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又搞了一大新闻,直接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一组所谓的Cybercab实车照片,整整一辆车就停在得来速餐厅门口,跟普通人似的排队买东西吃。
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谁能想到自动驾驶汽车都快走到我们生活中了?
这说明了啥?
说明特斯拉这家伙又是在技术上整出了点新花样,别人还在琢磨怎么把车造得更省油、更智能,特斯拉直接把自动驾驶、AI、量产这些词儿融到了一块,真是挺能折腾的。
说到这辆Cybercab,大家先别觉得名字复杂,其实就是特斯拉自家设想的未来全自动驾驶出租车。
这个概念早几年马斯克就在各个场合吹过,说以后出门不用开车,拿手机约个车就行,车来了自己走进车厢,车自己送你到目的地,啥方向盘、踏板都省了。
虽然听着很科幻,但这次特斯拉晒出实车照片,确实让人感觉离这个目标又近了一步。
特别是有人说这车的部分组件已经进入量产状态,而且前脸造型、车门设计啥的都已经接近成品了,这就不是纸上谈兵了,是真在往现实走。
其实我觉得,做这种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概念,谁都有,但能真把车造出来,能在公开场合亮相,还能让人看出已经接近量产,这就说明特斯拉确实是技术和执行力比较强。
你像一些传统车企,自动驾驶的事儿也吹,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理想里,最多某些高档车型有点辅助驾驶功能,距离全自动还差得远。
所以,特斯拉这次把车晒出来,肯定是有意推动舆论——让大家觉得自动驾驶真的要来了,而且特斯拉是领头羊。
再说说Giga Texas工厂的事。
大家都知道,特斯拉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了超级工厂,马斯克这人就是爱折腾,动不动就造个超级工厂。
这次外媒说工厂的生产设备已经安装了好几个月,而且Cybercab项目的测试也在加速推进。
这说明特斯拉不是光耍嘴皮子,是真在投钱投人搞研发。
要知道,造一辆能自动驾驶的出租车,光有AI算法可不行,硬件、车身安全、各种传感器都必须跟得上。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资本和技术投入,根本干不出来。
所以结合工厂的进展来看,Cybercab确实是奔着量产去的,早晚会在美国街头见到。
过往几周,Cybercab在弗里蒙特工厂测试跑道上试运行,又在得州超级工厂的碰撞测试设施附近现身,这些小动作都表明特斯拉在全方位推进测试。
碰撞测试是新车上市前的必经环节,说明这车已经不只是实验室里的模型,而是奔着真车上路去的。
尤其是测试跑道、公共道路的试运行,这都是对自动驾驶系统的实地检验。
其实自动驾驶最难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怎么在各种复杂路况下保证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能不能处理得当,这种大规模路测就很关键。
现在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就是Cybercab的配置问题。
有人猜测这车会不会连方向盘和踏板都没有,完全靠AI控制。
马斯克之前就说过,未来自动驾驶车辆连方向盘都省了。
但前不久特斯拉董事会主席罗宾·德诺尔姆透露,说可能还是会配方向盘和踏板,这一下子跟之前马斯克的设想就不一样了。
我觉得这其实挺能说明问题:即便技术上能做到全自动,但真要推向市场,安全、法规、用户体验这些问题还得考虑。
你说要是有一天真有辆车连方向盘都没有,上路一出问题,驾驶员连手动操作的机会都没了,谁敢坐?
