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进车里想连手机导航,半天连不上的糟心谁没遇过?揣着手机找车钥匙,翻遍包都摸不着的狼狈谁没经历过?这些日常小麻烦,可能要被两家深圳企业联手解决了。
2025年10月21日,比亚迪和荣耀在深圳坪山签下战略合作协议。王传福身后的专利墙密密麻麻排着数万项技术成果,李健手里的Magic8手机还带着旗舰发布会的余温。两人并肩站在签约台后,镜头定格下这场横跨汽车与科技圈的“联姻”。AI时代的风口上,车企和科技公司搭伙早已不新鲜,但这次同处坪山的双雄联手,总透着股不一样的底气。
这场合作早有伏笔。2023年,双方先打通了NFC车钥匙技术,手机一碰就能开车门,省了不少翻包的功夫。2024年又补上车载快充,手机没电往车里一放,赶路时就能“回血”。到2025年,腾势车型率先接入荣耀车联系统,手机里的歌单、导航直接同步到车机,不用再重复操作。技术从单点突破,慢慢织成了一张网。
比亚迪的强项在硬功夫。三电系统、供应链整合都是业内顶尖,展厅里的专利墙能当背景板拍照,全是实打实的积累。但车机系统的体验,对比竞品总差着点意思,像个身怀绝技却不善表达的高手。荣耀正相反,手机业务虽有起伏,2025年Q3份额跌到14.4%,但在AI生态上已砸了超百亿资金,2600人的AI团队攒出了“1×3×N”生态框架,能把手机、家居、汽车串成一体。
地理上的缘分更添助力。两家总部都扎根深圳坪山,出门就能共享AI产业链。荣耀的智能制造工厂里,机械臂动作比钟表匠还精准,自研大模型5秒就能完成零件检测,准确率高达99.99%。比亚迪的超级工厂则藏着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密码。同一片土壤里长出来的企业,连智造的野心都同频。
放眼行业,这样的跨界合作早已是潮流。华为帮赛力斯造出问界,销量突破40万辆,还玩起了股权绑定;小米干脆自己下场造汽车,誓要打通生态。达睿咨询的马继华看得透彻,现在的竞争早不是单点技术比拼,而是谁能把场景织成闭环,谁就能站稳脚跟。比亚迪补软件的“短板”,荣耀找硬件的“载体”,刚好踩准了行业的节奏。
10月23日的荣耀开发者大会上,合作场景首次亮相。阿尔法旗舰店里,体验者坐进展车,喊一声“打开家里空调”,手机立马联动车机发送指令,屏幕上同步跳出家中温湿度。导航从手机切换到车机无缝衔接,下车后还能自动转到手机续导,这些以前只在概念里的体验,眼看就要落地。
这事儿最让人振奋的,是中国企业的务实与默契。没有花里胡哨的宣传,而是盯着用户的痛点发力。知道车主想省点事,就把车钥匙装进手机;明白大家怕没电,就补上快充;琢磨着出行要连贯,就打通全场景互联。不是互相拆台,而是抱团把事情做好,这才是真的强强联合。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这场合作会不会走向更深的股权绑定?毕竟赛力斯已经砸了115亿入股华为系公司。更关键的是,这对搭档能不能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的标准?是只做简单的功能嫁接,还是能实现真正的系统融合?
答案或许藏在接下来的车型里。等比亚迪全系都装上荣耀生态,我们坐进车里,不用再反复连接设备,不用再担心数据断连,手机、汽车、家真正连成一体。那时就会明白,这场握手改变的不只是两个企业的命运,更是无数人的出行日常。中国智造的底气,从来都是这样从一个个具体的进步里长出来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