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备箱卖鱼记 小米车主创意出圈 菜场开进停车场
那位把SU7前备箱变成鱼摊的车主,可能自己都没想到——这个清晨的临时决定,会在互联网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菜市场的烟火气,与科技感十足的跑车,就这样在路边完成了奇妙相遇。
大妈们围在车前。弯腰挑选。讨价还价。这一幕毫无违和感。仿佛这辆流线型的电动车,生来就该是个移动水产铺。
01 为什么是前备箱?
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舱,温度高、空间不规则。根本不适合放置物品。
电动车完全不同。
前备箱的出现,本身就是汽车动力革命的副产品。没有了庞大的发动机,这块空间被彻底释放。平整、密闭、干净。
小米SU7的前备箱容积达到105L。什么概念?能装下一个20寸登机箱,再加一个背包。如今看来,装下几十斤活鱼也绰绰有余。
这不仅仅是储物空间的转移。它代表着功能定义的权力,被彻底交给了用户。
你可以用它装高尔夫球具,显示精英品味;也可以装露营装备,彰显生活方式。当然——你也可以用它装鲜鱼,服务街坊邻居。
功能没有高低。只有真实。
02 鱼腥味会进车内吗?
这是最实际的问题。
从工程设计角度看,前备箱与驾驶舱是完全独立的密闭空间。有专门的密封条隔绝气味。正常情况下,气味不会直接渗透。
但——鱼腥味确实特殊。
特别是活鱼带来的那种鲜活又略带腥气的味道,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如果运输过程中有水渗出,或者鱼鳞粘附在内衬上,清洁不到位的话……
气味可能会在开闭前备箱时,随风进入车内。
解决方案其实简单:使用防水垫,及时清洗,通风晾晒。或者像那位机智的车主一样——准备多个保温箱。既能保鲜,又能隔绝气味。
说到底,这考验的不是车的密封性,而是车主的生活智慧。
03 超越“买菜车”的思考
五菱宏光被称为“神车”,因为它能装货、能拉人、能适应各种路况。它是工具,是生产资料。
而这辆小米SU7呢?
它本应是科技、速度与生活品质的象征。但当它打开前备箱,开始卖鱼时,某种界限被打破了。
高端电动车,正在成为中国家庭的“新通用工具”。
既能满足对科技、驾驶乐趣的追求,又能承载最朴实的生活需求。这种反差,恰恰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独特理解——
没有该做什么的车,只有想怎么用的人。
04 用户共创的时代
小米手机用户曾经创造过无数刷机奇迹。如今,小米汽车用户似乎也在延续这种精神。
他们不满足于官方定义的使用场景。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发明这辆车。
前备箱卖鱼。后备箱咖啡。车顶种多肉。
这些行为看似无厘头,却真实地拓展了汽车的边界。它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动空间,是生活场景的延伸。
最好的产品设计,永远是留白的设计——留给用户自己去填充。
傍晚时分。卖鱼的车主收拾好前备箱。用湿毛巾仔细擦拭边缘。盖上盖子。
车身依旧光洁如新。路过的人不会知道,这里曾经装满活蹦乱跳的鱼虾。
但那位车主知道。那些买鱼的大妈也知道。
科技的意义,从来不是高高在上。 而是能够弯腰,走进最普通的生活里。成为其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下次当你打开前备箱时——无论放入的是行李、球包,还是一早采购的鲜活食材。你都在参与这场关于汽车意义的重新定义。
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汽车文化,最独特、也最动人的地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