所以,哪怕自动驾驶再厉害,初期还是会保留传统操作方式,给用户一个安全感,逐步让大家接受新事物。
这其实也是新技术落地的一种惯例,刚开始大家都不太敢完全依赖机器,万一哪天系统出错了,总得有个人能接管。
这跟智能手机刚出来时候也差不多,大家还是习惯用电脑,手机只是补充,慢慢用得多了才敢彻底依赖。
所以Cybercab方向盘和踏板的保留,我觉得是特斯拉在做市场妥协,也是对安全和法规的一种尊重。
再回头看看特斯拉的这波操作,说实话,马斯克一直都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
别人还在怀疑自动驾驶会不会实现,他已经开始往量产推进了。
对于自动驾驶出租车这个市场来说,一旦技术成熟,真的能做到安全可靠,那就是颠覆性的变化。
你想,现在打车,司机少了成本高了,自动驾驶如果实现,车主、公司都能省一大笔钱,用户体验也更好。
特别是一些城市夜晚、偏远地区,司机不愿拉活,有了自动驾驶出租车,随叫随到,客户用起来肯定方便。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是说造出来就能马上落地。
首先得解决监管、法律、事故责任这些问题。
万一发生交通事故,是车企负责还是车主负责?
自动驾驶系统能不能百分百保证安全?
这些都是摆在特斯拉和行业面前的大难题。
美国虽然科技发达,但政策、法律也很复杂,自动驾驶车要想商业化,还得过政府那关。
特斯拉这种公司,虽然技术牛逼,但要想让真正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跑满街,还得一步一步来。
另外,自动驾驶对AI算法和传感器要求极高。
你看这次Cybercab照片里,前脸造型精致,结构扎实,说明这车肯定装了不少高端传感器和计算模块。
自动驾驶要做到安全可靠,实时处理各种复杂路况,传感器能不能识别行人、障碍物,AI能不能做出正确决策,这都是技术挑战。
现在特斯拉在这方面一直走在前面,但这条路也不好走。
自动驾驶领域有个说法,99%问题都解决了,最后那1%才是最难的。
因为路况太复杂,极端情况太多,AI再聪明也有失误。
所以即便Cybercab能量产,也需要大量实地测试和数据积累,确保系统足够稳健。
另外一个角度看,特斯拉走自动驾驶出租车路线,其实是想做未来出行平台的老大。
你想,车企过去是卖车赚一次钱,未来如果自动驾驶出租车普及了,特斯拉这种公司能做车队运营平台,用户按需叫车,公司持续有收入,这比卖车一次性挣钱要划算多了。
就像苹果做手机不光靠卖硬件,还靠App Store和服务挣钱一样。
马斯克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抢先布局,争当未来出行生态的老大。
不过,中国市场跟美国不太一样。
国内政策、路况、用户习惯都有差异。
虽然国内也有不少公司在搞自动驾驶,比如百度、小鹏、华为啥的都在做Robotaxi,但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一段距离。
特斯拉这次推Cybercab,如果能在美国落地成功,肯定会影响全球,国内公司也会跟着加速布局。
但最终谁能在中国做大,还得看技术、政策和市场适应能力。
总的来说,特斯拉这次晒Cybercab实车,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量产进展,确实是一次强有力的市场信号。
马斯克这人就喜欢用大动作吸引眼球,让大家觉得特斯拉永远走在前面。
的确,从自动驾驶技术到量产测试,再到市场推广,特斯拉都在快马加鞭推进。
未来一旦真正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大规模落地,出行方式、汽车产业都会发生深刻变化。
到那时候,大家上街叫车,不是等司机而是等一辆无人出租车到门口,真是想想都有点科幻感。
不过,高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社会和法律的配套。
自动驾驶不是说有了AI就能万事大吉,技术、政策、用户习惯都要逐步适应。
特斯拉这次Cybercab推进得快,也是逼着全行业跟着进步。
未来几年,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普及速度、市场接受度、法规演变都会是汽车行业的热点。
谁能解决这些问题,谁就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据领先位置。
最后说一句,特斯拉晒Cybercab实车,等于给全球车企敲响了警钟。
技术进步不能等,要敢于创新,不断突破。
自动驾驶出租车可能很快就要落地,汽车产业格局也会因此改变。
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出行会更方便、更智能,但也要做好逐步适应新技术的准备。
特斯拉这股劲头,确实让人刮目相看,接下来就看他们能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把无人出租车开到我们身边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