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终于不用躲了?多地新政落地,车主却喜忧参半

老张骑着他那辆用了五年的电动三轮车,在村口被交警拦下时,心里咯噔一下。这次又要罚款了?谁知道交警递给他一张表格:“来,填个表,给你上个牌,以后就能正大光明上路了。”老张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啥情况?三轮车不是一直在查吗,怎么突然要给上牌了?

说起三轮车、四轮车这事儿,这些年真是让不少人头疼。你说禁吧,老百姓确实需要用,不禁吧,满大街跑得乱七八糟的。有些地方直接一刀切全禁了,搞得老百姓意见挺大;有些地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管理更乱套。这么多年下来,三轮车、四轮车到底该咋管,一直就没个准话。

你猜怎么着?最近这风向好像变了。

江苏盐城东台市许河镇那边,交警直接上门给老百姓办理非标三轮车、四轮车上牌手续。你没听错,是上门服务!工作人员拎着材料到村里,帮着村民填表,签个交通安全承诺书,现场就把牌照给办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以前这些车上路就得担心被查,现在倒好,政府主动给你上牌,让你合法上路。

这事儿传开后,不少车主都懵了。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是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愁的是这到底是啥意思?是真的放开管了,还是说为了方便以后管理?

三轮车终于不用躲了?多地新政落地,车主却喜忧参半-有驾

咱们往深了说说这事儿。

过去这些年,三轮车、四轮车的管理确实挺乱的。你到东边城市看看,人家管得严,路上基本见不着这些车;你再到西边县城瞧瞧,满大街都是,交警看见了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为啥会这样?说白了就是标准不统一,各地政策不一样。有钱的地方管得起,没钱的地方就算了呗。

城里人可能觉得无所谓,大不了开汽车、骑电动自行车。可你想想农村老百姓,种地的、做小买卖的、接送孩子的,没个三轮车四轮车可咋办?走路?那得走到啥时候。坐公交?很多村里压根就没公交。所以这些车虽然被称为“非标车”,可对老百姓来说,那就是刚需啊。

现在政策有松动,这其实也是在找平衡点。

四川阿坝那边给出了明确说法,已经备案登记的非标电动二轮、三轮、四轮车,给你设置个过渡期,一直到2027年9月底。这几年内,你的车可以在阿坝州境内合法行驶。这话听起来挺有人情味的,不是说马上就得把车扔了,而是给你几年时间慢慢适应,找替代方案。

三轮车终于不用躲了?多地新政落地,车主却喜忧参半-有驾

你看,这就叫人性化管理。不是一棍子打死,也不是不管不问,而是给个缓冲的时间。说实话,这对老百姓来说真的挺重要的。一辆三轮车少说也得几千块,多的上万,你让人家说扔就扔,那不是开玩笑吗?给几年过渡期,这几年里慢慢存钱,到时候换个符合标准的新车,这才合理嘛。

更让人意外的是,非标三轮车现在居然能买保险了。

以前最头疼的就是这个。你想啊,这些车既不是汽车,也不算正规的电动车,保险公司压根不给你保。万一路上出点啥事儿,撞了人或者被人撞了,那赔偿可就全得自己掏腰包了。有些家庭本来日子就过得紧巴,出个事故,几万块的赔偿能把人压垮。

现在平安保险推出了专门针对电动三轮车的保险产品,一年就一两百块钱。只要你年龄在16到65岁之间,有车牌号或者车架号、电机号,就能投保。这对老百姓来说,真是解决了大问题。花小钱买个保障,心里踏实多了。出了事故,至少有保险公司帮着承担一部分,不至于把家底都赔进去。

驾考这块儿也有好消息。

三轮车终于不用躲了?多地新政落地,车主却喜忧参半-有驾

以前要考驾照,得跑到县城甚至市里去。对住在偏远乡镇的人来说,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光路上来回就得折腾大半天,还得请假,耽误干活。有些岁数大点的,学东西慢,得考好几次才能过,这一来二去,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都挺高的。

青海海北那边的交管部门,现在直接把考场搬到乡镇去了。在各个县、乡设临时考场,考官带着设备下乡,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考试。你说这得方便多少?不用来回折腾,也不用耽误太多时间,考试费用也省了不少。这才叫真正为老百姓着想。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政策为啥突然就松动了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第一个原因,这些车的存量太大了。全国得有多少辆?几千万辆肯定是有的。你要是全禁了,这么多车咋处理?老百姓的出行咋解决?这可不是小事儿。第二个原因,农村确实需要这些车。城乡差距还在那儿摆着,公共交通不可能一下子就覆盖到每个村。老百姓得生活,得干活,不能因为没有交通工具就困在家里吧?

所以现在的政策,就是在找一个平衡点。既要保证交通安全,又要照顾老百姓的实际需求。给你上牌,那是为了方便管理,知道你这车的底细;给你设过渡期,那是让你有个准备时间;给你配保险,那是为了降低风险;驾考下乡,那是为了让你合法驾驶。你看,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管理有了,老百姓的需求也照顾到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政策虽然好,落实起来还得看各地的执行力度。

三轮车终于不用躲了?多地新政落地,车主却喜忧参半-有驾

有些地方可能就是走走形式,表面上说给你上牌、办保险,实际上卡你这儿卡你那儿,让你跑断腿也办不成。有些地方可能今天说可以,明天又变卦,搞得老百姓心里没底。这种事儿,咱们见得还少吗?

所以说,政策是好政策,关键看怎么执行。希望各地能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心上,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该上牌就给上牌,该办保险就帮着办保险,该设考点就设考点,别让好政策到了基层就变味了。

还有一点得说清楚,这政策放开不等于可以胡来。

有些人可能觉得,哎呀,现在政策松了,我就可以随便开了。那可不行。该遵守的交通规则还得遵守,该注意的安全问题还得注意。闯红灯、逆行、超载这些事儿,照样得罚你。上牌、买保险、考驾照,这些都是为了让你更安全、更规范地使用这些车,不是给你胡作非为的通行证。

再往远了想,这些非标车终归是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过渡期设置了三到五年,等过渡期一过,这些车该淘汰还得淘汰。国家肯定会推出更规范、更安全的替代产品。到那时候,符合标准的新车会越来越多,价格也会越来越亲民。老百姓到时候换新车,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轮车终于不用躲了?多地新政落地,车主却喜忧参半-有驾

你想想看,十几年前谁能想到电动自行车能发展得这么快?现在满大街都是。三轮车、四轮车也一样,等技术成熟了,标准统一了,价格下来了,老百姓自然就会选择更好的产品。现在给个过渡期,就是为了让这个转换过程更平稳,不要一刀切把老百姓逼到墙角。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政策在变,变得更人性化了。上牌、保险、驾考这些利好消息,对骑三轮车、四轮车的老百姓来说,确实是实打实的好事。不用再担心被查被罚,可以安安心心地用车了。

可咱们也得清醒,这只是过渡性的政策。几年之后,这些非标车还是得退出市场。所以车主们也得有个心理准备,趁着这几年,慢慢攒钱,考虑以后换什么样的车。别等到过渡期结束了,才慌里慌张地找解决办法。

你家里有三轮车或者四轮车吗?对这些新政策怎么看?是觉得终于松了口气,还是担心后续会有变化?或者说,你觉得这些非标车该不该彻底淘汰?欢迎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