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一年白吹了!看到十一假期“名场面”,大家更不敢买纯电汽车了
说真的,这两年纯电车在朋友圈和短视频里刷屏得有多猛,假期一到,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的“热闹场面”就有多魔幻。
今年十一,很多人本来想着电车技术已经更新得飞快,买了新车型,长途出游肯定能轻松点,谁料一开上高速才发现,现实还是给了大家当头一棒。
最新的电池快充再牛,服务区一堵车,还是一堆人眼巴巴等着充电,画风和排队抢奶茶完全一个级别。
先说技术这块,不少车企这一年宣传得特别起劲:什么5C快充、兆瓦级充电、能几分钟充满电……听起来就像是纯电车的“续航焦虑”要一去不复返了。
可问题是,车是越来越高端,充电桩的数量和性能却跟不上。
别说小城市了,就是京沪高速这样的热门路段,假期一到能真找得到空桩的服务区都算你运气好。
更扎心的是,就算你买了最新的百万元级别纯电豪车,带着800V平台、500kW功率上路,结果服务区的桩最多给你120kW,有的还排着队,前面插混车慢慢悠悠充着,你再先进也得干等。
今年十一,网上各种“名场面”都出来了:有的车主一到服务区先去拿号,像在医院挂号一样,排队两小时成家常便饭。
还有人实在等不住,绕路去附近小镇找充电站,回来还得重新排队。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为充电枪不够起争执的现象,你说这像不像几年前春节抢车票?
不少网友吐槽,“现在纯电车技术纯属白升级,根本用不上!”
其实问题并不只在于技术进步,而是中国电车保有量涨得实在太快,尤其今年各种补贴、价格战一轮接一轮,很多家庭也跟风换了纯电车。
可充电桩的建设速度哪儿赶得上?
服务区的场地有限,充电桩铺得再密,到了假期还是远远不够用。
还有大量的“老电车”用的还是400V平台,插混车也排队用快充,这样一来,哪怕新车拥有更强快充性能,也派不上用场,场面反倒更混乱。
而且,别以为只是假期才这样,平时周末热门高速就已经开始显现小规模排队。
大家开电车出远门,都心里有点打鼓,很多人干脆提前计划,专挑冷门服务区下高速去县城充电,甚至有车主分享“高速充电避坑攻略”,这都成了新能源车主的生活必备技能。
其实,在一些沿海或大城市,充电桩布局确实好些,但一到全国大流动的节假日,还是撑不住。
还得提个冷知识,部分品牌的超快充桩是“专属”的,别家新车根本用不了,普通桩又慢,这就像你有VIP卡却进不了贵宾厅一样尴尬。
厂商说得再好听,落地执行还是一地鸡毛。
很多人路上亲身感受后,回头就劝身边人别盲目买纯电车,甚至有人呼吁“假期就别出门,新能源车主是用生命在排队”。
当然,如果你不怕麻烦、愿意研究地图下高速充电,也能缓解点焦虑。
但大多数普通家庭还是习惯直接在服务区解决问题,谁想多绕路多耽误时间?
所以现在不少人买车时宁愿选油车、插混,纯电车的“长途焦虑”根本没被技术升级抹平,反而因保有量暴涨被放大了。
讲到底,纯电车的问题不是技术不行,而是基础设施没跟上,现实用车场景没考虑周全。
大家买车不是只看参数,更在乎路上的体验,尤其是面对全家出游、长途返乡这些刚需。
车企这套“技术白吹”套路,假期一波就原形毕露。
现在身边不少人都说,纯电车适合城市日常通勤,一出远门就全是变数。
厂商要是真想让大家放心买电车,光靠堆技术和降价还远远不够,得先把大家最关心的用车场景搞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