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个挡杆,多了几十公里续航,价格还压到十万以内,就这么点事,结果整个汽车圈子都像是被扔进了一锅滚水。
说真的,比亚迪秦L这车,最大的看点根本不是那个从宋L上挪过来的怀挡设计。虽然这么一改,中控台确实利索了不少,显得空间大了,有那么点高级电车的味道了。但这种小修小补,最多算是饭后甜点,真正要命的,是那块电池。
续航直接拉到128公里,这个数字简直就是冲着那些还在犹豫的燃油车主脸上打了一巴掌。以前的插混车,纯电续航短得可怜,开个空调都心惊胆战,稍远一点就得启动发动机,用起来总有点假电车的憋屈感。现在这128公里,意味着什么?对绝大多数上下班的人来说,就是可以连续好几天,完全把它当成一台纯电车来开,彻底告别加油站,享受几乎零成本的通勤。
这种改变带来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它让那台1.5L的发动机,从一个不得不用的主力,变成了一个偶尔应急的备胎。消费者的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是买了个省油的油车,现在是用油车的价钱,买了台没里程焦虑的电车,这感觉可差太远了。
更有意思的是比亚迪自己的产品线。秦L的定位本来就比秦PLUS高那么一点点,空间、配置都更偏向家用。现在续航短板一补上,价格又这么有诚意,限时优惠价直接杀到了9万出头。这就好玩了,这不是明摆着要抢自己兄弟秦PLUS的饭碗吗?这就像让消费者在一碗加了肉的饭和一碗加了更多肉的饭之间做选择,怎么选,肉都烂在了自己锅里。
所以说,比亚迪这次根本就不是简单地发个新车,它是在用秦L给整个A级家轿市场重新画了一条生死线。当你可以用买一台普通合资品牌入门级油车的钱,得到一个纯电续航足够日常使用,空间配置都更适合家用的插混车时,很多人脑子里的那杆秤,恐怕就要重新称一称了。其他车企现在要头疼的,可能已经不是怎么降价应对了,而是要不要赶紧回设计室,重新想想自己的产品到底该怎么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