆点什么,才能体现出北京的特色和水平呢?
总不能光秃秃的吧。
所以,当北汽这个在北京土生土长的汽车大厂,带着自己最拿得出手的产品找上门来,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管委会需要有分量、能代表“北京智造”的好东西来装点门面,北汽呢,也需要一个这么大的舞台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合作了,之前在北京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都搞过,效果都挺好,这次算是把成功的经验又用到了朝阳站。
接下来说说这次展出的两台车,为什么偏偏是它们?
这选车可不是随便挑的。
一台是北京越野BJ40,另一台是北汽极狐阿尔法S5。
这两台车摆在一起,那感觉可太有意思了。
先说BJ40,这车在中国玩越野的人心里,那地位可不低。
你看它那个样子,方方正正,有棱有角,一看就是个硬汉。
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敢去探索、不怕困难的劲头。
把它放在这儿,就像是在告诉所有路过的人,咱们中国制造,不光能造精细的东西,也能造出这种皮实耐用、能陪你走遍天下的硬家伙。
这背后,是北汽几十年造车经验的积累,是那种从军工品质传承下来的可靠感。
它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筋骨”,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再看旁边那台极狐阿尔法S5,画风就完全变了。
它的线条特别流畅,造型非常前卫,充满了科技感,一看就是新能源时代的产物。
你坐进去感受一下,那块巨大的中控屏幕,那种简洁又智能的内饰,会让你觉得这车不像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东西。
它代表的是什么呢?
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大脑”,代表着我们在电动化、智能化这条新赛道上的追求和成果。
现在全世界都在搞新能源汽车,咱们国家在这方面起步不晚,发展得还特别快,极狐就是北汽交出的一份答卷。
所以您看,把这两台车放在一起,它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它像是在讲一个故事:咱们中国汽车,既有像BJ40这样继承了优良传统、筋骨强健的“老炮儿”,也有像阿尔法S5这样面向未来、头脑聪明的“新青年”。
这一传统一未来,一硬朗一智能的组合,就把今天中国制造业的形象给完整地展现出来了,有底蕴,更有冲劲。
当然了,光摆着让大家看还不够。
这次活动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大家能“玩”起来。
他们专门搞了个区域叫“北汽会客厅”,你不用隔着围栏远远地瞅。
刚下火车的旅客,拖着行李,可能正觉得累呢,一抬头看见这两台漂亮的车,好奇心就上来了。
工作人员不但不拦着你,还会笑着请你坐进去体验一下。
你可以亲手摸摸方向盘,感受一下座椅舒不舒服,点点那个大屏幕,看看智能系统反应快不快。
这种零距离的接触,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它让汽车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商品,而是一个可以跟你互动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品牌的了解和好感,就是从这种小小的、意料之外的体验开始的。
据说,现场还会有一些互动小游戏,让大家在等车、换乘的这点碎片时间里,不仅不觉得无聊,还能开开心心地长点见识,感受到首都科技发展带来的那份惊喜和便利。
从这么一件小事儿,咱们其实能看到背后的一些大变化。
首先,这体现了咱们中国品牌的自信心。
搁在十几二十年前,国产车可能还不太好意思在首都这么核心的交通枢纽上这么高调地展示自己。
但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的技术上来了,产品力强了,我们有底气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让全国人民来“检阅”。
这份自信,是靠一个个技术突破、一款款好产品实实在在挣来的。
其次,这也给咱们城市的公共空间怎么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火车站、机场这些地方,以后可能不仅仅是交通中转站了。
就像这次,它成了科技展台,以后可能还会变成音乐厅(据说朝阳站后面还计划搞民乐快闪),变成博物馆(还计划有故宫文化展示)。
把这些文化、科技元素融入到我们日常出行的空间里,整个城市就变得更有趣、更有内涵了。
最后,这也是一种特别聪明的讲故事的方式。
我们总说要讲好中国故事,怎么讲?
有时候,不需要太多豪言壮语,就通过这样一件件具体的事,一个具体的产品,让大家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中国的进步和变化,这种感受,可能比任何宣传都来得更直接、更有力。
一个南来北往的旅客,在北京朝阳站的匆匆一瞥,或许就会在他心里,悄悄地更新对“中国智造”的认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