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频繁鞠躬道歉,安全测试造假,油耗承诺难兑现

你有没有发现,日系车的“鞠躬道歉”越来越像套路?每次出事,高管们就站出来,一排“九十度”弯腰,新闻照片传全国。大家都习惯了,好像只要鞠个躬,就能还原他们头顶那块“工匠精神”的金字招牌。但这么多年的鞠躬背后,到底藏了些什么,是不是该认真盘一盘了?

可是到底问一句——安全测试造假到底有多危险?你想啊,安全气囊不是用传感器触发,而是用计时器炸的。这是什么思路?你能想象,真撞上那一瞬间,气囊会不会迟到?正常情况下,气囊从监测到触发,计量的是毫秒。如果用个计算器定时,那就不是安全,是“猜谜”。这不是技术短路,这是企业的底线短路。

再来,油耗数据造假又是怎么回事儿?三菱干了多久?二十五年,超过两百万辆,实际油耗比广告宣传的高百分之五到十。大家买车的时候,最关注啥?不就是油耗和安全?结果买回来的车跟宣传差不少,那我们到底该信谁?最讽刺的是,揭发三菱造假的,居然是同是“自己人”的日产。你说这个圈子的信任还剩多少?可能现在已经没人敢保证了。

当然,有人说质量承诺可靠。来看看东风日产那个爆胎的事儿吧。车主正常行驶压了块石子,轮胎爆胎,结果去4S店,却要付工时费,和购车时承诺的免费轮胎质保完全不符。售后脸一翻,质保说没就没。如果承诺随时能变脸,那冷不防哪天你买的新车也可能遇到同样的窘境。这让人怎么安心?

其实,这不止是一次丑闻。再翻翻历史,神户制钢造假、斯巴鲁篡改数据、大发汽车从1989年到2023年违规174次……这已经不是“事出偶然”了。更像一种叫“舞弊文化”的系统性现象。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说日本经济这些年一直不见起色,各家公司压力山大,管理层为了短期业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底下员工一紧张就钻空子,最后大家都在骗自己。

有趣的是,东京大学的一位博士分析,现实压力和社会心态造就了一种“说出来就输了”的文化。有问题,最好装没看到,谁也不多嘴,能遮就遮。这种“谁也别出头”的职场逻辑,传到生产线上,就是“造假别让人知道,出了事大家一起鞠躬”。这不是管理,这是薅羊毛。

再看市场反应。三菱市值蒸发百分之四十二,三十亿美元灰飞烟灭。订单暴降,口碑崩塌。可是有些企业还在死撑,说“我们已经自查啦,还是合规啦”。可消费者信吗?身边开日系车的朋友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人都在讨论国产新能源车。

话说回来,我们中国市场这么大,日系车凭啥还能卖?看看轩逸、雷凌、卡罗拉,销量还凑合,一万多辆一个月,主要靠得就是以前积累的口碑和“省心省油”的老印象。可新能源一冲进来,心态就变了。以前没人质疑“工匠精神”,现在大家都在问:做工牢靠是真的还是表演?技术可靠是真的还是吹牛?你能保证安全吗?能保证我的钱花得值吗?

日系车频繁鞠躬道歉,安全测试造假,油耗承诺难兑现-有驾

信任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你答应我的事能不能做到。日系车过去靠着“稳定、实用、不出毛病”,赢了一大帮拥趸。可最近几年,造假新闻一爆就是一群,告都告不过来。你说,十几年的信誉,被折腾成这样,谁还敢信?就像那句话:信任就像一张纸,揉皱再展开也不平了。你让我再相信你的“工匠精神”,这话现在都有点讽刺。

日系车频繁鞠躬道歉,安全测试造假,油耗承诺难兑现-有驾

其实我一直在琢磨,为什么日系车企不抄作业,不跟着市场进步?是没技术,还是太自信?看工厂流程,管理层为了一时业绩不敢得罪下属,怕打击积极性;一线员工赶任务,不管能不能过,只管流程结束。结果是每年都有丑闻,群众早不吃那套。

但即便市场竞争压力大,亏了业绩,也不能靠造假丢了底线吧?卖安全车要敢对安全负责,宣传低油耗要敢公开账本,承诺质保就要敢说到做到。你鞠躬的时候,再真诚也不是解决方式 —— 真诚不是装出来的,是实打实做到才有的底气。现在这些车企,鞠到地上,大家只觉得作秀。

日系车频繁鞠躬道歉,安全测试造假,油耗承诺难兑现-有驾

可问题到底会解决吗?现在中国车市,国产新能源、欧美品牌都在往前冲。日系车还靠老一套混日子,碰上新一轮竞争,你还说“我们有工匠精神、有传统优势”,谁还信?就像手机一样,诺基亚当年说“我手机皮实”,等智能机普及后没人再回头。车企没跟住,市场自然淘汰,这点道理不靠造假能撑住?

难道市场越透明,企业造假的胆子反而越大?这是不是反常?其实,大企业也会恐慌,尤其是看到中国车市场不断变革。新能源出来后,不但技术进步快,销售和服务也透明了。每个车主都能测油耗、查配件、甚至实时曝光。你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那么,日企车厂是不是该换一换玩法,大大方方地做事?承认错了,别光鞠躬,改正了再向大家要信任。

最后我想问一句,当年日系车卖得好,是靠技术、管理和口碑;现在连“工匠精神”都开始造假,那你还剩什么?有人说,企业再难也得守住底线。这话不错。大家买车是拿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去赌企业的责任,不是去帮他们“躬匠精神”兜底。

所以,日系车的“三大谎言”你信了吗?别光听表面新闻,自己多琢磨琢磨,多看几家发生过啥,调查数据,看看实际体验。现在买车,不能只看广告里的漂亮话,更要看企业出事时有没有勇气彻底整改,而不是每次都鞠个躬了事。时间会证明一切,信任也会重新分配。市场绝不会一直惯着谁造假,也不会惯着谁“躬不躬”。关键是,你真想做车,就得对得起买车的人,别让信任变成空头支票。

日系车频繁鞠躬道歉,安全测试造假,油耗承诺难兑现-有驾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