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北京车展一位中东客商对奇瑞展台的"风云"轿车一见钟情。 他追到芜湖在街边拦住正在开会的董事长尹同跃仅用10分钟就敲定了首批10辆车的出口订单。 那一年中国汽车年出口总量只有2.6万辆没人能想到这10辆车的订单拉开了中国汽车批量出口的序幕。
24年后奇瑞的累计海外销量突破500万辆大关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品牌车企。 与此同时奇瑞集团以"黑马"姿态跃居《财富》世界500强第233位排名较去年飙升152位成为榜单上跃升最快的汽车企业。 这"双500"的成就标志着中国汽车全球化迈入新阶段。
2025年1-7月中国汽车出口三强格局稳固:奇瑞以66.94万辆的出口量持续领跑同比增长7.54%;上汽集团以57.61万辆位居第二;比亚迪则以55.03万辆、同比增长135%的增速紧追其后。 三强累计出口均突破55万辆各自的出海路径却截然不同。
在俄罗斯的街头奇瑞4S店提供终身免费道路救援;在中东的沙漠中瑞虎5x凭借"耐造性"成为首款出口破百万的中国车型;在巴西本地化生产的瑞虎7 Pro比本田CR-V便宜30%却配有专属教堂婚礼服务这些细节构筑了奇瑞的出海壁垒。 这家最早出海的中国车企已在全球建立10个生产基地仅俄罗斯工厂的本地化率就达85%。 今年上半年奇瑞55万辆的海外销量中44%来自中东、俄罗斯及南美市场在以色列市占率逆袭至10.7%甚至超越了现代和起亚。
上汽集团则手握一张"英伦王牌"。 2007年收购的MG品牌如今已在20多个国家跻身销量前十。 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汽发布"Glocal战略"全球思维配本地行动。 在欧洲MG4 EV靠英伦设计情怀和L2智驾系统打开市场售价却比大众ID.4低25%;在泰国MG品牌11年卖出22万辆;在印尼五菱电动车市占率超37%。 支撑这份成绩的是上汽覆盖全球的产业链:自营的35艘滚装船组成物流舰队伦敦、硅谷、特拉维夫三大研发中心协同创新还有遍布100国的3000家经销商网络。
比亚迪的出海故事更具突破性。 今年5月比亚迪海鸥在15个欧洲国家同步上市售价仅2万欧元引发多国门店排队试驾。 这已是比亚迪三年内在欧洲推出的第8款车型。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巴西:比亚迪5月零售销量跃居品牌第四市占率达9.7%。 7月1日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这座投资71亿元的生产中枢将成为南美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技术成为比亚迪征服市场的利器。 在德国搭载900V超充平台的海狮07 EV充电5分钟可补能300公里当地车主直言"比特斯拉V3快一倍";在澳大利亚BYD SHARK皮卡半年卖出2.6万辆;在日本海狮07 EV单月贡献品牌60%销量助推比亚迪跻身进口车前十。 为突破海运瓶颈比亚迪自建8艘滚装船队其中9200车位的"BYD SHENZHEN"号已承运超7万辆新能源车。
中国车企第二梯队同样在开辟新路。 吉利汽车上半年出口18.4万辆极氪009在泰国MPV市场摘得销冠;长安汽车在东南亚推出支持800V快充的深蓝SL03充电12分钟续航400公里;零跑汽车则借力Stellantis集团短短半年在欧洲建成550家渠道6月在德国纯电市场占有率突破1%。
当长城皮卡在澳洲上市时当地农场主发现混动版山海炮Hi4-T的油耗比丰田坦途低30%;而悦达起亚、北京现代等合资品牌也开始将中国作为产能基地反哺全球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中国汽车出海的新图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