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最近整了个活儿,新款5系和i5,43.99万起。第一眼看过去,好家伙,一股子“我虽然更新了,但又没完全更新”的禅意扑面而来。这操作,讲真,三体人看了都得先重启一下逻辑单元才能理解。宝马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在电动化的浪潮里,做一个最倔强的巴伐利亚压缩毛巾,遇水膨胀,但本质还是那块布。
所谓的配置微调,简直是行为艺术的巅峰之作。取消AR实景导航,换成智能泊车。我翻译一下:把一个听起来像是钢铁侠用的任意门,换成了一个驾校教练都能提供的服务。美其名曰“更懂用户”。懂什么?懂用户口袋里的钱不好骗了,只能从这些花里胡哨的地方往下抠?这他妈也叫升级?!这不是升级,这是在修炼一种名为“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玄学刀法,刀刀都砍在自己身上,还问你疼不疼。说到这个AR导航,我就想起以前用诺基亚玩那个地图,走两步就得重新定位,急得我直跺脚。
现在是什么市场?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是掀桌子式竞争。当你的邻居开始用冰箱彩电大沙发搞闪电战的时候,你还在研究你家那把祖传的宝剑怎么抛光才能显得更有仪式感。这就很魔幻。人家比亚迪、蔚来、理想,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直接把价格和配置的餐厅给爆了,开起了路边大排档。宝马呢?还在慢悠悠地擦着高脚杯,跟客户讲:“先生,我们这的牛排,有信仰加成。”
这种信仰,就是一种品牌玄学。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老款宝马的中年人,我太懂了。你买的不是车,是那个蓝天白云标带给你的精神马杀鸡。是你在同学会上把钥匙往桌上一扔的那个瞬间,空气中弥漫的、名为“我混得还行”的费洛蒙。宝马很清楚,会买5系的人,根本不在乎你那点配置的小九九。他们在乎的是,这车开出去,别人还认不认。所以宝马的策略就是稳,稳得一批,稳到让人怀疑它的产品经理是不是还在用诺基亚。
但是,时代变了,大人。电动爹i5的出现,就是宝马心态爆了的最好证明。它想证明自己也能修仙,也能搞纯电,也能“加大加大加大”续航里程。最长续航713公里,听起来666。但问题来了,买i5的人,图的是什么?图的是宝马的驾驶乐趣?那为什么不买油车?图的是电动车的科技感和经济性?那为什么不去看隔壁那些已经杀疯了的新势力?
这就陷入了一个逻辑的道诡异仙。i5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试图讨好所有人,结果可能谁都得罪了。喜欢宝马操控的,嫌它不够纯粹;喜欢电动车智能的,嫌它不够激进。它就像一个穿着西装去打篮球的精英,看起来很努力,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宝马在燃油和电动之间搞平衡,不是什么深思熟虑的战略,而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分裂。一边舍不得燃油车的利润和基本盘,一边又对电动车的未来充满焦虑,生怕被时代一脚踹下车。所以它搞出了轻混这种东西,本质上就是给燃油车套上一层金钟罩铁布衫,假装自己很环保,可以再多续几年。这不叫转型,这叫续命。
而真正的颠覆,从来不是在实验室里发生的。你搞再牛逼的智能泊车,也解决不了一个喝大了的哥们儿在你车位上躺平的问题。你续航再长,也顶不住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排队的大爷大妈们的热情。我早就说过,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特斯拉,不在蔚来,而在老头乐。因为老头乐从不讲武德,不讲规则,它们本身就是规则。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混沌的、不讲理的现实,才是所有高大上技术真正的试金石。
所以,宝马这次改款,藏着什么?什么都没藏。它就是一次常规的、甚至有点心虚的挣扎。它想告诉市场:我还活着,我还能打。但市场会问:然后呢?你的下一招是什么?是继续挤牙膏,还是直接掀桌子,搞一台25万的电动3系,把所有人都拉下水?
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在如今这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时代,体面已经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宝马放不下的,恰恰是它最引以为傲的体面。它还在试图扮演一个贵族,而其他人早就是提着刀的野蛮人了。
最终,用户花四五十万买的是什么?对于燃油5系的用户来说,他们买的是一个确定性,一个社交符号,一种“我还是我”的执念。对于i5的用户,讲真,我不太理解,可能是一种爱吧。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宝马是引领潮流,还是被潮流推着走?它既没有引领,也没有被推,它是在原地做一种非常复杂的布朗运动。它在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面对未知的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